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元行为理论的旅游者社会行为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2 06:12
【摘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得研究旅游者的行为变得越来越重要。二元行为理论作为最新的旅游学基础理论为旅游者行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旅游者社会行为变化作为二元行为理论的一部分,需要进一步通过实证加以完善。分析研究旅游者社会行为的异地变化,不仅可以引领性的开展旅游者社会行为研究,而且可以从中发现旅游者社会行为在异地情境下变化的规律,从而有利于加强人们对旅游者行为的认识和引导,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旅游者二元行为理论。 本研究通过关键事件技术、扎根理论等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异地情境下旅游者社会行为变化的表现、原因和旅游者的真实性感知问题,并就旅游者对其社会行为变化的感知与其旅伴对其社会行为变化的感知的差异性进行了探索性分析。 研究最终得出如下结论:①旅游者社会行为变化主要表现在服饰异化、语言宽化、性格转向、兴趣转移、宽容倾向、互助倾向和冒险倾向7个方面;②相比较日常生活中,旅游者倾向于认为自身及旅伴在旅游过程中更为真实。旅游者对于其自身的社会行为变化和对其旅伴的社会行为变化大多表现出接受的态度。③引发旅游者社会行为变化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文化环境的差异、自我需求导向、旅游认同、心理因素驱动、角色适应的需要和个人价值观导向等6个方面。其中,旅游认同是旅游者社会行为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旅游者在异地情境中的一种反思性思考,思考自己是谁,处于什么样的环境,该做些什么等。在这个旅游认同的过程中,文化环境为旅游者寻求认同提供了载体,旅游者的自我需求导向成为持有不同价值观的旅游者在旅游中寻求旅游认同的主要驱动力。同时,心理因素驱动、角色适应和个人价值观是旅游者为适应异地文化环境所做出行为改变的具体因素;④旅游者对其社会行为变化的感知与其旅伴对其社会行为变化的感知存在差异,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有无变化的差异、行为表现的差异及真实性感知的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590
本文编号:2586477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5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保继刚;;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在宾馆选址中的意义初探[J];人文地理;1991年03期
2 魏立华,丛艳国;老龄人口旅游空间行为特征及其对旅游业发展的启示[J];人文地理;2001年01期
3 杨艳林;;旅游客主交互行为的影响因子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高德兴;王琦;;试论民俗旅游中文化差异对主客交往的影响——以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为例[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许秋红,单纬东;女性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及营销策略[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2586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586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