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遗产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0 04:51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延边地区的朝鲜族传统村落也面临着渐趋消失的危机。因此,加强传统村落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构建符合地域和民族实际的传统村落遗产评价体系是进行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性工作。鉴于此,以国家层面的《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为基础,建构一个契合延边地域和朝鲜族传统村落保护实际的传统村落遗产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推动朝鲜族传统村落遗产的保护。论文以吉林省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构建朝鲜族传统村落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目的,主要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明确了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同时就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简要概括了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确立了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部分在简述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形成的环境背景和历史演变基础上,对目前保护较好11个传统村落进行广泛和深入调研,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以白龙村和水南村两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例,从村落传统建筑、村落选址和格局进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方面分析了朝鲜族传统村落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并从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两方面阐述了朝鲜族传统村落遗产的综合价值。第四部分是论文... 

【文章来源】:吉林建筑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遗产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延边区域图

特色文化,延边地区,资源


名胜古迹繁多,文化积淀厚重。早在安图人”在此繁衍生息,也是新石器时代满族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龙兴之地”。历各代(或地方政权)的统治管辖,各族人民在成就。中国朝鲜族始于十七世纪的明末清初时越过图们江,鸭绿江,迁入中国的东北地区,心形成了成千上万人的朝鲜族聚居区域。移岛已形成的价值理念和宗教信仰等与我国东从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冲突,到相互融合,逐其生存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性相辅相依、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礼仪文化”、居住文化”、“语言文化”和“婚姻文化”,观),

图们江,村落,龙井,朝鲜


受前所未有的连年自然灾害,大批朝鲜饥民为、鸭绿两江北岸地区,掀起了一次移民浪潮。治(公元 1862-1874 年)初,朝鲜曾大饥,野延边龙井、图们、珲春等地)……伤惨已甚。”行了两百多年的封禁政策。1885 年清廷把图的地域划为朝鲜族专垦区[24],又设越垦局专管已允许朝鲜人在此垦荒种地。从而也就意味着视为合法。在该政策的鼓励下,原籍在咸镜道”和“朝鲜钟城——开山屯——龙井”等著名次向图们江北岸的图们地区、龙井地区迁移。平原为迁入当地的朝鲜族民众提供了十分有通河、嘎呀河、图们江畔、海兰江、绿道河等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朝鲜族传统村落特色及保护策略探析——以白龙村为例[J]. 韦宝畏,杨明星,许文芳.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9(03)
[2]图们江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评价体系构建初探[J]. 韦宝畏,韩暄,许文芳.  建筑与文化. 2019(02)
[3]人民性视角下的朝鲜族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探析[J]. 韦宝畏,穆佳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4]阜新地区蒙古族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及保护对策[J]. 韦宝畏,刘馨阳.  中华文化论坛. 2018(06)
[5]传统村落多维价值评价及遴选——以歙县35个传统村落为例[J]. 赵志远,姚本伦,陈晓华,储金龙.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7(05)
[6]基于城市设计视角的建筑遗产文化价值构成及评估[J]. 秦红岭.  中国名城. 2017(01)
[7]湖南省传统村落的评价体系研究[J]. 谭玲冲,龚曲艺,杜峰,彭力.  智能城市. 2016(07)
[8]辽宁省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研究——以葫芦岛市建昌县二道湾子蒙古族乡为个案[J]. 葫芦岛市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刘素素.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01)
[9]中国朝鲜族舞蹈的传统性及其特征[J]. 韩龙吉.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4(05)
[10]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J]. 胡燕,陈晟,曹玮,曹昌智.  城市发展研究. 2014(01)

硕士论文
[1]永安市传统古村落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 罗燕秋.福建农林大学 2018
[2]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吉林省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D]. 张浩.吉林建筑大学 2017
[3]延边朝鲜族民族村落景观评价研究[D]. 陈扬.东北林业大学 2017
[4]尤溪县桂峰村传统村落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和实证研究[D]. 柯堰尹.福建农林大学 2017
[5]海岛传统村落价值评价研究:舟山案例[D]. 段贝丽.浙江海洋大学 2016
[6]江西省级传统村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程明翔.江西师范大学 2016
[7]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 宋春梅.延边大学 2016
[8]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研究[D]. 梁水兰.昆明理工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68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968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4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