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西安大唐芙蓉园发展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6 19:20
【摘要】:主题公园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当前及未来国际旅游发展三大趋势之一。它起源于早期的游乐园,其前身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如射箭、狩猎、竞技等。而“主题公园”概念的提出是基于1955年沃尔特·迪斯尼公园的成功建设。自此,主题公园作为一种概念化的旅游形态很快被大众认同和接受,并逐步推广到了全世界。以欧美为主的主题公园发展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经营者总结出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对于欧美而言,我国主题公园发展历程较短。80年代末期,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被引入我国。我国主题公园经历了探索游乐选择方向,实现形态概念模式化,建设旅游目的地三个发展阶段。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市场导向不明、主题选取单一重复、主题表现形式雷同等,影响了主题公园的健康发展。 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是主题公园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子类,它的建立基础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游乐园发展同历史文化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新型历史文化旅游地。本文选取西安大唐芙蓉园这一典型的唐文化主题公园系统地探索主题公园的发展历程,探讨适合大唐芙蓉园的发展路径,以期带来规模稳定的客流量和增加重游率,创造高质量的顾客体验,提升大唐芙蓉园持续发展能力、盈利能力和影响力。同时本研究也有助于解释我国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所处的困境,并为其经营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发展策略。 本文在整理和综述了大量主题公园的文献资料,采用文献分析法、实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主题公园作了基础性分析研究,界定其概念、特点类型以及发展历程。进而概述大唐芙蓉园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总结大唐芙蓉园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分析影响大唐芙蓉园发展影响因素,最后探索出大唐芙蓉园的发展路径。
【图文】:

结构图,大唐,芙蓉,客源市场


...西安本地.除西安的陕西省内口国内其他省份口国外外图3一1大唐芙蓉园客源市场调查结构图如图3一1所示,在大唐芙蓉园的旅游者中,,西安本地的游客最多,占游园游客总量的54%,其次是来自于陕西省内的非西安市旅游者,占游园游客总量的25%,排在第止位的是国内其他省份的游客,占游园游客总量的20%,最后是国外旅游者,只占游园消费者总量的l%。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整个旅游者构成中,国内旅游者陕西省(包括西安市和非西安市)的游客量占到了游客总量的79%,几乎占据了大唐芙蓉园的所有客源

网络市场,西安旅游,认知度,主题公园


主题公园网络市场知名度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芦宝英;国内主题公园发展研究再思考[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齐善鸿,许静;主题公园的属性与未来发展展望[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3 李慧云;中国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4年04期

4 冯维波;主题公园规划设计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年02期

5 保继刚;主题公园发展的影响因素系统分析[J];地理学报;1997年03期

6 保继刚;大型主题公园布局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1994年03期

7 李永文;;论主题公园的区域经济影响及建设策略[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王欣;主题公园在武汉旅游业中作用探微——兼议武汉长江乐园的开发[J];经济地理;2000年03期

9 章牧,林芳;省会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初探[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冷志明;;关于我国主题公园营销创新的思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侯新冬;主题公园与历史文化名城互动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静;主题公园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3 任一;我国主题公园差异化战略的构建[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4 张韬;主题公园竞争力因素及评价体系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5 姚格格;我国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刘伟;顾客体验管理及其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7 连蕾;西安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李聘;关于大唐芙蓉园旅游纪念品的视觉传达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9 许雅超;中外主题公园品牌策略对比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41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641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7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