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陶瓷耕织图装饰题材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4 12:06
自古稼穑蚕桑乃立国之本,为君为政者无不期盼四时和顺、五谷丰收、社稷安宁。耕织生产之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意义举足轻重,因宣扬农耕桑织的教化需要,大量与耕织有关的艺术品应运而生,陶瓷耕织图即是其中重要的一类,它不仅体现着中国耕织文化精髓,亦深刻折射着社会审美文化潮流。耕织图作为瓷器装饰题材始见于康熙朝,是清代统治者利用陶瓷绘画载体存教化、助人伦、为政治服务的功能性产物,成为宣传农业知识、推广农业生产技术的一种新的劝农形式。本文是以清代陶瓷耕织图装饰题材为研究对象,结合清代瓷器文献档案记载、馆藏图片资料信息以及相关理论依据,运用文献分析和图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展开论述。首先对清代陶瓷耕织图的发展概况进行探讨认识,进而对其装饰题材的演变作以分析,再对工艺手法特点进行全面梳理,最后揭示其所体现出的思想内涵——希望、收获、感恩。可以看出清代陶瓷耕织图装饰题材在劝课农桑、传播教化的表象之下,其所指文化精神层面上的指示性则更为重要。
【文章来源】: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康熙五彩耕织图瓶局部
对于伊龄阿进贡的这套“御制耕织全图瓷片册页”,属于哪种彩绘工艺,笔者联系故宫博物院藏的乾隆书折式御题诗墨彩耕织图瓷板,根据清宫文献以及传世品,经过多方比对,确定伊龄阿于乾隆三十六年十一月初九日进贡的御制耕织全图瓷片册页系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书折式御题诗墨彩耕织图瓷板。墨彩以督陶官进贡为主,乾隆朝墨彩以进贡最佳,最为精湛的为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全德进贡的先刻后填墨的御制诗洋彩棉花图册页。据《清宫瓷器档案全集》统计,道光朝的人物纹饰有“耕织全图”,但至今未见道光朝有“耕织全图”的瓷器传世,唯见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的道光粉彩耕织图鹿头尊是本朝一器之上着绘耕织图幅最多的瓷器。《清代官窑瓷器史》中有“德顺进贡耕织图茶盖碗”的记载,24盖碗是本朝常见的碗式,且道光皇帝情有独钟,多有传办,更为有趣的是当盖碗尚未解京时,就先令造办处做好锦盒备用,痴迷程度可见一斑。如:“旨将:匣里屉板或糊蓝绫黄绫蓝杭细俱可其囊先不必糊 俟盖碗来时在糊图 3 康熙五彩耕织图盘 局部织部第十八图“络丝”图 4 乾隆墨彩书折式御题诗耕织图瓷板耕部第十九图“簏”图 5 康熙五彩耕织图瓶织部第六图“分箔”
对于伊龄阿进贡的这套“御制耕织全图瓷片册页”,属于哪种彩绘工艺,笔者联系故宫博物院藏的乾隆书折式御题诗墨彩耕织图瓷板,根据清宫文献以及传世品,经过多方比对,确定伊龄阿于乾隆三十六年十一月初九日进贡的御制耕织全图瓷片册页系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书折式御题诗墨彩耕织图瓷板。墨彩以督陶官进贡为主,乾隆朝墨彩以进贡最佳,最为精湛的为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全德进贡的先刻后填墨的御制诗洋彩棉花图册页。据《清宫瓷器档案全集》统计,道光朝的人物纹饰有“耕织全图”,但至今未见道光朝有“耕织全图”的瓷器传世,唯见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的道光粉彩耕织图鹿头尊是本朝一器之上着绘耕织图幅最多的瓷器。《清代官窑瓷器史》中有“德顺进贡耕织图茶盖碗”的记载,24盖碗是本朝常见的碗式,且道光皇帝情有独钟,多有传办,更为有趣的是当盖碗尚未解京时,就先令造办处做好锦盒备用,痴迷程度可见一斑。如:“旨将:匣里屉板或糊蓝绫黄绫蓝杭细俱可其囊先不必糊 俟盖碗来时在糊图 3 康熙五彩耕织图盘 局部织部第十八图“络丝”图 4 乾隆墨彩书折式御题诗耕织图瓷板耕部第十九图“簏”图 5 康熙五彩耕织图瓶织部第六图“分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继承与创新——古籍中农事图绘制手法探析[J]. 王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2]清代救灾与社会经济变化关系研究[J]. 董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11)
[3]农神崇拜与社会信仰:以明清时期的八蜡庙为对象的历史考察[J]. 刘宇,郑民德. 农业考古. 2014(01)
[4]论清代《耕织图》瓷器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J]. 占馨予. 中国陶瓷. 2012(11)
[5]论传统社会的母子关系及母教问题[J]. 黄永佳. 江汉论坛. 2011(01)
[6]清代农学诗刍议[J]. 李志国. 文教资料. 2011(02)
[7]清代瓷器上的耕织图[J]. 卢侃. 收藏. 2010(12)
[8]明清印刷书籍成本、价格及其商品价值的研究[J]. 周启荣.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 2009(09)
[9]儒家宗法、孝悌的道统观念及其生演[J]. 陈俊荣.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10]耕云织春为雨忙——康熙五彩《耕织图》瓷盘鉴赏[J]. 梅田. 艺术市场. 2008(04)
博士论文
[1]清代官窑瓷器的装饰特色及文化传承研究[D]. 刘庆.南开大学 2014
[2]儒家教化思想研究[D]. 刘华荣.兰州大学 2014
[3]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 刘方玲.南开大学 2010
[4]传教士影响下明清人物画风之嬗变[D]. 张见.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8
[5]清宫瓷胎画珐琅的艺术及历史研究:1716-1789[D]. 周思中.清华大学 2006
[6]后稷传说与稷祀文化研究[D]. 曹书杰.东北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清代前期文化政策研究[D]. 王元冬.青岛大学 2013
[2]浅论清初在京畿地区的圈地[D]. 冯秦源.首都师范大学 2013
[3]论康熙年间官民窑青花人物的对比研究[D]. 周志雯.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3
[4]雍正题句珐琅彩瓷的图文关系研究[D]. 陈沛捷.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2
[5]晚明清初景德镇瓷器渔樵耕读纹研究[D]. 徐亮.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1
[6]《耕织图》的发展及影响研究[D]. 程玉艳.南京农业大学 2009
[7]康熙年间江南地区社会教化研究[D]. 田张霞.南京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47066
【文章来源】: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康熙五彩耕织图瓶局部
对于伊龄阿进贡的这套“御制耕织全图瓷片册页”,属于哪种彩绘工艺,笔者联系故宫博物院藏的乾隆书折式御题诗墨彩耕织图瓷板,根据清宫文献以及传世品,经过多方比对,确定伊龄阿于乾隆三十六年十一月初九日进贡的御制耕织全图瓷片册页系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书折式御题诗墨彩耕织图瓷板。墨彩以督陶官进贡为主,乾隆朝墨彩以进贡最佳,最为精湛的为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全德进贡的先刻后填墨的御制诗洋彩棉花图册页。据《清宫瓷器档案全集》统计,道光朝的人物纹饰有“耕织全图”,但至今未见道光朝有“耕织全图”的瓷器传世,唯见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的道光粉彩耕织图鹿头尊是本朝一器之上着绘耕织图幅最多的瓷器。《清代官窑瓷器史》中有“德顺进贡耕织图茶盖碗”的记载,24盖碗是本朝常见的碗式,且道光皇帝情有独钟,多有传办,更为有趣的是当盖碗尚未解京时,就先令造办处做好锦盒备用,痴迷程度可见一斑。如:“旨将:匣里屉板或糊蓝绫黄绫蓝杭细俱可其囊先不必糊 俟盖碗来时在糊图 3 康熙五彩耕织图盘 局部织部第十八图“络丝”图 4 乾隆墨彩书折式御题诗耕织图瓷板耕部第十九图“簏”图 5 康熙五彩耕织图瓶织部第六图“分箔”
对于伊龄阿进贡的这套“御制耕织全图瓷片册页”,属于哪种彩绘工艺,笔者联系故宫博物院藏的乾隆书折式御题诗墨彩耕织图瓷板,根据清宫文献以及传世品,经过多方比对,确定伊龄阿于乾隆三十六年十一月初九日进贡的御制耕织全图瓷片册页系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书折式御题诗墨彩耕织图瓷板。墨彩以督陶官进贡为主,乾隆朝墨彩以进贡最佳,最为精湛的为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全德进贡的先刻后填墨的御制诗洋彩棉花图册页。据《清宫瓷器档案全集》统计,道光朝的人物纹饰有“耕织全图”,但至今未见道光朝有“耕织全图”的瓷器传世,唯见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的道光粉彩耕织图鹿头尊是本朝一器之上着绘耕织图幅最多的瓷器。《清代官窑瓷器史》中有“德顺进贡耕织图茶盖碗”的记载,24盖碗是本朝常见的碗式,且道光皇帝情有独钟,多有传办,更为有趣的是当盖碗尚未解京时,就先令造办处做好锦盒备用,痴迷程度可见一斑。如:“旨将:匣里屉板或糊蓝绫黄绫蓝杭细俱可其囊先不必糊 俟盖碗来时在糊图 3 康熙五彩耕织图盘 局部织部第十八图“络丝”图 4 乾隆墨彩书折式御题诗耕织图瓷板耕部第十九图“簏”图 5 康熙五彩耕织图瓶织部第六图“分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继承与创新——古籍中农事图绘制手法探析[J]. 王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2]清代救灾与社会经济变化关系研究[J]. 董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11)
[3]农神崇拜与社会信仰:以明清时期的八蜡庙为对象的历史考察[J]. 刘宇,郑民德. 农业考古. 2014(01)
[4]论清代《耕织图》瓷器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J]. 占馨予. 中国陶瓷. 2012(11)
[5]论传统社会的母子关系及母教问题[J]. 黄永佳. 江汉论坛. 2011(01)
[6]清代农学诗刍议[J]. 李志国. 文教资料. 2011(02)
[7]清代瓷器上的耕织图[J]. 卢侃. 收藏. 2010(12)
[8]明清印刷书籍成本、价格及其商品价值的研究[J]. 周启荣.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 2009(09)
[9]儒家宗法、孝悌的道统观念及其生演[J]. 陈俊荣.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10]耕云织春为雨忙——康熙五彩《耕织图》瓷盘鉴赏[J]. 梅田. 艺术市场. 2008(04)
博士论文
[1]清代官窑瓷器的装饰特色及文化传承研究[D]. 刘庆.南开大学 2014
[2]儒家教化思想研究[D]. 刘华荣.兰州大学 2014
[3]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 刘方玲.南开大学 2010
[4]传教士影响下明清人物画风之嬗变[D]. 张见.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8
[5]清宫瓷胎画珐琅的艺术及历史研究:1716-1789[D]. 周思中.清华大学 2006
[6]后稷传说与稷祀文化研究[D]. 曹书杰.东北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清代前期文化政策研究[D]. 王元冬.青岛大学 2013
[2]浅论清初在京畿地区的圈地[D]. 冯秦源.首都师范大学 2013
[3]论康熙年间官民窑青花人物的对比研究[D]. 周志雯.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3
[4]雍正题句珐琅彩瓷的图文关系研究[D]. 陈沛捷.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2
[5]晚明清初景德镇瓷器渔樵耕读纹研究[D]. 徐亮.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1
[6]《耕织图》的发展及影响研究[D]. 程玉艳.南京农业大学 2009
[7]康熙年间江南地区社会教化研究[D]. 田张霞.南京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47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247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