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态化防控与旅游业健康保障能力建设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影响与对策研究的健康新视角与新变革
发布时间:2022-08-02 19:10
确保生命健康既是旅游发展要坚守的底线,也是旅游业疫后振兴重塑的动力线。文本在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产生影响和冲击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如何全面提升旅游业健康保障能力,并提出疫后旅游业振兴重塑的对策建议。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大规模、跨国跨区域的旅游给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和机制建设带来巨大挑战,构建常态化防控机制和提升旅游业健康保障能力,不仅对疫后旅游业振兴有现实价值,而且对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也有重要意义。笔者提出从八个方面推进旅游业健康保障能力建设,以期通过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和提升旅游业健康保障能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冲击分析
(一)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旅游业带来全方位影响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旅游企业的冲击应引起高度重视
(三)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会带来全局性影响
(四)新冠肺炎疫情将给我国旅游业发展带来结构性变革
(五)新冠肺炎疫情不影响我国旅游业黄金发展期态势
二、旅游业健康保障能力建设提升路径
(一)加快完善旅游相关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制,提升防控保障能力
1. 加快构建跨部门、跨区域、跨国联防联控机制
2. 加快健全旅游系统的公共卫生监测预警机制
3. 创新旅游业常态化公共卫生防控信息机制
4. 创新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的配套机制
5. 研究旅游业如何实现疫后发展的振兴机制
(二)加快推进健康旅游教育,提升旅游者的健康素质能力
1. 加强健康旅游教育、引导健康旅游行为、提升健康旅游素养
2. 大力支持编制健康旅游教育的权威教材、科普读物、宣传材料和搭建健康信息平台
3. 加快建立并完善健康旅游科普专家库、健康旅游知识和资源库,构建健康旅游的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
4. 开展公共卫生防控和健康旅游防护知识技能培训
5. 将健康旅游教育纳入旅游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
6. 推动建立健全健康旅游监测和咨询服务体系
7. 鼓励各地编制健康旅游指南,开展健康旅游知识普及教育活动
8. 加强出入境游客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三)推进旅游企业和目的地健康保障能力建设,提升健康供给支撑能力
1. 加大旅游目的地健康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公共卫生防控和健康保障能力
2. 推进各类旅游企业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建立健全旅游企业和经营场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常态化应急管理机制
3. 制定实施旅游企业的健康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培训计划
4. 推进逐步建立健全旅游目的地环境和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疫情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
5. 推进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品牌创建
6. 探索推进旅游行业智慧化和“无接触服务”
(四)加快创新旅游者健康服务,提升医疗资源保障能力
1. 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旅游服务,促进重点人群健康旅游行动计划
2. 推进新技术在旅游防控和健康旅游中的应用
3. 创新发展健康旅游服务新业态
4. 积极发展健康旅游商业保险
5. 加强健康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五)加快发展健康旅游新业态,提升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能力
1. 支持加快健康旅游发展,加快培育健康旅游新业态
2. 大力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
3. 加快发展康复疗养旅游和高端医疗旅游
4. 加快健康旅游基地建设和打造健康旅游品牌
5. 加快壮大健康旅游产业
6. 推出防疫减压的健康旅游产品和绿色旅游产品
(六)加快健康旅游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升交叉学科创新能力
1. 加快培育旅游与健康相关领域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2. 加强与健康旅游相关领域跨学科研究
3. 支持鼓励旅游与卫生健康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和基地建设,推动构建国家健康旅游科技创新体系
4. 着力推进健康旅游相关重大技术应用突破
5. 支持开办健康旅游相关的学术刊物
(七)加快完善健康旅游政策和法规体系,提升统筹引领能力
1. 编制健康旅游发展相关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
2. 加快健全完善健康旅游相关法律法规
3. 研究制定健康旅游公共卫生防控标准和规范
4. 研究不同类型健康旅游服务机构标准
5. 加快研究完善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
6. 研究建立健康旅游发展部门协作机制
(八)加快推进健康旅游国际合作,提升全球协调联动能力
1. 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旅游组织等分享旅游业抗击疫情及健康旅游发展经验等相关方面的合作
2. 建立全球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世界各国出入境游客疫情信息共享与通报机制
3. 推进“一带一路”健康旅游合作
4. 充分发挥我国牵头组建的相关国际组织的作用,深入推进健康旅游国际合作
5. 完善出入境旅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出入境游客国际旅行健康服务保障
三、疫后旅游业振兴重塑的方向和重点
(一)更加注重发展国内旅游,激活巨大动能
(二)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全面提升效能
(三)加快推进旅游数字化革命,创新科技赋能
(四)旅游企业要精准运营,共享增效节能
(五)“双加”推进全域旅游,释放旅游产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 陈浩,吴锦仪,阮诗慧,孙源源. 亚太传统医药. 2019(02)
[2]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的形象感知研究——以福建平潭为例[J]. 张希,林立,杨昕.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10)
[3]口岸传染病防控要前伸后延[J]. 张彩玲,谭勇,郭枫,陆建新. 中国检验检疫. 2017 (05)
[4]健康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海南省为例[J]. 朱金悦. 科技广场. 2016(06)
本文编号:3669083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冲击分析
(一)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旅游业带来全方位影响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旅游企业的冲击应引起高度重视
(三)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会带来全局性影响
(四)新冠肺炎疫情将给我国旅游业发展带来结构性变革
(五)新冠肺炎疫情不影响我国旅游业黄金发展期态势
二、旅游业健康保障能力建设提升路径
(一)加快完善旅游相关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制,提升防控保障能力
1. 加快构建跨部门、跨区域、跨国联防联控机制
2. 加快健全旅游系统的公共卫生监测预警机制
3. 创新旅游业常态化公共卫生防控信息机制
4. 创新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的配套机制
5. 研究旅游业如何实现疫后发展的振兴机制
(二)加快推进健康旅游教育,提升旅游者的健康素质能力
1. 加强健康旅游教育、引导健康旅游行为、提升健康旅游素养
2. 大力支持编制健康旅游教育的权威教材、科普读物、宣传材料和搭建健康信息平台
3. 加快建立并完善健康旅游科普专家库、健康旅游知识和资源库,构建健康旅游的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
4. 开展公共卫生防控和健康旅游防护知识技能培训
5. 将健康旅游教育纳入旅游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
6. 推动建立健全健康旅游监测和咨询服务体系
7. 鼓励各地编制健康旅游指南,开展健康旅游知识普及教育活动
8. 加强出入境游客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三)推进旅游企业和目的地健康保障能力建设,提升健康供给支撑能力
1. 加大旅游目的地健康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公共卫生防控和健康保障能力
2. 推进各类旅游企业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建立健全旅游企业和经营场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常态化应急管理机制
3. 制定实施旅游企业的健康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培训计划
4. 推进逐步建立健全旅游目的地环境和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疫情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
5. 推进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品牌创建
6. 探索推进旅游行业智慧化和“无接触服务”
(四)加快创新旅游者健康服务,提升医疗资源保障能力
1. 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旅游服务,促进重点人群健康旅游行动计划
2. 推进新技术在旅游防控和健康旅游中的应用
3. 创新发展健康旅游服务新业态
4. 积极发展健康旅游商业保险
5. 加强健康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五)加快发展健康旅游新业态,提升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能力
1. 支持加快健康旅游发展,加快培育健康旅游新业态
2. 大力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
3. 加快发展康复疗养旅游和高端医疗旅游
4. 加快健康旅游基地建设和打造健康旅游品牌
5. 加快壮大健康旅游产业
6. 推出防疫减压的健康旅游产品和绿色旅游产品
(六)加快健康旅游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升交叉学科创新能力
1. 加快培育旅游与健康相关领域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2. 加强与健康旅游相关领域跨学科研究
3. 支持鼓励旅游与卫生健康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和基地建设,推动构建国家健康旅游科技创新体系
4. 着力推进健康旅游相关重大技术应用突破
5. 支持开办健康旅游相关的学术刊物
(七)加快完善健康旅游政策和法规体系,提升统筹引领能力
1. 编制健康旅游发展相关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
2. 加快健全完善健康旅游相关法律法规
3. 研究制定健康旅游公共卫生防控标准和规范
4. 研究不同类型健康旅游服务机构标准
5. 加快研究完善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
6. 研究建立健康旅游发展部门协作机制
(八)加快推进健康旅游国际合作,提升全球协调联动能力
1. 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旅游组织等分享旅游业抗击疫情及健康旅游发展经验等相关方面的合作
2. 建立全球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世界各国出入境游客疫情信息共享与通报机制
3. 推进“一带一路”健康旅游合作
4. 充分发挥我国牵头组建的相关国际组织的作用,深入推进健康旅游国际合作
5. 完善出入境旅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出入境游客国际旅行健康服务保障
三、疫后旅游业振兴重塑的方向和重点
(一)更加注重发展国内旅游,激活巨大动能
(二)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全面提升效能
(三)加快推进旅游数字化革命,创新科技赋能
(四)旅游企业要精准运营,共享增效节能
(五)“双加”推进全域旅游,释放旅游产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 陈浩,吴锦仪,阮诗慧,孙源源. 亚太传统医药. 2019(02)
[2]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的形象感知研究——以福建平潭为例[J]. 张希,林立,杨昕.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10)
[3]口岸传染病防控要前伸后延[J]. 张彩玲,谭勇,郭枫,陆建新. 中国检验检疫. 2017 (05)
[4]健康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海南省为例[J]. 朱金悦. 科技广场. 2016(06)
本文编号:3669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669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