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竹工艺文化及开发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3 06:07
   竹工艺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格特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它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并成为中华民族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竹工艺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传统竹工艺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代表之一。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弘扬传统竹工艺文化,恢复竹工艺文化应有的文化地位,并为现代开发利用竹工艺文化资源提供帮助,此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论文首先从竹工艺文化的概念切入,探讨竹工艺文化的特征,并简述竹工艺文化的发展。竹工艺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艺竹、用竹、尚竹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民俗文化、区域文化的集中代表,是使用文化和审美文化的完美统一。竹工艺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资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它萌芽于先秦,发展于汉、唐、宋,成熟于明清。表现为竹工艺种类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等。 竹工艺文化中的器物与技术是其赖以存在的物质依托和科技支撑,是本文阐述的重点。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造就了竹工艺器物的异彩纷呈,其可分为竹编、竹雕、竹建筑等几大类。竹编又可分为生活类和生产类,品种繁多,功能各异。竹雕通常分为书房用品和室内摆件用品,是竹工艺中的又一大类。此外,竹纸亦是竹工艺中的特色工艺。竹编、竹雕、竹纸等技术的传承与发展丰富了中国造物工艺的科技内涵。 挖掘竹工艺文化的精神内涵,阐述竹工艺文化的价值体现是本文的又一主要内容。文学作品中对竹器的吟咏、竹乐器使用中的礼乐特质和声乐特质、竹事发展、竹器使用中的民俗文化等内容,此中蕴含了丰富的竹工艺文化内涵。从最初简单而淳朴的用竹愉悦,到喜爱竹子冰雪不改其颜的自然天性,再到竹人格精神的全面升华,竹工艺文化的人文内涵日愈丰腴。国人性情、人伦天理、民风民俗一览无余。竹工艺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经济价值、科技价值、教育价值和传承价值等方面。其中,无形文化资源已成为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竹工艺文化开发利用的最大亮点和落脚点。 竹工艺文化开发利用的实质是文化资源的资本化、产业化,最终实现价值再现。文章最后分析我国竹工艺文化产业的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就竹工艺文化的产业开发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学位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J528.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竹工艺文化的概念与发展
    第一节 竹工艺文化概念及特征
        一、竹工艺文化概念
        二、竹工艺文化特征
    第二节 竹工艺文化的发展
        一、萌芽时期(先秦)
        二、发展时期(汉、唐、宋)
        三、成熟时期(明清)
第二章 竹工艺文化中的器物分类及其技术体现
    第一节 竹工艺文化中的器物分类
        一、竹编工艺
        二、竹雕工艺
        三、其它竹工艺
    第二节 竹工艺文化中的器物技术体现
        一、竹器分布与竹材采伐技术
        二、竹编技术
        三、竹雕技术
        四、其它技术
第三章 竹工艺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体现
    第一节 竹工艺文化的精神内涵
        一、竹工艺与文学
        二、竹工艺与音乐
        三、竹工艺与绘画
        四、竹工艺与民俗
    第二节 竹工艺文化的价值体现
        一、经济价值
        二、科技价值
        三、教育价值
        四、传承价值
第四章 竹工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 竹工艺文化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
        一、竹工艺文化资源分布现状
        二、竹工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第二节 竹工艺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开发缺乏创意
        二、保护与利用关系失调
        三、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
        四、文化内涵尚须挖掘
    第三节 开发利用竹工艺文化资源的对策
        一、举办竹文化节
        二、合理规划竹博园、竹工艺文化产业示范园
        三、适时宜地构建竹工艺文化博物馆
        四、竹制工艺旅游产品开发
        五、竹工艺文化资源的民俗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富德;张义丰;李群伟;;中国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2 李世东;颜容;;中国竹文化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金荷仙;彭镇华;王雁;华海镜;;竹子诗画[J];中国城市林业;2006年03期

4 王立;竹意象的产生及文化内蕴[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年01期

5 卢芳;;试论民间艺术在当前环境下的生存与发展[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崔惠华;为传统民间工艺寻求保护和发展空间[J];中国博物馆;2004年01期

7 王乾;;《竹谱》和我国早期竹文化[J];古今农业;1988年01期

8 王子今;;河西地区汉代文物资料中有关“竹”的信息[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9 张齐生;我国竹类资源利用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J];广西节能;2003年04期

10 王平;南方少数民族竹崇拜的起源及特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邱尔发;我国南方城市竹子绿化及其竹种选择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2 赵云川;日本工艺文化与日本现代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方滨;竹材的绿色设计概念[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2 陈祖建;竹木家具的开发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3 童子麟;锦竹的系统定位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4 童茜;竹文化在环境艺术中的运用与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5 黄雪英;闽西文化资源开发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郝志刚;竹子在杭州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谢瑞霞;传统竹文化在盆景方面的诠释及竹盆景的设计[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81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881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3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