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寺佛教造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3 16:21
【摘要】:在山西省内,佛教寺院造像遗存众多,目前山西省内佛教寺院彩塑造像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后世的不断发展使得山西的彩塑更加绚丽多彩。不二寺,亦称不二禅院,2006年被列为国家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汉乾yP九年,之后的宋、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现其建筑仅存正殿三圣殿,殿内现存彩塑9尊(原为10尊,1尊丢失);东西山墙上绘有壁画东方三圣和西方三圣。由于不二寺经过重建以及多次重修,其殿内9尊塑像的塑造时代尚不确定,且目前有关不二寺彩塑的研究几乎空白,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对其彩塑造像的特征、形式以及背光形象进行分析,并运用图像学、风格学的方法与其他佛教寺庙彩塑进行对比。通过对彩塑造像组合形式的分析推断其主要继承唐代以来的造像形式,并对造像的特征以及风格、服饰等的分析认为不二寺彩塑基本保持了宋金时代的风貌,另一方面对释迦牟尼佛像背光内容进行简要探讨认为其在明代时补塑较多,从而判定其年代。在本文的写作中对不二寺的重修以及补葺年代和内容进行整理,从而来理清不二寺的时代发展脉络,并结合对不二寺彩塑造像和释迦佛造像背光的分析,来探讨影响不二寺彩塑造像的因素。
【图文】:
8,颇具气势。图2.1 不二寺大殿三圣殿(笔者自摄)殿内佛台塑有“华严三圣”等塑像9尊,分别为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迦叶阿难二弟子、二护法金刚、一胁侍菩萨以及一撩蛮,主尊释迦牟尼全身金妆做说法印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莲花座置于1.1米高的方形须弥座上,身穿双领下垂式袈裟,,7安捷.太原市志(7).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4,23.8阳曲县志编纂委员会.阳曲县志.太原
的造型与配列方式大体相同,代表了唐五代这一时期比较流行的佛教组合样式。44图3.1 五台山南禅寺彩塑45图3.2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彩塑46图3.3 平遥镇国寺万佛殿4742金维诺.论山西佛教彩塑.佛教文化,1991,62.43孙志虹.南禅古韵 佛光新风——试论唐代及后世佛寺彩塑风格的演变.荣宝斋,2009,26.44金维诺.论山西佛教彩塑.佛教文化,1991,62.45图片来源于:苏雅丽.五台山唐代彩塑中的绘画性表现研究.太原理工大学,2017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879.3
本文编号:2637917
【图文】:
8,颇具气势。图2.1 不二寺大殿三圣殿(笔者自摄)殿内佛台塑有“华严三圣”等塑像9尊,分别为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迦叶阿难二弟子、二护法金刚、一胁侍菩萨以及一撩蛮,主尊释迦牟尼全身金妆做说法印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莲花座置于1.1米高的方形须弥座上,身穿双领下垂式袈裟,,7安捷.太原市志(7).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4,23.8阳曲县志编纂委员会.阳曲县志.太原
的造型与配列方式大体相同,代表了唐五代这一时期比较流行的佛教组合样式。44图3.1 五台山南禅寺彩塑45图3.2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彩塑46图3.3 平遥镇国寺万佛殿4742金维诺.论山西佛教彩塑.佛教文化,1991,62.43孙志虹.南禅古韵 佛光新风——试论唐代及后世佛寺彩塑风格的演变.荣宝斋,2009,26.44金维诺.论山西佛教彩塑.佛教文化,1991,62.45图片来源于:苏雅丽.五台山唐代彩塑中的绘画性表现研究.太原理工大学,2017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87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小涛;;不二寺大雄宝殿迁建保护与研究[J];文物;1996年12期
2 董晓炜;;不二寺佛教造像背光初探[J];大众文艺;2019年07期
3 苑杰;;太原地区金代建筑分析[J];文物世界;2018年04期
4 施正峰;;弘一法师在闽南——纪念大师逝世七十周年[J];闽台文化交流;2012年04期
5 洪立民;;黄土风情——山西阳曲青草坡度假村[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8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尧阳;不二寺[N];太原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董晓炜;不二寺佛教造像研究[D];山西大学;2019年
2 莫亚男;太原不二寺大雄宝殿药师佛壁画探析[D];山西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379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637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