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天池景区三工河哈萨克族乡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24 14:55
【摘要】:随着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对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民族地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已成为带动少数民族人口就业、繁荣民族文化和改善环境、实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天山天池景区是新疆最富知名度的景区之一,景区内世居着以哈萨克族为主的各族居民。经过多年的发展,天山天池景区与当地居民之间已成为紧密联系的共同体。那么,当地居民参与景区旅游发展的情况如何呢?本文即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获得大量一手资料,分析了天山天池景区三工河哈萨克族乡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特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促进天山天池景区三工河哈萨克族乡社区居民全面参与旅游发展的建议,以保证该社区居民可以全面地参与旅游经济发展,能直接或间接地获得经济利益,保证三工河乡民族旅游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论文共包括六章。导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此作为研究基础和理论指导。第一章从研究区概况出发,分析了旅游的发展条件、旅游发展现状;第二章从社区居民的视角对三工河乡的居民其参与旅游发展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分析,对天山天池景区三工河哈萨克族乡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现状展开了透视;第三章分析了天山天池景区三工河哈萨克族乡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第四章提出了天山天池景区三工河哈萨克族乡社区居民全面参与旅游发展的措施;最后一章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结论、难点与不足,并进行了研究展望。 研究发现三工河乡的哈萨克族居民参与旅游的人数较多,参与程度较高,被调查者对旅游业的发展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参与阶段为组织参与阶段,参与的总体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参与内容单一,深度不够,参与的形式主要是个体自主经营,主题不突出,居民盲目追逐经济利益,没有认识到民族旅游业的本质;居民的民主意识也淡薄;教育培训内容不全等。总体上看,三工河乡的居民参与旅游的潜力比较大,能够促进当地民族经济的改善,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建议:社区参与建立有效的机制,丰富旅游产品,加强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利用民族旅游、参与内容多元化的特点设计项目;提高参与居民的文化素养,让他们意识到参与旅游不能盲目求得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更重要;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培训,增强居民的民主意识;社区居民优先分享旅游收益;同时政府还应该通过行政手段,加强管理力度,保障居民的优先参与权,防止个人之间的恶性竞争,,以保证社区居民可以全面地参与旅游发展,能直接或间接地获得经济利益,促进三工河乡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类似的旅游地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图文】:
①在了解社区参与的发展历程,以及研究各阶段的规模、社会和环境的相关问题、主要内容等特征后可以得知,社区参与呈“近S型”的发展曲线(图0-1):图 0-1 社区参与“近S型”发展曲线3.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内容刘纬华(2000)提出在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的决策和执行体系中,应把社区作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主体。陶犁和王瑞红(2004)认为社区居民要更多地参与旅游经济活动,除了参与旅游发展决策和有关旅游知识的教育培训外。保继刚等(2003)、王春雷等(2003)从不同的方面讨论了旅游规划中的社区参与;佟敏、黄清(2004)在研究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发展中涉及到收益分配机制、参与机制和培训机制等。4.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制约因素研究黎洁、赵西萍(2001)介绍了社区参与如何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问题;宋章海(2005)指出妨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因素有中长、短期利益的不和谐、文化冲突等;罗永常(2006)强调社区主观上的能力与意识不足、开发理念与目标错位、管理体制障碍、相关法律制度缺失等会妨碍社区参与旅游开发;左冰,保继刚(2008,2012)指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真正的阻碍是制度增权,只把社区参与当做了经济、技术过程;韩芳等(2009)①杨斌.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08.05.01:9-10.
研究区示意图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3;F592.7
本文编号:2552597
【图文】:
①在了解社区参与的发展历程,以及研究各阶段的规模、社会和环境的相关问题、主要内容等特征后可以得知,社区参与呈“近S型”的发展曲线(图0-1):图 0-1 社区参与“近S型”发展曲线3.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内容刘纬华(2000)提出在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的决策和执行体系中,应把社区作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主体。陶犁和王瑞红(2004)认为社区居民要更多地参与旅游经济活动,除了参与旅游发展决策和有关旅游知识的教育培训外。保继刚等(2003)、王春雷等(2003)从不同的方面讨论了旅游规划中的社区参与;佟敏、黄清(2004)在研究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发展中涉及到收益分配机制、参与机制和培训机制等。4.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制约因素研究黎洁、赵西萍(2001)介绍了社区参与如何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问题;宋章海(2005)指出妨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因素有中长、短期利益的不和谐、文化冲突等;罗永常(2006)强调社区主观上的能力与意识不足、开发理念与目标错位、管理体制障碍、相关法律制度缺失等会妨碍社区参与旅游开发;左冰,保继刚(2008,2012)指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真正的阻碍是制度增权,只把社区参与当做了经济、技术过程;韩芳等(2009)①杨斌.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08.05.01:9-10.
研究区示意图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3;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进辉;孙玉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效果评价体系研究——以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2 刘昌雪;;农民对农村发展旅游业的认知与态度研究——以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为例[J];商业研究;2008年09期
3 姜莉;;旅游发展与社区参与[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4 任啸;;社区参与的理论与模式探讨——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J];财经科学;2006年06期
5 杨效忠;张捷;唐文跃;卢松;;古村落社区旅游参与度及影响因素——西递、宏村、南屏比较研究[J];地理科学;2008年03期
6 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J];地理学报;2006年04期
7 卢松;张捷;李东和;杨效忠;唐文跃;;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比较——以西递景区与九寨沟景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8年06期
8 侯国林;黄震方;;旅游地社区参与度熵权层次分析评价模型与应用[J];地理研究;2010年10期
9 丁华;王蓉;王海英;;非营利组织的科层政治经济学[J];改革与战略;2008年02期
10 保继刚,孙九霞;旅游规划的社区参与研究——以阳朔遇龙河风景旅游区为例[J];规划师;2003年07期
本文编号:2552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552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