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湖南省红色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0 03:06

  本文关键词:湖南省红色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但由于旅游资源禀赋、社会经济、交通区位、基础设施等条件的差异,旅游的发展存在空间差异。政府部门以及旅游经营者、规划者等相关单位要对旅游的空间结构进行合理的旅游规划。湖南省具有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逐渐升温。本文以湖南省81处精品红色旅游景点为研究样本,运用ArcGIS技术,采用最邻近距离、Ripley’s K函数分析法、Kernel核密度估计法对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进行测定,采用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对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差异进行测度,在整体空间布局上呈现显著的聚集分布趋势,且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的东北部地区,尤其是长株潭地区比较显著。通过通行时间成本矩阵,利用可达性的评价指标和可达性系数计算出每个红色旅游景点的平均通行时间成本及可达性系数,并基于此,运用ArcGIS对湖南省81个红色旅游景点进行空间插值模拟,发现整个研究区域内的可达性水平分布不平衡。借助百度指数平台对湖南省红色旅游流进行分析,得出网络关注度不仅与知名度、旅游交通、互联网等中介媒体有关,还受旅游者文化、旅游市场距离、旅游客源地经济发达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对湖南省旅游接待设施布局情况主要是选取旅游发展情况、旅行社及旅游宾馆饭店为代表进行研究,表明湖南省红色旅游开发有一定基础,在空间尺度上,湖南各市州的旅游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发展趋势。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发现其存在以下不足: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不均衡、区域旅游合作低、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不足、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根据湖南省红色旅游发展的现实基础与战略需求,结合优化原则,从红色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旅游市场、旅游环境四个角度提出湖南省红色旅游空间的优化措施,给湖南省红色旅游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湖南省以具有特色的旅游之路在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也为今后研究优化湖南省红色旅游空间结构的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湖南省 红色旅游 旅游空间结构 优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9
  • 1.1 选题背景9
  • 1.2 选题意义9-10
  • 1.2.1 理论意义9-10
  • 1.2.2 现实意义10
  • 1.3 相关研究综述10-16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0-11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1-16
  • 1.3.3 研究述评16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16-17
  • 1.4.1 研究目标16
  • 1.4.2 研究内容16-17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17-18
  • 1.5.1 研究思路17
  • 1.5.2 研究方法17-18
  • 1.6 本文创新之处18-19
  • 1.6.1 研究方法创新18
  • 1.6.2 研究视角创新18-19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19-22
  • 2.1 相关概念19
  • 2.1.1 红色旅游19
  • 2.1.2 旅游空间结构19
  • 2.2 理论基础19-22
  • 2.2.1 旅游区位论19-20
  • 2.2.2 增长极理论20
  • 2.2.3 点—轴系统理论20
  • 2.2.4 核心边缘理论20-21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21-22
  • 第3章 湖南省红色旅游空间结构分析22-46
  • 3.1 红色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分析22-28
  • 3.1.1 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现状22-24
  • 3.1.2 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24-28
  • 3.2 旅游交通分析28-32
  • 3.2.1 评价方法28-29
  • 3.2.2 技术流程29-30
  • 3.2.3 结果分析30-32
  • 3.2.4 可达性空间格局32
  • 3.3 旅游流分析32-41
  • 3.3.1 湖南省红色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间演变特征33-39
  • 3.3.2 湖南省红色旅游网络关注度的空间演变特征39-41
  • 3.4 旅游接待设施的分析41-45
  • 3.4.1 湖南省旅游经济发展情况分析41-43
  • 3.4.2 旅行社接待能力的分析43-44
  • 3.4.3 宾馆饭店发展状况的分析44-45
  • 3.5 本章小结45-46
  • 第4章 湖南省红色旅游空间结构的评价46-53
  • 4.1 评价指标的构建46-47
  • 4.2 主成分分析47-52
  • 4.2.1 主成分分析的原理47-48
  • 4.2.2 主成分分析的过程48-50
  • 4.2.3 主成分分析的结果50
  • 4.2.4 湖南省红色旅游空间结构存在问题分析50-52
  • 4.3 本章小结52-53
  • 第5章 湖南省红色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53-58
  • 5.1 红色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优化53-54
  • 5.1.1 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提升红色旅游品质53-54
  • 5.1.2 加强产业融合,发挥红色旅游的带动作用54
  • 5.2 加强交通网络的建设54
  • 5.3 旅游市场空间结构优化54-56
  • 5.3.1 加强红色旅游景点的网站建设55-56
  • 5.3.2 加强搜索引擎建设56
  • 5.3.3 推进景区网络建设56
  • 5.4 加强旅游环境的改善56-57
  • 5.5 本章小结57-58
  • 第6章 研究结语58-59
  • 6.1 研究结语58
  • 6.2 研究局限58
  • 6.3 研究展望58-59
  • 参考文献59-66
  • 致谢66-67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旅游科学》编委介绍[J];旅游科学;2006年02期

2 罗明东;;为旅游研究创建新的平台——《旅游研究》创刊始末[J];旅游研究;2009年02期

3 ;《旅游科学》改版启事[J];旅游科学;2010年01期

4 陈道山;;旅游的本质再探讨[J];旅游论坛;2011年01期

5 马丽丽;;试论旅游概论课程教学设计思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09期

6 王少华;;郑州古都旅游形象调查与研究[J];河南农业;2012年02期

7 韦力;;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年07期

8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J];旅游学刊;2000年05期

9 ;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所[J];旅游学刊;2000年06期

10 吴必虎,唐子颖,蔡利平;美国大学中的旅游研究(二)——旅游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J];旅游学刊;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嘉龙;;旅游休闲与休闲旅游辨析[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2 曹诗图;刘晗;阚如良;;试论科学的旅游发展观[A];生态·旅游·发展——第二届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戴斌;唐晓云;杜晓姗;;2010年我国旅游研究评述——基于国内18种旅游专业及相关期刊的统计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4 杨立;;完善旅游购物店诚信服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窦蕾;李平;;生态足迹模型在旅游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6 杨龙;;尊重科学规律,避开旅游开发的“误区”——以贵州省为例[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7 石培华;;支撑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十大科研课题[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8 张凌云;崔秀娟;;2007~2009年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现状与展望——对我国四种旅游学术期刊的论文统计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9 ;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征集通知[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王敬武;;对旅游世界前提的追问与反思[A];201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春弦;我国红色旅游框架初步建立[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曹诗图 刘晗 阚如良;试论科学的旅游发展观[N];中国旅游报;2004年

3 ;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N];云南日报;2004年

4 魏晓霞;全国红色旅游框架初步建立[N];中国旅游报;2007年

5 王小润;红色旅游框架初步建立[N];光明日报;2007年

6 朱东国;《湖南省红色旅游发展专项规划》通过评审[N];中国旅游报;2008年

7 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常务副组长国家旅游局局长 邵琪伟;在全国红色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旅游报;2008年

8 记者 付丹 实习生 刘亦陈;全力推进我州旅游产业快速发展[N];团结报;2009年

9 国家旅游局局长 邵琪伟;努力推动红色旅游再上一个新台阶[N];经济日报;2009年

10 岳西县毛尖山乡王畈村 张红卫;发展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N];安庆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革军;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邵际树;养生功能主导型旅游度假区调适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邱扶东;心理学范式的旅游决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薛婧;旅游怀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袁国宏;旅游系统管理及其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高元衡;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孙永生;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龙天);我国旅游需求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张文娟;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段兆雯;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信辉;唐代帝王旅游活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徐炜;上海城隍庙旅游的国内外游客感知差异研究及其营销策略[D];复旦大学;2013年

3 楚晓;互助旅游法律问题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4 孙诚;涉外游轮口译—个人实践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宋友;西双版纳望天树生态保护型景区旅游产业生态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崔叶青;城市智慧旅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4年

7 林芝;旅游市场监管体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芳;基于百度指数的中国大陆5A级景区旅游信息流网络空间格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9 蒋亚珍;区域旅游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10 吴娇;基于符号学的乡村旅游真实性感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湖南省红色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7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57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a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