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云贵川入境旅游的时空演变及发展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6 22:22
【摘要】:“十二五期间”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已经形成,“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及旅游业被确定为幸福产业,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云贵川在地缘、旅游资源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且旅游资源丰富、品位较高,伴随云贵川经济实力的提升,云贵川旅游业同样取得了优异成绩,入境旅游也获得了良好发展,但与国内旅游相比,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为把握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深入挖掘云贵川入境旅游潜力,应对云贵川入境旅游时空演变的特征、影响因素进行充分分析,提出云贵川入境旅游优化发展的策略。在对入境旅游时空演变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后,提出指导入境旅游时空演变研究所需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比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及经验,笔者从三个角度对云贵川入境旅游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分别为时间角度、以及目的地和客源地两个空间角度。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云贵川16个主要客源地之间的年际集中性差别较大,且入境客流整体历年波动程度呈增长趋势;从目的地空间角度来看,入境客流主要集中在云南和四川两省,区域内部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但相对差异有缩小的趋势;从客源空间角度来看,云贵川入境客源略显分散,但分散程度并不严重,与全国相比而言,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客源前往云贵川旅游的意愿较强。为清楚的说明云贵川入境旅游时空演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运用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云贵川的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地的人口、经济联系程度以及突发事件对云贵入境旅游的时空演变的影响较为显著。通过前文的分析,结合云贵川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云贵川入境旅游优化发展的策略,首先明确了云贵川入境旅游优化发展的4个目标: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入境旅游经济稳步增长,入境旅游综合效益显著提升以及提高国际知名度;其次,根据目标制定了4个实现路径:改善入境旅游要素的有效供给、提高入境旅游的有效需求、客源市场细分与目的地定位、构建无障碍旅游区;最后,根据目标和路径提出了7个对策:坚持旅游业战略地位补贵州短板;提升旅游配套设施的软、硬实力;成立入境旅游区域合作组织;打造区域入境旅游品牌;提升经济实力、密切经济联系;针对目标市场进行多样化营销;构建平安稳定的入境旅游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592.7;F125
【图文】: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入境旅游,云贵川,外汇收入,年际变化


3.1 入境旅游的时间演变特征分析3.1.1 入境旅游发展的演变阶段划分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作为旅游业重要板块的入境旅游开始在国内悄然兴起,云贵川入境旅游便开始于 1980 年前后,并逐渐发展壮大。依据 1983 到 2016 年《云南统计年鉴》、《贵州统计年鉴》、《四川统计年鉴》及云贵川三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公布的三省区入境旅游情况,收集到云贵川三省入境旅游人次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数据,为保证数据起始时间的一致性,选取 1980 年到 2016 年云贵川三省入境旅游人次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数据,对入境旅游发展的演变阶段进行划分,并做出图 3-1。从图 3-1 不难看出,不仅是从入境旅游人次还是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来看,云贵川入境旅游发展呈总体上升态势。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大体可将云贵川入境旅游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云贵川,入境旅游,年际,客源


原始数据来源于 2001-2016 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图 3-2 2000-2015 年云贵川入境旅游客源年际集中指数图图 3-2 显示了云贵川入境旅游客源年际集中指数具有较大差异,从年际集指数最高的台湾 20.08 到最低的新加坡 0.71 之间不等,具有较大差异的一个主原因是,在云贵川入境旅游中相对于其他客源国港澳台客流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以台湾为例,赴云贵川的台湾客流从 2000 年的 49.9 万人次剧增到 2015 年的 1万人次,而 2015 年贵州入境旅游总人次仅为 110.19 万人次,较大的基数导致每年增量也相对较大。根据年际集中指数,可将 16 个客源地分成三个层次,一层为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美国、韩国和澳门,这 6 个客源地年际集中数均在 3 以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客流波动较小,且客流量较为集中;第二层为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这 6 个客源地的年际集中指数3-5 之间,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客流量具有较大的波动,对云贵川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燕;何伦志;韩洪凌;王友文;;基于Theil指数的新疆入境旅游经济时空差异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2 冯学钢;黄和平;邱建辉;;我国入境旅游流季节性特征及其时空演变研究——基于22个热点旅游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5年06期

3 薛华菊;马耀峰;黄毅;方成江;杜丹;;区域入境旅游流质量时空演变及特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06期

4 王凯;易静;李皓;;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的时空差异演变分析:1991—2010[J];人文地理;2014年01期

5 张珊;;海南岛入境旅游经济市域空间时空分异特征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01期

6 付业勤;杨文森;郑向敏;;福建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化与影响因素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7 李景初;;河南省入境旅游市场时空演变特征研究[J];商业时代;2013年33期

8 宋婷;马耀峰;;“九五”以来中部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时空演变研究[J];河南科学;2013年09期

9 刘柳;赵媛;白晓刚;;江苏省入境旅游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3年03期

10 孙红宁;宋保平;;济南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时空动态演变研究[J];山东科学;2013年04期



本文编号:2744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44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c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