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30;F327;F592.7
【图文】:
第 3 章 重庆市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定位第 3 章 重庆市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定位本章首先对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简单的介绍,再以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历程回顾为载体梳理政府行为的变迁,总结得出武隆区政府在引导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3.1 重庆市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武隆区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地处乌江下游,在武陵山与大娄山结合部,自古有“渝黔门户”之称,境内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著名旅游景区(点),生态优良,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图 3-1 为武隆区旅游资源评价图。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 扎实的硬件条件基础武隆区位独特,交通便捷,距离重庆主城 137 公里,大约 1.5 小时车程。境内 391 国道、渝湘高速公路、渝怀铁路横贯全境,乌江巷道连接东西。2016 年武隆区交通完成投资 76.3 亿元,南涪铁路、涪南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正在启动仙女山机场前期工作,武隆区水陆空铁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如图 3-3 所示。水利完成投资 32.7 亿元,乡镇场镇标准化水厂也已全面覆盖,在电网升级和农村电网改造上,已有 26 个乡镇 4G 网络全覆盖、186 个行政村光纤通达①,交通、水利、通讯的扎实硬件基础为武隆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品味不高、由于规划滞后乡村旅游经营粗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题。因此,武隆区政府在引导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四决策者、监督管理者、服务提供者、利益协调者。略决策者015 年 8 月由县旅游局牵头编制了《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5是对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战略性指导规划,还是武隆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指南和行动纲领。该规划中将武隆区乡村旅游分为“一心八片百点”,目的是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乡镇按照““一家一艺”的特点,深入推进乡村旅游的个性化、差异化、其中一心是指乡村旅游统筹发展综合服务中心;八片包括:“仙野人”“休养人家”“林海人家”“秘境人家”“民族人家”“佛缘人家”片区;百点是指 100 个武隆区乡村旅游发展示范村镇、点项目,如图 3-6 所示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卫;黄杜佳;;低碳乡村旅游驱动“美丽乡村”建设[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5年04期
2 杨春;;基于多产联动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J];农业经济;2015年07期
3 张瑞英;席建超;葛全胜;;乡村旅游农户可再生能源使用行为选择模型研究——基于六盘山生态旅游区的案例实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12期
4 张一;邱洁威;邵林涛;崔建周;孟祥丰;;乡村旅游拉力动机的结构及旅游者类型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10期
5 葛晓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09期
6 佟玉权;孙欢;;“搭台”抑或“唱戏”——论民俗旅游节庆开发中的政府角色[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7 徐艳晴;;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再审视:基于文献分析的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12期
8 刘强;;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形象塑造探究——以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生态旅游区为例[J];农业经济;2013年10期
9 陈如霞;;乡村旅游与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王国强;;政府主导下的安徽旅游经济发展思路探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池康;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任能;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王海洋;新宾县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3 蓝中健;乡村旅游发展政府行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4 蔡慧;地方政府如何运用产业政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D];苏州大学;2010年
5 崔林;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62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62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