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艺术之花—都锦生织锦艺术探析
发布时间:2021-01-04 08:42
都锦生织锦是我国传统丝织工艺史上的一道独特风景,它把传统工艺和时代科技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开辟了民族织锦业发展的新方向,是我国近代织锦工艺最高水平的代表。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都锦生织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具有色彩繁富、构图精致、纹样丰富、寓意深刻的完美艺术形式,更有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和浓郁的东方艺术色彩。其在现代社会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非常值得研究和发扬。本文共分四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都锦生织锦概述。本章主要结合民国时期的档案、报纸、期刊、政府报告等文献资料,对都锦生织锦加以概述。从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精致复杂的工艺及丰富独特的产品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加深对都锦生织锦这一传统品种的了解。第二部分:都锦生织锦艺术分析。结合流传至今的都锦生织锦代表性作品,对其在配色、构图、题材等各方面的艺术特色;西湖文化、民俗文化、东方文化内涵;历史文化、审美教化、现实应用等诸方面的内蕴价值展开深入剖析,点明都锦生织锦高超的艺术成就。第三部分:都锦生织锦艺术的成就。从工艺手法、表现特点、作品风格及营销宣传等几个方面入手,对都锦生织锦开创的全新艺术领域,及其在我国织锦工艺史...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九溪十八涧》;图片来源:1930年杭州都锦生丝织厂美术样本(1921年作品)
题材遍及国内各地。都锦生风景织锦的题材不单局限在国内,国外景色也常有表现,如1930年的《杭州都锦生丝织厂美术样本》中就有“美国黄石公园”与加拿大“拿加拉瀑布”的图片(即尼亚拉加大瀑布,如图1.4.1),足见其开阔的世界眼光。图1.4.1《拿加拉瀑布》;图片来源:1930年杭州都锦生丝织厂美术样本(20世纪20年代作品)都锦生风景织锦的最大特点是以照片织作而成,是对自己摄影艺术的艺术再加工,因而更具有艺术创作性和审美感。现代都锦生风景织锦,除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外,更秉承了其一贯的开放气概,不断为世界各地旅游景点设计风景图片,并将题材扩展到了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①袁宣萍.西湖织锦[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5:51
洞笱?妒垦?宦畚亩?揭帐踔?ā?冀跎??跻帐跆轿?都锦生织锦配色方面的成就,以五彩织锦《五伦图》(如图2.1.1)最具代表性。画面以昂首傲立的两只艳美孔雀和一对引颈高歌的仙鹤为主体;画幅右侧是一株绿叶葱葱、挺拔耸立的劲松;两只白色的流莺正恬然的伫立在绿叶中,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它的踪迹;画面左下方则是两对依偎在一起的亲密鸳鸯和鹊鸽;整幅画面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活泼可爱的和谐景象。画中充满了大量的红、绿、黄等暖色彩,配以黑、白、灰等调和色,显得色彩富丽、浓艳可爱,极富生机,充分表现了全、真、美的美学观念,给人一种丰满、温馨的印象,具有很强的装饰感。无论在设色、构图还是技法上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可以说是都锦生织锦美学风格的代表之作。图2.1.1《五伦图》;图片来源:都锦生织锦博物馆(20世纪30年代作品)总之,都锦生织锦的配色技艺,既体现出了传统织物所缺乏的强烈冲击力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价值[J]. 徐晓琴. 艺术教育. 2010(02)
[2]老字号“非遗”的特点与保护[J]. 王成荣. 时代经贸. 2009(08)
[3]从浙江甲种工业学校看我国近代染织教育[J]. 袁宣萍. 丝绸. 2009(05)
[4]论发展创意产业[J]. 顾德山. 江海纵横. 2008(02)
[5]中国古代织锦的技术特征和艺术特征[J]. 周赳,吴文正. 纺织学报. 2008(03)
[6]像景织物的起源与流布[J]. 袁宣萍. 丝绸. 2007(08)
[7]中国民族织锦的传承与发展[J]. 黄修忠. 四川丝绸. 2006(01)
[8]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文化积淀、世界视野——都锦生及其品牌的个案分析[J]. 李冈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06)
[9]像景品种的发展及其设计特点[J]. 王露芳.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2(02)
[10]东方艺术之花——杭州织锦起源及发展[J]. 陈光熙,周雅卫. 今日浙江. 2001(15)
硕士论文
[1]南京云锦的宫廷图案研究[D]. 周苏.扬州大学 2009
[2]论南京云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D]. 周海燕.东南大学 2006
[3]传统云锦工艺的现状分析和设计开发[D]. 郭晓燕.江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56491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九溪十八涧》;图片来源:1930年杭州都锦生丝织厂美术样本(1921年作品)
题材遍及国内各地。都锦生风景织锦的题材不单局限在国内,国外景色也常有表现,如1930年的《杭州都锦生丝织厂美术样本》中就有“美国黄石公园”与加拿大“拿加拉瀑布”的图片(即尼亚拉加大瀑布,如图1.4.1),足见其开阔的世界眼光。图1.4.1《拿加拉瀑布》;图片来源:1930年杭州都锦生丝织厂美术样本(20世纪20年代作品)都锦生风景织锦的最大特点是以照片织作而成,是对自己摄影艺术的艺术再加工,因而更具有艺术创作性和审美感。现代都锦生风景织锦,除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外,更秉承了其一贯的开放气概,不断为世界各地旅游景点设计风景图片,并将题材扩展到了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①袁宣萍.西湖织锦[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5:51
洞笱?妒垦?宦畚亩?揭帐踔?ā?冀跎??跻帐跆轿?都锦生织锦配色方面的成就,以五彩织锦《五伦图》(如图2.1.1)最具代表性。画面以昂首傲立的两只艳美孔雀和一对引颈高歌的仙鹤为主体;画幅右侧是一株绿叶葱葱、挺拔耸立的劲松;两只白色的流莺正恬然的伫立在绿叶中,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它的踪迹;画面左下方则是两对依偎在一起的亲密鸳鸯和鹊鸽;整幅画面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活泼可爱的和谐景象。画中充满了大量的红、绿、黄等暖色彩,配以黑、白、灰等调和色,显得色彩富丽、浓艳可爱,极富生机,充分表现了全、真、美的美学观念,给人一种丰满、温馨的印象,具有很强的装饰感。无论在设色、构图还是技法上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可以说是都锦生织锦美学风格的代表之作。图2.1.1《五伦图》;图片来源:都锦生织锦博物馆(20世纪30年代作品)总之,都锦生织锦的配色技艺,既体现出了传统织物所缺乏的强烈冲击力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价值[J]. 徐晓琴. 艺术教育. 2010(02)
[2]老字号“非遗”的特点与保护[J]. 王成荣. 时代经贸. 2009(08)
[3]从浙江甲种工业学校看我国近代染织教育[J]. 袁宣萍. 丝绸. 2009(05)
[4]论发展创意产业[J]. 顾德山. 江海纵横. 2008(02)
[5]中国古代织锦的技术特征和艺术特征[J]. 周赳,吴文正. 纺织学报. 2008(03)
[6]像景织物的起源与流布[J]. 袁宣萍. 丝绸. 2007(08)
[7]中国民族织锦的传承与发展[J]. 黄修忠. 四川丝绸. 2006(01)
[8]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文化积淀、世界视野——都锦生及其品牌的个案分析[J]. 李冈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06)
[9]像景品种的发展及其设计特点[J]. 王露芳.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2(02)
[10]东方艺术之花——杭州织锦起源及发展[J]. 陈光熙,周雅卫. 今日浙江. 2001(15)
硕士论文
[1]南京云锦的宫廷图案研究[D]. 周苏.扬州大学 2009
[2]论南京云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D]. 周海燕.东南大学 2006
[3]传统云锦工艺的现状分析和设计开发[D]. 郭晓燕.江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564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956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