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红色旅游发展问题研究——以平山县李家庄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4-02-23 17:02
随着旅游业的逐渐兴起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旅游来达到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目的。红色旅游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旅游方式,特点在于能让游客在参观游览和休闲娱乐的同时,通过对革命事迹的了解,达到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由于红色旅游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性质,我国各级政府对红色旅游高度关注,并给予大力支持,不仅满足了我国红色旅游的市场的需要,也提升了红色乡村的经济收入。李家庄村是中共中央统战部旧址所在地,红色历史悠久。2015年,为了充分发挥红色教育资源的功能,在中央统战部和省市的支持下,李家庄开始进行红色资源的开发。村庄以红色文化为中心,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对推动乡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村在红色旅游建设中既有普遍代表性,又独具特色。但当前的开发程度尚浅,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以李家庄村为例,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及其他村庄发展红色旅游的案例,加深了对乡村红色旅游开发方面的理解,了解到现今红色旅游方面的研究结果。通过跟村干部、村民交流,充分掌握李家庄村的基本情况、红色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的开发情况,将这些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分析现阶段乡村红色旅...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点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乡村旅游
2.1.2 红色旅游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旅游系统理论
3 乡村红色旅游开发的基本现状
3.1 选择李家庄村的缘由
3.2 李家庄概况
3.3 李家庄红色旅游开发情况
4 乡村红色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4.1 管理制度趋于形式化
4.2 缺乏科学规划
4.3 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滞后
4.4 缺乏宣传营销,乡村旅游知名度不高
4.5 缺乏专业人才,服务质量不规范
5 乡村红色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分析
5.1 管理机制不完善
5.2 规划纲要贯彻不到位
5.3 建设资金渠道少
5.4 宣传方式单一
5.5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6 乡村红色旅游开发的案例分析及启示
6.1 乡村红色旅游开发的案例
6.1.1 云南省昆明市丹桂村
6.1.2 桂林市龙胜县白面瑶寨
6.2 启示
7 乡村红色旅游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7.1 完善管理制度,促进机制建设
7.1.1 加强机构建设,强化政策落实
7.1.2 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7.1.3 创新奖惩方式
7.2 合理规划,强化旅游产品特色
7.2.1 科学规划乡村布局
7.2.2 发掘红色资源,打造特色产品
7.2.3 开展区域融合,打造旅游专线
7.3 加强生态保护,注意可容载量
7.4 吸引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7.5 重视宣传,提升旅游区知名度
7.6 强化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3907702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点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乡村旅游
2.1.2 红色旅游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旅游系统理论
3 乡村红色旅游开发的基本现状
3.1 选择李家庄村的缘由
3.2 李家庄概况
3.3 李家庄红色旅游开发情况
4 乡村红色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4.1 管理制度趋于形式化
4.2 缺乏科学规划
4.3 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滞后
4.4 缺乏宣传营销,乡村旅游知名度不高
4.5 缺乏专业人才,服务质量不规范
5 乡村红色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分析
5.1 管理机制不完善
5.2 规划纲要贯彻不到位
5.3 建设资金渠道少
5.4 宣传方式单一
5.5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6 乡村红色旅游开发的案例分析及启示
6.1 乡村红色旅游开发的案例
6.1.1 云南省昆明市丹桂村
6.1.2 桂林市龙胜县白面瑶寨
6.2 启示
7 乡村红色旅游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7.1 完善管理制度,促进机制建设
7.1.1 加强机构建设,强化政策落实
7.1.2 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7.1.3 创新奖惩方式
7.2 合理规划,强化旅游产品特色
7.2.1 科学规划乡村布局
7.2.2 发掘红色资源,打造特色产品
7.2.3 开展区域融合,打造旅游专线
7.3 加强生态保护,注意可容载量
7.4 吸引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7.5 重视宣传,提升旅游区知名度
7.6 强化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3907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907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