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东部沿海旅游业发展的时间同步性与区域相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1 16:48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国家对旅游业的利好引导,旅游业的发展如日中天,尤其是2009年底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的发展如虎添翼,二十年来,我国的入境旅游发展和国内旅游发展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完成了两个“S型”成长周期,正在向第3个“S型”周期迈进。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三个经济带中最发达的地区,该区2008年累计接待入境客流量9622万人次,占全国接待客流量的74%;入境旅游收入328亿美元,占全国入境旅游收入的80.4%;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0.4亿人次,占全国接待客流量的60.1%;国内旅游收入6553亿元,占全国国内旅游收入的74.9%,东部沿海旅游经济止处在高速发展时期。随着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所呈现出来的自有规律特征逐渐显露,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以更好促进旅游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本研究在客观上揭示了东部沿海旅游发展的时间同步性与区域响应现象,为从动态过程认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 本研究是在计量经济学、旅游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系统论等理论的指导下,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3BJY0088)和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2010CXS030)的共同支持下,以东部沿海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为例,基于数据收集和文献整理,利用统计软件(Lotusl-2-3和Excle),通过深入综合分析研究,其研究内容和形成结论主要包括: (1)引入旅游业发展的时间同步性和区域响应的概念,并对其内涵、模型指标等进行了分析; (2)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东部沿海旅游发展增长趋势与全国旅游发展具有较高的同步性,波动周期“同涨同落”。依据客流量和旅游收入时间序列的变化,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增长各具有相同的趋势,旅游客流量(或旅游收入)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80以上环比增长率变化“同涨同落”,具有大致相同的波动周期,这说明各省区之间旅游发展具有时间同步性。 (3)基于经济学相关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时间同步性,东部沿海旅游发展的趋同性在经济学意义上表现为发展的时间同步性。影响旅游时间同步性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旅游业发展的融合性、本区经济的发展程度、政策的导向、中国经济的发展雄厚基础、重大旅游事件等。 (4)本研究依据划分阶段起点的基期值,划分各阶段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发展的起点:依据不同时段旅游增长倍数,划分各阶段入境旅游、国内旅游的发展速度;在动态过程中刻画了不同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态势,揭示了东部沿海各省区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响应。 (5)东部沿海各省区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发展的区域响应,主要是受东部沿海各个省区的交通区位与区域可达性、对外开放度及贸易联系度、资源丰度及高品位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本项研究的创新之处:首次提出旅游发展时间同步性和区域响应的概念,通过对东部沿海旅游发展的时间同步性和区域响应的实证研究,为旅游发展的群体动态比较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同时也揭示了旅游发展的宏观规律。
【学位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592.7
【部分图文】:

少海,区位


游客10.4亿人次,占全国接待客流量的60.1%;国内旅游收入6553亿元,占全国国内旅游收入的74.9%。从经济地域格局来看,包括了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3个中心,从北向南入境旅游发展形成“11一!”字形结构(如图1一1)。图1一!为、部洲少海区位图 F191一 1Location一 naPoftlleeaste一 1eoastal2.2时间同步性的概念及研究进展同步性(syllchrollicity)的概念,最早是由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提出来的,是指“两件或更多事件之间一种有意义的巧合”!’l。后来生理学和医学借鉴了这个概念,周青、王凤琴等[2],田蜻、袁建军[3j,陈泅林、林纯莹等l4],郑则广、陈荣昌l5]等利一学家做了相关研究,时间同步性还应用在地理系统。

客流量,入境旅游,增长率


第2章旅游业发展的时间同步性分析图2一l入境旅游客流量变化 F19.2一 1ChangesininboLlndtourist去汪苏今上海十浙三l千福建令广东入︵报叹平职酬仲鲤乙圈13匕41甘匕bl日匕匕]3日Ul日日之l甘日几1日日匕1日日匕之UUU之UU匕艺UU4之UU匕年份图2一2入境旅游客流量增长率 F19.2一 2Growthrateofinboundtoul·ist从图2一1可看出,入境客流量的增长趋势具有较高的时间同步性。以1993年和2003年为分界,可将东部沿海10省区客流量的增长划分为三个阶段:1984一1993年为平缓增长期,9年来客流量增长了2倍,年均增长率为10.巧%;1994一2003年为快速增长期,9年间客流量增长了2.41倍,年均增长率为12.19%(剔除2003年SARS危害的影响);2004一2008年是加速增长期,4年间客流量增长了近2倍

入境旅游,收入变化


F19.2一4Ixleo一11eg一owtlll·ateofi一lbot旧〔1toL一l·15111从图2一4可看出,入境旅游收入增长率的变化“1司涨同跌”,1987一1988年、1990一1991年、1995一1996年、1999一2001年和2004一2005年是五个“上涨期”,1989年、1994年、1998年和2003年囚受政治风波、严打事件、金融危机和SARS危害的影响,入境旅游收入的增长率有所“跌落”,入境旅游收入增长率的涨落变化,在某种程度土与客流量的变化同步。这说明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自然灾苦,不仅影响到居民入境旅游客流量增长的i张落变化,}司时也形响全lJ入境旅游收入增民率的涨落变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刚,孙永刚;关于推进黑河市旅游业发展的思考[J];黑河学刊;1995年01期

2 纪焕祯;中阿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J];西亚非洲;1997年02期

3 杜宣新;;现代旅游教育制度初探[J];旅游研究与实践;1997年04期

4 田俊迁;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对民族关系的影响[J];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04期

5 王枂;罗清德;;发展广西旅游本科教育探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6 陈忠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大发展[J];天津经济;2005年02期

7 薛宝琪;李永文;;我国区域旅游合作进展及对中部旅游发展的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杨晨光;鄢斗;;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模式探讨[J];海南金融;2006年04期

9 邓衡;;混沌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刘晓芬;;关于我国农村旅游商品开发的思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传忠;旅游业辐射下的农村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魏敏;旅游业发展的政府行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3 王建勋;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刘彤;气象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谢园方;旅游业碳排放测度与碳减排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杨建翠;川西民族地区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2年

7 张颖;加州旅游业发展的历史考察(1960-1980)[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徐勇;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9 徐晗;旅游业发展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王云龙;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爱玲;山东省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2 张毓;东部沿海旅游业发展的时间同步性与区域相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莉;农家乐旅游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宋河有;基于全省旅游中心城市定位的郑州旅游业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5 吴青兰;旅游业产业地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文瑚霞;江西省旅游经济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庆博;基于城乡统筹的青岛环城游憩带建设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8 张慧杰;肯尼亚旅游业发展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孙凡;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岳明珠;旅游业发展中有限政府主导型模式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64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864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a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