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博物馆发展轨迹及方向探索
发布时间:2021-01-24 18:13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类教育博物馆的建设工作得到关注并取得一定成绩。通过分析教育博物馆的内涵、功能和特征,梳理我国教育博物馆建设事业独特的发展历程,对当前教育博物馆在建设类型、经费支持、理论研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进行探究。我国教育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要加大投资力度,发挥教育引领职能,要加强综合型、功能型教育博物馆的建设。
【文章来源】: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20,14(0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教育博物馆的内涵
二、我国教育博物馆发展建设历程
(一)20世纪早期清末民初教育博物馆的萌芽与迅速发展
(二)20世纪中后期教育家纪念馆、校史馆的建设
(三)21世纪以来各类教育博物馆的蓬勃发展
三、当前我国教育博物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一)存在问题
(二)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晚清时期教育博物馆的引入与发展——以天津教育品陈列馆为例[J]. 李军.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5(03)
[2]晚清民国时期对博物馆教育功能的认识[J]. 李军. 东南文化. 2014(01)
[3]我国教育博物馆的发展概况及其对中国民办教育博物馆建设的启示[J]. 张春月.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3(05)
[4]由“集新”到“集旧”:中国近代博物馆的一个演进趋向[J]. 李飞. 东南文化. 2013(02)
[5]高校建设校史馆是历史必然[J]. 沈峻岭. 云南档案. 2009(03)
[6]论校史馆与校史馆建设[J]. 朱明宝.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11)
[7]天津日本教育博物馆寻踪[J]. 涂晓原. 中国博物馆. 2002(03)
[8]博物馆藏品的意义:社会行为的物化[J]. 宋向光. 中国博物馆. 1997(03)
硕士论文
[1]教育博物馆研究[D]. 张颖.南京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97698
【文章来源】: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20,14(0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教育博物馆的内涵
二、我国教育博物馆发展建设历程
(一)20世纪早期清末民初教育博物馆的萌芽与迅速发展
(二)20世纪中后期教育家纪念馆、校史馆的建设
(三)21世纪以来各类教育博物馆的蓬勃发展
三、当前我国教育博物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一)存在问题
(二)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晚清时期教育博物馆的引入与发展——以天津教育品陈列馆为例[J]. 李军.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5(03)
[2]晚清民国时期对博物馆教育功能的认识[J]. 李军. 东南文化. 2014(01)
[3]我国教育博物馆的发展概况及其对中国民办教育博物馆建设的启示[J]. 张春月.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3(05)
[4]由“集新”到“集旧”:中国近代博物馆的一个演进趋向[J]. 李飞. 东南文化. 2013(02)
[5]高校建设校史馆是历史必然[J]. 沈峻岭. 云南档案. 2009(03)
[6]论校史馆与校史馆建设[J]. 朱明宝.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11)
[7]天津日本教育博物馆寻踪[J]. 涂晓原. 中国博物馆. 2002(03)
[8]博物馆藏品的意义:社会行为的物化[J]. 宋向光. 中国博物馆. 1997(03)
硕士论文
[1]教育博物馆研究[D]. 张颖.南京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97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997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