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安徽出土先秦青铜生产工具初探

发布时间:2020-06-22 22:04
【摘要】:青铜生产工具作为反映先秦时期社会经济生活状况的重要考古实物材料之一,在先秦时期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青铜工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形态特征和型式变化,在工具发展过程中是承前启后的过渡阶段,从模仿非金属工具器形中脱胎,进行优化改造,从而开启了铁质工具的形制。但是,作为青铜器重要门类之一的青铜生产工具,其研究与青铜礼乐器和兵器相比较还稍显薄弱,区域性综合研究更不充分。安徽地区多年来的考古实践,发现了大量先秦时期的青铜生产工具,为本地区内先秦青铜生产工具的综合研究提供了坚实的考古学资料保证。目前,专门对本区域内先秦青铜工具整体性、综合性的研究仍是付诸阙如。本文主要利用公开出版的考古发掘报告或简报资料,在传统考古学研究视角下,对安徽地区先秦时期青铜生产工具进行综合研究,包括数量及地域分布统计、类型学分析、年代学分析、埋藏类型及组合关系分析、文化因素分析等,有助于了解先秦时期安徽地区各类青铜工具的发展脉络、地域差别和联系,探讨各区域间文化交流与影响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具有较大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总共分为六章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本章首先对研究的时空范围进行界定,即先秦时期的安徽地区,简略介绍了安徽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先秦时期历史发展概况,随后列举了历年来安徽地区出土的先秦青铜工具。其次,简单论述了青铜生产工具的学术研究史,回顾了安徽地区青铜工具研究的历史,梳理了相关学者的论文和观点。最后,介绍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目的和意义,以及本次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器型研究。本章主要对安徽地区出土的每一类先秦青铜生产工具进行类型学分析,运用古文献资料查询和比较分析方法,论述各类工具名称、用途、使用方法等基本情况后,详细描述了铲、斧、镑、镬、耜、锸、锄、耨、镰、刀、削、锯、凿(錾)、错(锉)、锥、钻、鱼钩等17种青铜工具的形态特征,根据形态特征,整理划分出具体的型式。第三章,分期与年代。本章根据安徽地区出土先秦青铜工具的特点,在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上,对青铜工具的型式和出土点进行年代学分析,并参照原报告的年代判断,将青铜工具划分为五期,即夏代及其之前、商代、西周、春秋至战国初期、战国中晚期。其次,运用数据统计方法,分析各期青铜工具的数量变化特征。最后,探讨每一期青铜工具在形制上的演变关系,以期总结某些较为典型青铜工具的年代范围。第四章,埋藏类型及组合。本章首先考察青铜工具出土地点的类型,总共有墓葬、遗址、窖藏、征集和其他等5种。然后着重对每一期墓葬、窖藏和遗址中的青铜工具出土状态和组合关系进行分析,对每一类型出土点青铜工具的组合关系的特点进行总结。第五章,区域间青铜生产工具的比较。本章主要借鉴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安徽地区内皖北、江淮和皖南三个区域在青铜工具整体数量发展特征、每种类型青铜工具分布情况、青铜工具出土状态及组合分布情况等三个方面的异同点,认为地区内青铜工具存在区域特征和联系现象。然后将视角扩大,探讨与相邻地区青铜工具在型式上的联系与差别,认为安徽地区先秦时期的青铜工具不仅具有地方特点,还与三代时期中原地区文化、山东的岳石文化、江浙地区的湖熟文化和吴越文化、楚文化青铜工具有联系。第六章,结语。本章对全文内容及初步研究中的收获进行总结,安徽地区先秦青铜工具数量较多、种类较齐全,经历了兴起、发展、鼎盛和衰退的过程,每一类青铜工具都有其独特特的型式演变情况和过程。墓葬、遗址、窖藏中出土的青铜工具状态和组合各不相同,各种文化因素的交流在青铜工具中也有反映。同时,简单探讨青铜工具在先秦时期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87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研;;先秦时期音高发展的实践意义[J];北方音乐;2016年24期

2 刘丽君;;先秦时期的歌谣曲选述[J];艺术品鉴;2017年08期

3 于伟峰;黄静;;浅析我国先秦时期人才观及其启示[J];改革与开放;2012年24期

4 姚庆;;浅析先秦时期赵国兵器的种类[J];黑龙江史志;2013年19期

5 王君;王洪荣;;制度变迁下的先秦时期婚礼中僭越行为研究[J];文化学刊;2017年12期

6 任建军;刘广青;;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探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韩国伟;先秦时期按摩疗法的称谓[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刘明;;先秦时期的“魂魄观”正义[J];兰台世界;2008年24期

9 王欣;浅析先秦隐语的讽谏功能[J];浙江师大学报;2001年01期

10 张璐璐;;先秦时期的礼射发展演变及其社会功能分析[J];兰台世界;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荣光;;中国人家禽类食料消费观念大视野中的“烤鸭”[A];饮食文化研究(2008年第2期)[C];2008年

2 梁长来;;我国先秦政体形态变化与分权财政体制变迁[A];财政史研究(第七辑)[C];2014年

3 张静;;先秦时期对产生音乐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之探索[A];第三届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尚义;;河流廊道与先秦时期都城分布的流域性特征[A];中国古都研究(总第二十四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栋;先秦礼制建筑考古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桓占伟;在观念与思想之间[D];河南大学;2014年

3 李德龙;先秦时期“德”观念源流考[D];吉林大学;2013年

4 王涛;成都平原先秦时期的文化发展与人地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杨冰;回眸与超越——先秦时期原创性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吕洋;先秦时期文学教育探源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魏晓立;先秦时期“议事以制不为刑辟”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林;安徽出土先秦青铜生产工具初探[D];安徽大学;2019年

2 赵玉春;先秦时期覆面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然;先秦“馈赠观”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巩洁;先秦燕赵文化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魏楚楚;先秦蜀楚关系的几个问题[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年

6 吴长川;先秦陪都功能初论[D];西北大学;2008年

7 李宇;试析先秦弓箭文化内涵[D];西北大学;2009年

8 张江卉;先秦时期的科技思想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4年

9 周亚婷;先秦时期射箭运动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10 杨新亮;海王之国:先秦齐国海洋文明考论[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26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26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f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