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桂林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特点。特别是在桂林传统圩镇中,其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增长和旅游的发展,旅游业逐步成为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业从传统的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而旅游者也更加倾向于在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渴望远离嘈杂的城市,到自然环境好、地域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来缓解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精神压力。与之相适应的桂林传统圩镇文化景观,其反映了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体现着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不仅承载了城市的记忆,也是历史文化的缩影。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逐渐成为旅游的热点,得到迅速地发展。文化景观作为桂林传统圩镇中的核心内容,其代表了传统市井的生活空间环境,并反映了市井的日常交易活动,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传统圩镇历史的见证。如今,桂林传统圩镇在当今旅游开发过程中为了满足旅游的需求与追求经济利益而遭到人为的大肆破坏,没能及时的进行反思,导致出现一系列种种的不适应性,这不利于桂林传统圩镇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桂林地区有着较多的传统圩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受阻,其又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着眼于此,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桂林传统圩镇文化景观内在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旅游为重点研究,探究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方法。在研究期间,基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和方法,对桂林地区的传统圩镇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与调研。其中笔者在桂林地区走访了龙门、雄村、界首、大圩等地,搜集了大量的现场照片、历史资料、碑记篆刻及圩镇相关的规划建设等。根据以上研究获得的资料与经验,本文由桂林传统圩镇文化景观的空间场所为切入角度,探讨以传统圩镇文化景观为核心的生活方式、空间场所中的文化价值,如何在当今旅游发展过程中对传统圩镇文化景观的持续发展与旅游经济的开发之间取得平衡。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第二章,首先系统梳理了传统圩镇的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旅游经济在桂林传统圩镇中发展的原因及所形成的内在动力。第二部分为第三章、第四章,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分析桂林传统圩镇文化景观形成的历史背景、人文背景、原因、文化特征及其表现的形式。并探究桂林传统圩镇在当今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形式变迁,总结影响其文化景观的因素及形成的内在规律性特征。第三部分为第五章,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探究桂林传统圩镇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策略及方法,为桂林地区传统圩镇文化景观在旅游发展中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性的意义。第四部分为第六章,通过设计的实践,检验其设计策略、方法在桂林传统圩镇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中的实际运用。本文的重点在于运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及研究方法,在旅游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以桂林传统圩镇文化景观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旅游为研究重点,探究桂林传统圩镇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及方法,为传统圩镇的可持续发展探讨新的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592.7;TU982.29
【图文】:
图 1-1 人类学的划分(资料来源:文化人类学——人类的挑战)根据文化人类学的划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文化人类学学、考古学和民族学三个分支学科。狭义的文化人类学是通过对特定人文化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变迁研究,探寻人类文化的意义。主要从生活俗习惯、人群组织、物质生产等方面,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

图 2-1 近年旅游收入 图 2-2 近年旅游人次(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2)全球性随着科学技术、交通条件的发展以及通信设备的改善,大大缩短了空间上交流的距离。随之全球性的经济活动逐渐发展起来,并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吸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升旗;王安祥;;加强地税廉政文化建设的探讨[J];宝鸡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2 多言;;关于建设文化强市的思考[J];松州;2009年Z1期
3 侯长林;;文化全球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宋志坚;;哲学家的文化预言[J];炎黄纵横;2006年10期
5 李元媛;;苏南城市中佛教文化景观的开发与设计[J];大众文艺;2019年02期
6 塞西莉亚·索达诺;赵郁芸;;国际章程中的文化景观[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8年Z2期
7 廖志强;刘晟;奚东帆;;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文化+”战略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7年S1期
8 刘旺旺;俞良早;;文化转型与文化边界的守护分析[J];理论月刊;2018年01期
9 方婉玉;;关于文化景观现状的探讨[J];西部皮革;2017年24期
10 于大涛;孙倩;姜恒志;高范;梁淼;;辽宁省海洋文化景观概述[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燕;李胜;;老兵精神在乡村文化景观中的再生探索[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论文集[C];2015年
2 王柳丹;;从田园诗到农业文化景观——论中国农业文化景观[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年会论文集[C];2016年
3 肖洪未;李和平;;香港文物径对构建城市线性文化景观的启示[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文化)[C];2016年
4 周小棣;沈e
本文编号:27326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32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