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对贞命辞疑问性质再探
发布时间:2020-06-23 09:41
【摘要】:甲骨文命辞的句类性质涉及对卜辞的整体理解和殷商文明的合理解读。目前,关于甲骨文命辞句类的意见主要有三类:(1)命辞为问句;(2)命辞非问句;(3)命辞部分为问句,部分非问句。本文围绕对贞命辞的句类展开讨论,针对存有争议的单句式对贞和复句式对贞的句类性质,从结构形式、具体语境、辞意理解等多维度、多角度地展开考察。讨论主要可归为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1)形式层面上,对贞具有分布对称和肯否并置两大特征。对称的“群”本质和肯定否定并置的不确定性,使得对贞具有较强的疑问性。(2)内容层面上,结合语义、语用等,进一步分析了单句式对贞和复句式对贞的微观语境,如上下文内容、贞卜主体的预设等。其中,重点探讨了“形式对贞”,并进一步分析了此类对贞的疑问焦点和对贞的形成原因。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对贞宜读作疑问句。同时,对贞为疑问句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支持了命辞为问句的观点。绪论部分主要回顾了卜辞命辞句类性质研究的成果和观点争鸣;就对贞和命辞的概念发展加以简要梳理,作出界定;简要介绍了研究目的和意义、内容和范围、思路和方法等。第一章简要归纳了对贞命辞的构成并加以分类。第一节按照对贞的构成将对贞分为两大类,单句式对贞和复句式对贞,大类下又加细分。第二节从分期、否定词等角度统计了语料范围内两式对贞的数目及其大致分布情况。第二章讨论了对贞的构成形式。结合对称的分布特征和肯定否定并置的形式特点,试图探讨对贞命辞的形式与对贞句类性质之间的关联。第三章就部分“肯定非问句”的单句式对贞命辞,主要为卜雨之辞、卜旬之辞和其他对贞三类,从对贞命辞的辞意、预设等角度进行句类辨析。第四章分别讨论了{(~)A,(~)B}复句式对贞命辞中三类主要的形式。第一、二节由一组颇具争议的{A,B;~A,~B}式对贞入手,从辞意、语境等角度对其展开句类讨论,并进一步分析了“形式对贞”。第三节就{A,B;A,~B}式对贞句类展开分析。第四节对{A,B;~A,B}式对贞的句类进行辨析。第五节讨论了其他几组形式上相近但需区别对待的复句式对贞。第五章就“形式对贞”的疑问焦点以及“形式对贞”存在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第一节试图从语用角度,辨别“形式对贞”的疑问焦点,为区分“形式对贞”与非“形式对贞”提供一定路径。第二节则探讨了“形式对贞”存在的可能原因。结语部分简要总结了前五章论述内容,提出从对贞的形式意义及其内容呈现来看,对贞命辞宜读作疑问句。这看法也有利于卜辞命辞为疑问句的观点。最后,进一步指出研究中需加以完善的地方,以及后续研究中需拓展之处。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877.1;H141
本文编号:2727137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877.1;H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年福;卜辞命辞的构成分析[J];吴中学刊;1997年04期
2 王宇信;;申论殷墟卜辞的命辞为问句[J];中原文物;1989年02期
3 唐旭东;;《尚书》中的五篇大禹命辞[J];衡水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4 巫称喜;;甲骨卜辞的命辞[J];汉语学报;2011年03期
5 张玉金;论股墟卜辞命辞的语气问题[J];古汉语研究;1995年03期
6 陈年福;甲骨文的口语特征[J];浙江师大学报;2001年02期
7 巫称喜;;再论甲骨卜辞的命辞[J];汉字文化;2013年06期
8 巫称喜;;三论甲骨卜辞的命辞[J];汉字文化;2014年02期
9 巫称喜;;四论甲骨卜辞的命辞——“可控+不可控”类吉凶型二重对比复句分类研究[J];汉字文化;2016年01期
10 马国栋;新方志语言略论[J];广东史志;1996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邬可晶;指示学术门径的读本[N];中华读书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书超;汉语反复问句的历时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范欣;甲骨文对贞命辞疑问性质再探[D];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
2 章念;殷墟甲骨第二至五期卜辞文例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27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27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