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湖北省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1 03:54
【摘要】: 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越来越高度复杂化的社会环境挑战,涉及的相关利益者来自不同行业和部门,这些组织或群体各有其目标和利益指向,并且相互冲突、难以协调和动态变化。 本文通过对风景名胜区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湖北省风景名胜区的现场调查,确定了当前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满足不协调;在相关文献资料的研读基础上,尝试构建了风景名胜区利益相关者系统与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评价模型和保障机制,并以湖北省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对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践,对湖北省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的提出。 本文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研究,全文内容安排如下: 论文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论文第二章:对风景名胜区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系统构建,并建立了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评价模型及保障机制; 论文第三章:对湖北省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 论文第四章:结合评价结果对湖北省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应策略; 论文第五章:总结并提出需要进一步讨论与研究之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592.7
【图文】:

分布图,湖北省,分布图,古战场


1.2.1.2人文景源湖北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有辉煌壮观的荆楚文化、名闻遐迩的三国故事、近代先河的洋务运动、国父领导的武昌起义、波澜壮阔的红色圣地和风情浓郁的民俗文化。(l)胜迹湖北是人类发祥地之一、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心区域、巴越文化产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中国近现代革命的首义之地,保存了许多相关的历史文化遗迹及革命旧址,如屈家岭、大澳、石家河等古文化遗址12处;三国历史遗迹40多处:西塞山、赤璧古战场、监利古华容道、荆州古城等古战场古城遗址30余处及红安七里坪、监利周老镇、洪湖瞿家湾等众多革命旧址。除此之外,湖北也拥有较多的现代科技工程,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峡、葛州坝、武汉长江大桥、荆江分洪等大型现代工程。

湖北省,土家族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湖北省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仙佛寺以及自黄梅沿长江上溯分布的四祖寺、五祖寺、黄陵庙等犯处宗教寺观庙宇。除此之外还有万寿宝塔、黄鹤楼、明显睦等古建筑、古墓葬约80处。(3)风物湖北恩施州和宜昌市的长阳五峰是土家族居住最集中的区域,土家族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居建筑、节庆活动等赋予了鄂西地区的文化资源以独特的民族个性。除此之外,此类人文景源还有洪湖江汉风情、神农炎帝节、山区石板屋等民俗风情30余项。(3)园景作为革命首义之地,湖北境内散布有满山红、红安、大悟边区等烈士陵园5处,而如动物园、植物园、樱花园、梅园、中山公园等现代公园及其他专类游园基本集中分布在武汉、宜昌等大中城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国荣;陆林;;旅游风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界定——以安徽九华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王艳洁,郑小贤;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概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赵涛;李fE煜;;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任海云;;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现状综述[J];商业研究;2007年02期

5 匡吉;保护与发展——风景名胜区的永恒主题[J];长江建设;2003年06期

6 陈岩;;《风景名胜区条例》的新突破[J];中华建设;2006年Z1期

7 张庭伟;从“向权力讲授真理”到“参与决策权力”——当前美国规划理论界的一个动向:“联络性规划”[J];城市规划;1999年06期

8 胡召芹;;浅析我国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关系[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9 后立胜,蔡运龙;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实质分析与进展评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6期

10 毛汉英;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199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卫民;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2 徐浩鸣;混沌学与协同学在我国制造业产业组织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3 程励;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4 翟付顺;省域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若干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刘清芝;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辛杨;AHP在群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2 李晓肃;北京风景名胜资源特色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徐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与创新的可能途径[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吴晓晖;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之解读[D];同济大学;2006年

5 程华宁;基于多元利益主体的风景区协调发展研究[D];华侨大学;2006年

6 张舒;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农业旅游共同参与模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7 郭贞;旅游景区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罗倩;我国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管理对策与评价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张瑞林;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23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23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9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