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旅游景区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early-quality tourism scenic spo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he fine-quality tourism scenic spot, and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the creation of the fine-quality tourism scenic spot. The contact and difference of the high-quality tourist scenic spot and the national A-level scenic area are listed in detail, and the work of different types of scenic spots in the environment is compared and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 to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various scenic spo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environment of the high-quality tourism scenic area is established, and the system of the index system is calculated and quantified by the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inally, a case study of Huashan scenic spot in Shaanxi Province is carried out, and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the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verified.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1497) 陕西师范大学院士创新项目(999521)
【分类号】:X821;F5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旅冰;许韶立;;论我国旅游景区社会环境风险及风险管理[J];宁夏农林科技;2011年10期
2 王露瑶;程金龙;周瑞雪;;我国智慧景区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3 社论;;游客被捅伤背后的景区“超载”隐患[J];安全与健康;2012年21期
4 龚鹏;陈彦娟;;我国湖泊旅游安全管理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5 钱国宏;;海外“环保出游”[J];祝您健康;2013年05期
6 徐燕;任步攀;;景区周边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参与度分析——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景区实证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年03期
7 汤育智;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景区的保护与开发[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3年05期
8 赵明;;环境解说相关研究进展及对景区管理实践启示[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9 王文斌;马捷;;九寨——黄龙核心景区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探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年01期
10 谭华云;王凯;;凤凰城景区转让中的利益整合:多中心治理的理论视角[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亚娟;;关于景区讲解管理的若干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2 何孟辑;;精心打造具有舟山海洋文化特色的景区游乐精品[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3 孙九霞;;遇龙河景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策略研究[A];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C];2002年
4 孙诗靓;马波;;景区—社区系统中权力与制度的相关矛盾分析[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系统考察组;;对中国世界双重和自然遗产景区的考察报告(下)[A];中国公园协会1999年论文集[C];1999年
6 ;杭州西湖公园景点免费开放评析[A];中国公园协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7 黄金葵;;景区客流疏导预警机制方案设计[A];中国休闲研究学术报告2011[C];2011年
8 朱海霞;曲守璐;;大明宫5A级景区综合评价及建设路径选择[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系统考察组;;对中国世界双重和自然遗产景区的考察报告(上)[A];中国公园协会1999年论文集[C];1999年
10 邢贵升;;对永济旅游景区发展的深层次思考[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尹同君;景区管理亟待创新[N];阿坝日报;2005年
2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黎志;精品旅游景区的建设及品牌树立[N];中国旅游报;2001年
3 柯岩;质量管理提高了景区的整体素质[N];中国旅游报;2002年
4 张捷雷;ISO9000/ISO14000和景区管理[N];中国旅游报;2002年
5 记者 郭敏;严格落实责任 确保景区安全[N];安阳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庞文渊;打造世界一流文化景区[N];宝鸡日报;2007年
7 北京 丁永勋;景区票价“春涨”道理何在?[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巅峰智业机构 张辉 叶昊;旅游景区产业结构分析和研究[N];中国旅游报;2006年
9 萧歌;旅游景区生态化60招(中)[N];中国旅游报;2006年
10 何雨;旅游策划与景区管理[N];中国旅游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炜霞;景区周边环境研究—界定、评价、协调[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马震;游客感知景区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胡炜霞;景区周边环境研究——界定、评价、协调[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贾英;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文彤;旅游目的地标志景区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王波;中国旅游景区供给的制度经济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黄鹂;旅游景区投资模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李梦;我国旅游景区前台管理信息化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9 尹郑刚;沙漠旅游主客体系统及景区竞争优势:典型案例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郭淳凡;不确定条件下企业景区投资决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应霞;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长隆欢乐世界景区服务质量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2 温龙环;景区信息平台交互方式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3 黄梅;景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构建[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易滢滢;长株潭城市群景区战略联盟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王颖凌;景区两权分离及其发展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贺颖;公共景区免费开放的经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高玲;旅游景区员工职业素质教育培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8 淳秋红;公共景区产权管理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西伟;基于社会责任的重庆市遗产型景区管理机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10 黄利娜;生态学视域的长株潭城市群景区空间结构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147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514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