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扶贫模式转型升级新思路
[Abstract]:In 2000, the National Tourism Bureau set up the pilot area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in Ningxia, and began to explore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of tourism in various parts of our country. After more than ten years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many special models have been formed, but on the whole, the pattern of government leading or blood transfusion is the main mode, and the actual effect is not ideal.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hange this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l and switch to the pro-poor model of blood-type tourism, the model of reinforcing blood type, the model of mixed blood type, and the model of changing blood type, that is, the simple poverty alleviation of funds is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the system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of talents, and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of the market. Technical poverty alleviation,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support Zhi and Zhi, Fu Zhi.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2012年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招标课题项目“我省开展旅游扶贫的战略思想与实现途径研究”(编号:12ZD03)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徐平;;喀斯特地区旅游扶贫动力机制研究——基于贵州省的实证分析[J];经营管理者;2009年12期
2 陈友华;;中日两国农村地区旅游开发模式比较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3 李佳;钟林生;成升魁;;中国旅游扶贫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真林;;旅游扶贫的一种模型化解释[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2 徐燕;殷红梅;;贵州省贫困地区乡村旅游村寨扶贫建设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3 李燕琴;;旅游扶贫中社区居民态度的分异与主要矛盾——以中俄边境村落室韦为例[J];地理研究;2011年11期
4 宋德义;李立华;;国外旅游减贫研究述评——基于经济学理论研究和旅游减贫实践的视角[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年03期
5 朱国兴;翟金芝;;旅游业辐射效应及其机理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张祖群;;Pro-Poor Tourism公益性研究:文献基础、机制与展望[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王荣红;;滇西北丽江市玉龙县黎明傈僳族乡旅游扶贫初步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万剑敏;;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县域经济旅游扶贫研究——以鄱阳县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李志勇;;欠发达地区旅游扶贫战略的双重性与模式创新[J];现代经济探讨;2013年02期
10 李雪;熊康宁;;我国喀斯特旅游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科技信息;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国范;中原经济区资源产业扶贫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应龙;贫困山区旅游业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超骏;井冈山旅游扶贫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勇,徐小燕;BOT模式在我国西部旅游扶贫项目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5年07期
2 ;湖南大庸市广开门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财会通讯;1987年02期
3 龙茂兴;;论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创新[J];发展;2006年09期
4 常慧丽;;生态经济脆弱区旅游开发扶贫效应感知分析——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10期
5 蔡雄,程道品;开发一方景区 繁荣地方经济 致富周边百姓——安顺地区旅游扶贫的功能与模式[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6 蔡雄;连漪;;穷乡僻壤奔小康——黄山汤口村发展旅游的调查[J];旅游研究与实践;1997年01期
7 吴忠军;论旅游扶贫[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8 良警宇;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水满村的事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张遵东;贵州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扶贫[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10 江晓云;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临桂东宅江瑶寨为例[J];经济地理;200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蒋长春;行政边界地区PPT战略研究[D];华侨大学;2005年
2 许孝媛;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营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向明,杨智敏;对我国“旅游扶贫”的几点思考[J];经济地理;2002年02期
2 ;发展旅游 消除贫困——秭归县旅游扶贫见成效[J];理论月刊;2002年07期
3 王铁;;规划而非开发——对旅游扶贫规划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旅游学刊;2008年09期
4 蔡雄,连漪,程道品,白丁,蓝雄现;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与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家;1997年03期
5 潘健,黎光素;旅游扶贫的理论与实践[J];理论与当代;1997年01期
6 连漪,蔡雄;从资源县看旅游扶贫的功能[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S1期
7 曹新向,丁圣彦;河南省旅游扶贫开发研究[J];河南科学;2002年01期
8 曹新向,丁圣彦;政府在旅游扶贫开发中的行为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杨红英;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1998年04期
10 胡海胜;脱贫新亮点——大化旅游扶贫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祥项;;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研究[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谢彦君;叶苏平;;财政旅游扶贫的特点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实施战略[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3 李青华;;湘西民族文化资源及其旅游扶贫开发[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4 王颖;;旅游扶贫——西藏特色扶贫的战略思考[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吴展城;;贵州旅游业发展的思考[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林小玲;;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王芳礼;王云星;;略论布依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问题[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8 高英伦;;湘西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程道品;郑文俊;;恭城县红岩村乡村旅游评析[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10 谢北立;陈峰;;建设南昆经济带与旅游开发[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颜嘉仪;旅游扶贫打造最美乡村[N];中国旅游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小清 通讯员 陈宣平;获省旅游扶贫资金支持[N];韶关日报;2010年
3 ;宁夏隆德县拟推荐文化旅游扶贫协作项目[N];新农村商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李广平 敬振伦;乡村旅游扶贫富民 特色资源整合强省[N];贵州日报;2011年
5 曹巧红 本报驻湖北记者 程芙蓉;千里结缘旅游扶贫[N];中国旅游报;2011年
6 张俊 许佳;政府主导——旅游扶贫健康有序推进的原动力[N];中国旅游报;2011年
7 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 局长 陈建军;创新旅游扶贫思路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N];广西日报;2011年
8 广东记者站 张俊;旅游扶贫 大有可为[N];中国旅游报;2002年
9 邵阳市旅游局局长 肖化虎;关于旅游扶贫的思考[N];中国旅游报;2002年
10 吴敏平 连少琴;和平县旅游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N];农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蕊;清江流域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2 孙东峰;基于PPT战略的县域旅游业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超骏;井冈山旅游扶贫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晴;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机制选择与绩效评价[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3 唐博;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旅游扶贫共同参与模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4 陈袁丁;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4年
5 刘娜;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扶贫模式构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6 陈春燕;汉源县旅游扶贫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7 王映叶;少数民族妇女参与旅游扶贫实践探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8 李小娟;川东地区旅游扶贫研究及实例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9 吴应香;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钟国平;英西、连南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15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415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