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基于社区参与的灰汤温泉旅游区开发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30 00:06
【摘要】:随着休闲度假时代的到来,温泉旅游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景象。尤其是随着温泉旅游区的建设与开发,如何寻求一种适合温泉旅游区开发的模式,就成为政府规划部门和旅游开发企业必须考虑和关心的问题。在旅游开发中,社区参与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如何解决好旅游区的社区参与问题,是关系旅游区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灰汤温泉旅游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社区参与的视角,试图寻找一种适合灰汤旅游开发现状的社区参与模式。 首先,本文在整理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温泉旅游区和社区参与的概念进行梳理,以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对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政府主导型、公司主导型和社区主导型三类模式的概念、特点及适用性进行了概述和比较,并对模式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其次,分析灰汤温泉旅游区社区参与的背景,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了解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状况,并通过访谈灰汤旅游区的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了解当地社区参与状况。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总结和分析,可以看出,灰汤旅游区在社区参与方面已经做出了诸多努力,但是仍然存在社区居民对开发的认知不足、居民补偿安置就业进程缓慢、居民参与能力较低、社区参与层次较低、企业与居民之间关于就业的利益协调问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根据三种社区参与型开发模式的适用性分析和灰汤旅游区社区参与的发展现状得出,包含“政府主导+企业推动+社区参与”内容的政府主导型模式才是适合灰汤的正确选择。为保证这一模式的有效应用,本文以“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安置”和“产业引导+置换政策+就业服务”为主导思路,提出了疏通沟通渠道、加快居民补偿安置就业进程、提高居民社区参与能力和参与层次、完善社区培训体系、加强保障体系建设的等模式应用对策,以及规范的旅游规划决策机制、完善的补偿安置就业保障机制、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的教育培训机制和公正透明的监督机制等模式应用的保障机制。
【图文】:

温泉旅游,度假区,区位


图 4.1 灰汤温泉旅游度假区区位图①游区开发现状灰汤成立了湖南省电力职工疗养院,主要是为电力部 7 月湖南省体委授牌为“湖南灰汤体育康复中心”。汤东鹜山麓建立了职工温泉疗养院,是湖南省第一家、旅游、业务洽谈一体的休养胜地。上级部门专门成立了长沙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51”工程重点招商项目之一;1998 年国家旅游局批国旅游业 43 家优先发展项目”之一,这是湖南省唯 10 月,投资近 3 亿元、按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和五星温泉度假村正式建成开业。 10 月 1 日,《长沙市灰汤地热资源保护条例》正式开以来制约灰汤长远发展的瓶颈,是温泉水资源得到了汤旅游度假区内在建的大型旅游项目主要有:①投资

温泉旅游,度假区


图 4.2 灰汤温泉旅游度假区土地规划图②(3)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必要性灰汤温泉旅游区目前正处于大规模规划和开发时期,随着灰汤旅游区几开发项目的实施和推进。近两年来,灰汤镇共完成征地约 3.3km2,共拆 500 多户,人数 2500 余人,征拆资金 2 亿元,几个最新引进项目的征拆在进行当中。灰汤镇政府正在集中全镇三分之一的土地建设一个国际旅区,,使其余三分之二的土地农业得到大发展。土地是农民立身之本,这种大规模的征用地和租用地关系到当地居民的益。如何给予这些居民合理补偿、妥善安置和保障措施,使他们参与到发当中并获益,这些都是当地政府和旅游企业要解决的重中之重。如果民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提高了收入水平,加强了社区认同感,就会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反之,旅游开发与居民隔离开来,就会引起居民的反对抗,不仅影响旅游项目开发和企业运营的顺利进行,还会影响当地社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少兵;刘峰;;基于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模式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张帆;;社区参与在生态旅游管理中的作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3期

3 王丽华,张宏胜;社区参与型旅游产品开发的“IDPC”模式研究——以非民族旅游地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6期

4 王华,吴立瀚;广东省温泉旅游开发模式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2期

5 王艳平,山村顺次;中国温泉资源旅游利用形式的变迁及其开发现状[J];地理科学;2002年01期

6 唐顺铁;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化及社区旅游研究[J];地理研究;1998年02期

7 王冠贤,保继刚;温泉旅游地特性及空间竞争分析——以从化新旧温泉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6期

8 黄静波;;温泉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以郴州市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9 朱玉华;;福州温泉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J];闽江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吕冬阳;刘松;;温泉度假区开发的影响因子研究——以常州龙汤温泉为例[J];北方经贸;2009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温泉水疗与度假酒店设计中心 罗红宝 李煜 林峰;[N];中国旅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侯国林;基于社区参与的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敏娴;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游勇;西岭雪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开发规划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3 高鹏;我国中西部温泉旅游开发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向云波;温泉旅游开发模式构建初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朱玉华;福州温泉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曾艳;国内外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马妍;牛背梁森林公园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张禹;乡村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式及其运作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黄阵仙;福州市温泉旅游开发与品牌建设[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廖珍杰;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典型模式的比较与选择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45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645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a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