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羌族文化的开发保护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27 11:44
【摘要】: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所产生的文化旅游将会成为羌族地区旅游业的新经济增长点。以羌族文化与羌族聚居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羌族文化的开发保护与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发展羌族文化旅游事业的对策及建议。
[Abstract]:The combin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will become the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of Qiang tourism. 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Qiang culture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Qiang settlem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Qiang culture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n Qiang area,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Qiang culture tourism.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
【基金】:2014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近代宅院景观艺术特征的形成及演变研究——以江南地区为例”(2014SJD350) 2014年江南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江南地区城市历史地段景观设计研究”(JUSRP1148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JUSRP51413A)
【分类号】:G127;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吴其付;;文化有用性:文化认同的价值判断——以羌族旅游开发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2 肖坤冰;;民族旅游预开发区的文化保护预警研究——以四川汶川县阿尔村的羌族传统文化保护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周连斌;;羌族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周连斌;;北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3年07期

2 周连斌;;羌族地区低碳旅游发展战略环境分析[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3 张世均;白珍;;2012年中国羌学研究述评[J];民族学刊;2013年06期

4 吴忠军;韦俊峰;;国内民族旅游研究综述[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5 李志勇;于萌;;旅游产业融合视角下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路径探索[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6 王静静;;陕西凤县羌族文化旅游游客参与探析[J];网友世界;2012年08期

7 沙爱霞;马义红;;回族聚居区农家乐旅游开发中的女性角色转换研究——以宁夏泾源县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8 周连斌;;羌族地区低碳旅游战略管理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佳;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谢娟;基于信息化的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2 汪燕珍;灾后汶川旅游业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3 王志宇;大同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3年

4 邹巧柔;区域旅游应急合作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涛;聂锐;;产业联动的内涵理论依据及表现形式[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5期

2 宗晓莲;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周大鸣;族群与文化论——都市人类学研究(上)[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4 张学军;;彰显少林禅武特色 壮大文化旅游产业[J];决策探索;2006年09期

5 王大悟;;论羌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北川羌族自治县旅游业灾后重建研究[J];旅游科学;2009年01期

6 徐新建;人类学眼光:旅游与中国社会──以一次旅游与人类学国际研讨会为个案的评述和分析[J];旅游学刊;2000年02期

7 郭山;;旅游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性影响[J];旅游学刊;2007年04期

8 赵荣;;寻找生存之径——论旅游经济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张晓萍;;旅游开发中的文化价值——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看文化商品化[J];民族艺术研究;2006年05期

10 吴其付;;中心与边缘互动中的文化认同——以羌族旅游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筝筝;;近十年来羌族文化研究综述[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四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抢救与保护座谈会在北京召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7期

3 康坤全;;国家民委调研组在我校召开灾后羌族文化重建与保护专题座谈会[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7期

4 盛佳;郑笈;卢晓霜;;地震灾后羌族文化的修复与重建[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陈萧军;;舞动的羌族文化[J];中国社会保障;2010年02期

6 王平;;羌族语言与文化的现状、保护与传承[J];社会科学家;2010年04期

7 徐平;;最后的羌族[J];国学;2010年09期

8 徐学书;喇明英;;构建羌族文化生态旅游区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0年03期

9 鲁炜中;揭光钊;周凌燕;;“5·12”汶川地震对羌族文化的影响及其重建措施[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年10期

10 沈鸿雁;;从羌族文化的变迁与传播到羌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岷江流域羌族美术图形符号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倡议书[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2 冯骥才;;担当起文化救灾的责任——在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座谈会上的讲话[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3 黄易宇;;抢救羌族文化遗产迫在眉睫——在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座谈会上的讲话[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4 冯骥才;;快向羌族伸出援手——在“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四川工作基地成立暨专家调研工作会”上的讲话[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5 耿静;;抢救性地保护羌族文化——在“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四川工作基地成立暨专家调研工作会”上的发言[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6 杨莉;;紧急保护羌族文化传承人——在“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四川工作基地成立暨专家调研工作会”上的发言[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7 ;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建议书[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8 严隽琪;;坚决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在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座谈会上的讲话[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9 达尔基;;地震使羌族文化严重受损[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10 ;为重建灾区人民的精神文化家园贡献力量——民进中央、中国民协、中华文化学院在京召开“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座谈会”[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翩翩;《羌族文化学生读本》出版[N];文艺报;2008年

2 窦新颖;《羌族文化学生读本》紧急出版[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3 记者 程竹;羌族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中国民协提供 胡振民(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徐长法(北川羌族自治县副县长) 朱永新(民进中央副主席) 柴永柏(四川音乐学院党委书记) 邓铜山(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 龙观生(广东龙威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辉军 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唤醒羌族文化记忆 重建美好精神家园[N];中国艺术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刘修兵;为保护羌族文化尽一份力[N];中国文化报;2013年

6 舒琳;大地震后抢救保护羌族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云菲;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成立[N];中国艺术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李韵;抢救羌族文化遗产[N];光明日报;2008年

9 本报主任编辑 李舫;何时重闻羌笛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10 韩晓雪;专家学者紧急投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N];文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郑瑞涛;羌族文化的传承与嬗变[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张r,

本文编号:2416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416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7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