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基于创意视角的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3 04:24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也越来越高,而不同的旅游方式也体现了不同的旅游需求,对当代文化旅游者来说,旅游不仅是一种物质享受,更重要的是满足精神上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在满足于以观光游览为主的低层次旅游模式。文化旅游以其多样的形式、深刻的内涵而表现出了强大的魅力与旺盛的生命力,作为一种追求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和审美感受,符合人们的需求,故受到现代旅游者的追捧。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旅游的认识并不统一,国内外文化旅游开发在模式与层次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南京是一座国内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蕴涵着内涵深厚的古都文化旅游资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的增强,旅游者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不再局限于低层次的走马观花,对文化旅游的追求方式越来越丰富多样,求创意求新奇。从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城市的角度来看,南京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也还存在不足,许多文化旅游产品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粗糙滥造,到处仿造,没有新颖性。本文在综合国内外文化旅游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资源属性、历史时间对南京文化旅游资源类型进行了划分与评价,并结合南京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在创意视角下南京文化旅游资源的五种开发模式—直接利用开发模式、情景再现创意模式、本地文化创意模式、体验参与创意模式、主题附会创新模式,分析了驱动南京文化旅游发展内、外部动力机制,并以南京的夫子庙为例,结合夫子庙的概况及其在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南京夫子庙应选择的开发模式以及对策建议。最后,为促进南京文化旅游的良性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深入的挖掘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内涵,在创意视角下开发具有适宜性、创新性的文化旅游产品来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以此来提高南京市旅游竞争力和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
【图文】:

文化旅游产品,类型图,南京文化,旅游产品


也是文化旅游市场未来发展的支撑。但是,所有文化旅游产品的核心内涵都是文化,,只有以文化作为支撑才能让旅游产品体现出应有的内涵,创造出应有的文化价值(图4.1)。图4.1文化旅游产品类型图南京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根据对南京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和分析,参照上表中的分类方法,可以将南京文化旅游产品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表4.3)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艳红;王潞;;河北省滨海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J];今日科苑;2010年20期

2 谢雨萍;桂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J];学术论坛;2002年06期

3 陈培;;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科技风;2008年09期

4 杨晓惠;;安庆市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J];大众科技;2010年07期

5 石运礼;;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5期

6 王世宜,李红,曹诗图;对三峡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构想[J];中国三峡建设;1995年01期

7 曾蓓;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行为分析[J];市场论坛;2004年12期

8 杨帆;法国的文化旅游[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9 谭峻;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J];学习导报;2003年04期

10 常红生;;浅析孝感孝文化旅游载体建设[J];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文强;;国际旅游岛视野中的海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策略[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上)[C];2011年

2 徐虹;王京传;;京、津、冀区域文化旅游协作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协作的视角[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朱一叶;;贵州省文化旅游开发初探——以黔东南镇远县为例[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镜清;陈凌;;开发江南水乡古镇文化旅游线路的构想[A];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陈国英;;关于“福建海洋文化旅游”的几点思考[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国成;;澳门的中国民间节庆与文化旅游[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谭申;宋立中;周胜林;;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国外文化旅游地影响模式分析及其启示[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李伟;;关于发展工业遗产文化产业的几点设想[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吴攀升;;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的战略思考[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毛启明;;图书馆开发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资源的新思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东芳 陈方明;“金十字”撑起沾化文化旅游新格局[N];中华新闻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张晓燕;开创宝鸡文化旅游新天地[N];宝鸡日报;2009年

3 河南记者站 张明灿;旅游演出促河南文化旅游转型升级[N];中国旅游报;2008年

4 记者 彭红兵;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开幕[N];中卫日报;2009年

5 实习记者 李伟;整合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主导区建设[N];潮州日报;2009年

6 九三学社安庆市委会主委 安庆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副院长 胡万宝;打造城区文化旅游长廊[N];安庆日报;2010年

7 徐侃 程皖生;安庆将建龙山凤水文化旅游产业园[N];安庆日报;2010年

8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文化旅游与创意地产中心 王松柏 衣玮;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构建“七要”(下)[N];中国旅游报;2010年

9 驻黑龙江记者 张建友;黑龙江兴安文化旅游项目启动[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记者 斯琴塔娜;我市在上海举行文化旅游招商推介会[N];通辽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连璞;遗产型社区属性剥离与整合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2 赵红梅;旅游情境下的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D];厦门大学;2008年

3 李萌;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上海文化旅游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朱华武;湘绣文化旅游形成与适应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5 蒋志杰;中小尺度游憩地理环境认知与空间行为的交互作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廖嵘;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D];同济大学;2006年

7 刘琴;主题旅游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郑永彪;禹州市钧瓷原料矿产资源及钧瓷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荣娟;基于创意视角的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蕊;长春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龙媛媛;河北省文化旅游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田婷;文化生态视野下的文化旅游企业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任兰存;镇江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差异化定位及发展策略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

6 吴红超;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武汉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尹颜迪;文化旅游的审美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余雷;荆州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彭文喜;凤凰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郑英;南阳市重阳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637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637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8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