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蜀锦文化创意产品传承与发展的价值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8-10-14 18:30
【摘要】:文化创意产品的传承与发展,是指将主题文化特征通过系统的调研收集,组织创造富有符合自身文化特点和现代需求相结合的实用产品。本文根据蜀锦的发展历史和精湛的手工艺的特色,通过对蜀锦元素符号的活化与再生,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等几方面的研究探索,诠释蜀锦传统工艺传承和再发展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理性的开发,努力改善蜀锦在文化创意产品市场的现状。
[Abstract]: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refers to the collection of thematic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to organize and create practical products which are full of combination of their ow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modern need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hu brocad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quisite handicraf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ctiv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element symbols of Shu brocade, the attention to practicability and innovation, and so on.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artistic value of the inheritance and re-development of Shu brocade's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and tries to improv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hu brocade in the marke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through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作者单位】: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大学工业设计产业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GY-13QN-03
【分类号】:J5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尹述睿;;广西壮族刺绣在桂林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的再应用[J];包装工程;2010年S1期

2 刘雷;论民俗文化是民族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J];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02期

3 潘雪梅;;论南方丝绸之路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4 邝梦雨;;蜀锦蜀绣在诗文中的传承与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3年10期

5 刘静;;地域文化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应用模式——以皖江城市带为例[J];四川戏剧;2013年05期

6 侯贯中;中国传统文化产品市场开发策略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翌,董小丹;试论对民族旅游地居民进行旅游教育的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尹述睿;;广西壮族刺绣在桂林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的再应用[J];包装工程;2010年S1期

3 刘敏;陈田;高飞;刘爱利;;民族自治区域的民族民俗旅游开发研究——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4 何露;;中国旅游纪念品市场开发策略[J];企业导报;2011年06期

5 赵丽丽,朱创业;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刍议——兼议“攀西大裂谷”格萨拉旅游区旅游开发[J];生态经济;2005年06期

6 韦仁忠;保护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资源之我见[J];中国土族;2005年03期

7 胡湘兰;论湘南地区民俗旅游的开发[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2期

8 鹿磊;石丹;;黑龙江省桦春村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探析[J];中国林业经济;2009年04期

9 周晓梅;;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13期

10 崔郁;曾军;;旅游文化研究进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海峰;内蒙古西口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张茸;基于成吉思汗文化的体育旅游开发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1年

3 王慧玲;延边地区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4 丛小丽;吉林省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文波;民族地区人文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6 阎丽;参与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中的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汪永萍;甘南藏族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王艳;呼伦贝尔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崔帝现;朝鲜族民俗文化对图们江地区旅游业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9年

10 潘玉;黔东南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岩,吕淑梅;论现代设计的文化内涵[J];包装工程;2004年03期

2 胡晓鹏;;文化创意产业的地区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赵玉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探析[J];东岳论丛;2003年05期

4 刘雷;论民俗文化是民族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J];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02期

5 薛群慧,邓永进;论民俗风情旅游消费需求的激发及其行为特征[J];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05期

6 王祥玉;试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7 叶立群;;基于地域文化的辽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J];理论界;2009年08期

8 李承贵;传统文化价值的四类解读方式[J];现代哲学;2002年03期

9 诸丹;袁力;董庆佳;;实践视角下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以成都地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3期

10 薛群慧,张晓萍;浅析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钟声宏;广西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曹伟;现代设计对民间艺术的善用与创新[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静;;浅谈南通蓝印花布的文化传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2 刘涛;;传统文化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艺术教育;2011年09期

3 杜小东;孙超;;把握城市色彩 传达城市个性——论天津城市色彩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教育;2010年02期

4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扬龙[J];中华魂;2010年08期

5 祁军伟;;传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王平;张艺;;现代化视野中民间工艺美术之复兴[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06期

7 张毅;;民间木版年画传承与发展的思考[J];大舞台;2011年02期

8 赵乐飞;;浅谈陕西西府民间美术色彩的传承与创新[J];价值工程;2011年08期

9 龙叶先;;苗族刺绣文化的现代传承分析[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马文静;;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马岚;;百变模块——数字化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发展[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艾山江·阿不力孜;;西域高尖帽的传承与发展——以喀什地区英吉沙和莎车高尖帽的穿戴和制作为例[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许华;;兰西挂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刘晓玉;;国际视野下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以景德镇传统手工艺生产性方式为例[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雁邋特约通讯员 顾斌;让古老工艺焕发生机[N];光明日报;2007年

2 程 瑛 范丽青;台南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困境[N];人民法院报;2002年

3 孙涛;民间艺术大师艺术研讨会举行[N];恩施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徐志良;上党“威风虎”世博舞威风[N];长治日报;2010年

5 记者 明建华 朱蓓宇;中国家纺艺术中心在通奠基[N];南通日报;2006年

6 怀念;春风里的桃花流水[N];中国文化报;2005年

7 记者 万迎春 熊玲;自然与人—舒建新 赴楚雄挂职画展开展[N];云南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艳敏;工艺美术何去何从[N];中国黄金报;2007年

9 王景会;文化寻根——中国漆画的传承与发展[N];陕西日报;2007年

10 王笃纯;乐清黄杨木雕技艺的传承与发展[N];中国改革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玲玲;传承与发展[D];苏州大学;2007年

2 张义妮;云南白族扎染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3 哈丽亚;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工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冬影;西域艺术在现代中国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苏华;民俗文化寓意在民间美术传承中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6 赵春燕;试论耀州窑陶瓷装饰纹样的民俗风格[D];西安美术学院;2008年

7 董晓英;白族居室文化的传承与发展[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8 刘媛;真境寻踪[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丰;标志设计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发展[D];西安美术学院;2005年

10 孙晋芳;谈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传承与发展[D];山东建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71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271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7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