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重庆市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9 17:20
【摘要】:2015年8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文中提出“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的战略部署,2016年7月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文中提出“到2020年,创建1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打造10大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建成100个特色旅游镇,1000个特色旅游村,年接待游客达1.7亿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超过800亿元,吸纳100万农民就业。”的发展目标。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极其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因为乡村旅游不仅是旅游产业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还是一项惠民富民的民生产业。重庆市武隆区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块金字招牌的地区,近年来,武隆区政府大力培育和扶持乡村旅游的发展。2014年武隆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2016年武隆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量高达620万人次,收入突破10亿元。武隆区乡村旅游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行为能否有效发挥,然而,武隆区政府在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中,由于对自身行为定位不够清晰,行为存在着偏差。因此,深入研究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从界定乡村旅游、地方政府行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等相关核心概念入手,借鉴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政府职能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进行定位,再结合调查研究法对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进行分析,指出政府的积极行为表现和行为失当表现及带来的影响,剖析行为失当的原因,最后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法,通过借鉴国内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成功经验,提出优化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第1章:导论。主要任务是把握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明确研究思路和方法,提出研究的创新点。第2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主要对乡村旅游、地方政府行为以及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的概念与外延进行界定,引入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政府职能理论,为本文奠定理论基础。第3章:政府行为定位。首先简单介绍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现状,再以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历程回顾为载体梳理各阶段中的政府行为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角色进行定位。第4章:政府行为分析。通过对三个乡村旅游示范点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积极表现和行为失当表现及带来的影响,剖析行为失当的原因。第5章:对策建议。借鉴国内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的成功经验,提出优化重庆市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第6章:结论及展望。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本文的对策建议:一是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规、编制科学的发展规划、建立宽松的财政扶持机制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二是理顺乡村旅游管理体制、规范行业准入标准制度、强化行业服务标准体系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三是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培育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加大乡村旅游营销推广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四是通过协调相关利益、维护生态环境建构相关利益协调机制。本文以武隆区政府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以武隆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的载体,对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进行探讨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在优化重庆市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上还不够系统;二是在对重庆市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方面资料收集还不够全面。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30;F327;F592.7
【图文】:

武隆,旅游资源评价


第 3 章 重庆市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定位第 3 章 重庆市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定位本章首先对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简单的介绍,再以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历程回顾为载体梳理政府行为的变迁,总结得出武隆区政府在引导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3.1 重庆市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武隆区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地处乌江下游,在武陵山与大娄山结合部,自古有“渝黔门户”之称,境内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著名旅游景区(点),生态优良,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图 3-1 为武隆区旅游资源评价图。

武隆,区道,交通区位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 扎实的硬件条件基础武隆区位独特,交通便捷,距离重庆主城 137 公里,大约 1.5 小时车程。境内 391 国道、渝湘高速公路、渝怀铁路横贯全境,乌江巷道连接东西。2016 年武隆区交通完成投资 76.3 亿元,南涪铁路、涪南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正在启动仙女山机场前期工作,武隆区水陆空铁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如图 3-3 所示。水利完成投资 32.7 亿元,乡镇场镇标准化水厂也已全面覆盖,在电网升级和农村电网改造上,已有 26 个乡镇 4G 网络全覆盖、186 个行政村光纤通达①,交通、水利、通讯的扎实硬件基础为武隆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规划图,乡村旅游,武隆,规划图


品味不高、由于规划滞后乡村旅游经营粗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题。因此,武隆区政府在引导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四决策者、监督管理者、服务提供者、利益协调者。略决策者015 年 8 月由县旅游局牵头编制了《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5是对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战略性指导规划,还是武隆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指南和行动纲领。该规划中将武隆区乡村旅游分为“一心八片百点”,目的是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乡镇按照““一家一艺”的特点,深入推进乡村旅游的个性化、差异化、其中一心是指乡村旅游统筹发展综合服务中心;八片包括:“仙野人”“休养人家”“林海人家”“秘境人家”“民族人家”“佛缘人家”片区;百点是指 100 个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示范村镇、点项目,如图 3-6 所示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卫;黄杜佳;;低碳乡村旅游驱动“美丽乡村”建设[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5年04期

2 杨春;;基于多产联动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J];农业经济;2015年07期

3 张瑞英;席建超;葛全胜;;乡村旅游农户可再生能源使用行为选择模型研究——基于六盘山生态旅游区的案例实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12期

4 张一;邱洁威;邵林涛;崔建周;孟祥丰;;乡村旅游拉力动机的结构及旅游者类型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10期

5 葛晓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09期

6 佟玉权;孙欢;;“搭台”抑或“唱戏”——论民俗旅游节庆开发中的政府角色[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7 徐艳晴;;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再审视:基于文献分析的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12期

8 刘强;;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形象塑造探究——以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生态旅游区为例[J];农业经济;2013年10期

9 陈如霞;;乡村旅游与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王国强;;政府主导下的安徽旅游经济发展思路探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池康;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任能;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王海洋;新宾县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3 蓝中健;乡村旅游发展政府行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4 蔡慧;地方政府如何运用产业政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D];苏州大学;2010年

5 崔林;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62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62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8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