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共进的区域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8 15:35
【摘要】:在我国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两者之间的融合程度也逐步提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位置,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策,使得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撑性行业,具有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扩大收入来源、带动关联行业发展等多重功能。基于此,推动旅游业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发展,对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理论为研究基础,借鉴相关领域和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结合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身性质,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因子分析法对以上两项子系统展开整体评价,引进物理学耦合度模型,计算两者的相关性。最后,综合运用耦合协调系数与相对发展度模型,测算两者发展的同步性。选择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收集了全国30个省、区(西藏因为数据不全,剔除在外)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在2010—2015年期间的统计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进行耦合协调度测算。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度都在0.4—0.5之间,处于中度耦合状态,表明我国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互动关系,具有一定的耦合协调基础,应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第二,不同地区的耦合协调系数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其中东部地区耦合协调系数通常维持在0.5以上;而其他两个地区一般在0.3—0.4间波动;没有达到整体统一的状态,这表明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共进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需要进一步探究差异原因,因地因时制宜,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推动不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四条对策建议: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二、欠发达地区应科学利用自身资源,推动区域均衡发展。三、加大专业人才培养投入,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四、增强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效应。
【图文】:

变化图,区域旅游,企业数量,单位


三大区域旅游企业数量变化

变化图,单位,星级饭店,营业收入


三大区域星级饭店营业收入趋势(单位:家)变化趋势(单位:千元)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322;F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振鹏;黄晓杏;傅春;余达锦;;环鄱阳湖地区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定量比较及演化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年12期

2 胡凤英;郑毅;周正龙;;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广西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影响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3 舒小林;高应蓓;张元霞;杨春宇;;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3期

4 张玉萍;瓦哈甫·哈力克;党建华;邓宝山;王冉;;吐鲁番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J];人文地理;2014年04期

5 张欢;成金华;陈军;倪琳;;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差异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6期

6 吴晶;马耀峰;;东、西部城市旅游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对比研究[J];旅游论坛;2014年01期

7 方叶林;黄震方;段忠贤;王坤;;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J];经济地理;2013年12期

8 严耕;林震;吴明红;;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与评价[J];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10期

9 张广海;刘真真;王新越;;中国沿海区域旅游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及预测[J];生态环境学报;2013年05期

10 杨春燕;;云南生态旅游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经济师;2012年11期



本文编号:2588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588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e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