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乡村转型发展产业驱动机制:以盘锦乡村旅游为例

发布时间:2017-05-28 08:06

  本文关键词:乡村转型发展产业驱动机制:以盘锦乡村旅游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乡村转型发展是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乡村转型发展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众多,旅游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和生态环保的特征,通过旅游开发可以有效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空心村治理、农村剩余人口的就地安置、农民增收和农村空间重构。在乡村转型发展驱动机制研究成果系统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对旅游与乡村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分析了旅游驱动乡村转型发展的作用机理,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辽宁盘锦某乡村旅游规划案例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创新型乡村度假地产和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二种乡村旅游发展创新模式,识别了旅游驱动乡村转型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包括立足资源禀赋,结合时代需求,注重产业融合,加强城旅联动,重视用地平衡,加强生态环保,开发模式创新,重视公共参与。探索了旅游驱动乡村转型发展模式在东北地区乡村发展和区域发展中的可行性与未来前景,为全国其他类似乡村地区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关键词】乡村转型发展 旅游开发 旅游规划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驱动机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008)~~
【分类号】:F592.7;F327
【正文快照】: CHENG Zhe1,2,CAI Jian-ming1,CUI Li3,LIU Yan-sui1乡村转型发展(rur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在内涵上类似于国际上的乡村重构(rural restructuring),指的是工业化和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由于人口和社会经济等多要素重组和交互作用,以及参与者响应与调整而导致的农村地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玉图;王友绍;李楠;林立;宋晖;孙翠慈;吴梅林;崔海平;;基于PSR模型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以广东省为例[J];生态科学;2010年03期

2 龙花楼;邹健;;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转型发展[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花楼;;论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2期

2 龙花楼;邹健;李婷婷;刘彦随;;乡村转型发展特征评价及地域类型划分——以“苏南-陕北”样带为例[J];地理研究;2012年03期

3 陈晓华;;我国乡村转型的地理学研究——概念、背景、理论与内容[J];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4 戴世续;杨帆;周骏;;新时期乡规划的探索—以淳安县浪川乡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3年08期

5 姚少慧;孙妮;苗莉;于红兵;;惠州红树林保护区红树植物群落结构特征[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17期

6 李玉恒;陈聪;刘彦随;;中国城乡发展转型衡量及其类型——以环渤海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4年09期

7 昌亭;周生路;周华;陆春锋;;江苏省县域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驱动过程——以如皋市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4年05期

8 吴智刚;袁宇志;蒙金华;张正栋;张俊岭;;村镇区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与监测系统设计[J];广东农业科学;2014年18期

9 张晓荟;郭欣欣;张晓莹;;佳木斯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05期

10 罗小龙;许骁;;“十三五”时期乡村转型发展与规划应对[J];城市规划;201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仁洁;;结合自身资源的乡村转型发展之路——以昆山市锦溪镇祝家甸村庄环境整治规划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伟艳;城乡转型与农地非农化的互动关系[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许家伟;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与驱动机理[D];河南大学;2013年

3 朱凤凯;北京市郊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与功能演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4 张中浩;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城市化时空格局与过程[D];浙江大学;2014年

5 李莎莎;海平面上升影响下广西海岸带红树林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令;双台子河口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系统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杨玲莉;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与差异化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陈静;河口区水生态健康评价技术方法及其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赵博博;围填海对海洋资源影响评估方法研究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5 曹海涛;城乡统筹导向下长治市“城边村”转型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6 冯玉珊;乡村旅游推动农村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优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7 武锋;珠海淇澳岛红树林生态美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8 金磊;浙江永嘉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张娟;吉林省乡村地域功能演变特征与机制研究(1990-2010年)[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曾祥云;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水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伟,王桥,王文杰,刘建军,杨一鹏;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与标准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1期

2 蔡运龙;中国农村转型与耕地保护机制[J];地理科学;2001年01期

3 刘彦随;;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地理学报;2007年06期

4 刘彦随;刘玉;翟荣新;;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J];地理学报;2009年10期

5 龙花楼;李裕瑞;刘彦随;;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J];地理学报;2009年10期

6 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1998年04期

7 龙花楼;胡智超;邹健;;英国乡村发展政策演变及启示[J];地理研究;2010年08期

8 高秀梅;韩维栋;;特呈岛白骨壤古树群的调查分析[J];防护林科技;2008年01期

9 许绍双;;Excel在层次分析法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年11期

10 廖宝文;管伟;章家恩;唐国玲;雷振胜;杨雄邦;;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群落发展动态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先进;邱映贵;;乡村旅游初探[J];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11期

2 朱伟;;我国乡村旅游本质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刘海鸿;;乡村旅游:国外的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问题;2007年07期

4 宋博;郑向敏;;乡村旅游:安全与控制[J];农村经济;2007年10期

5 厉守卫;;试论乡村旅游中的文化传承[J];商业时代;2010年36期

6 范冬梅;;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年11期

7 周复多;旅游与乡村[J];现代城市研究;1994年03期

8 丁运超;;论我国乡村旅游的特征[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年12期

9 赛江涛;乌恩;;试论乡村旅游的特点及本质属性[J];河北林果研究;2006年01期

10 吴人韦;凌诗佳;;台湾乡村旅游的发展及启示[J];台湾农业探索;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兴平;涂志华;;乡村变革驱动下苏南乡村地区空间与规划转型初探[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吕连琴;;刍议我国乡村旅游的界定、发展特征及原则[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岩;;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目标与对策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许珊珊;梅耀林;汪晓春;段威;;基于乡村地区人口流动驱动力的规划技术研究——以金坛市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5 李海琴;;近十年中外乡村旅游研究状况比较[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李玉新;乌兰;;基于生态理念的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研究[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汤幸芬;;乡村旅游的内涵与实践[A];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中共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委党校课题组;;河池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分析[A];桂西资源开发新思路[C];2011年

9 郑占锋;梁洁;张文斌;;我国乡村公园体系构建理论初探[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文娟;马履一;贾忠奎;;从游客需求角度对比评估乡村绿化对乡村旅游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 安艳艳 丁娜娜;乡村旅游发展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N];中国旅游报;2006年

2 周霄 肖智磊;析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关系[N];中国旅游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李 芳;乡村旅游看过来[N];乐山日报;2006年

4 赵婷婷邋杨振之;城乡统筹政策下乡村角色的转变[N];中国旅游报;2007年

5 重庆文理学院旅游学院 周坤 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成都)有限公司 杨振之;乡村度假产品的规划设计[N];中国旅游报;2011年

6 朱天松;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乡村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7年

7 徐京;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N];贵州日报;2006年

8 周坤邋杨振之;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乡村意象的保护与再造[N];中国旅游报;2007年

9 谭豹(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安市委);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与途径[N];中国旅游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周丽燕 孙国徽;一个政协委员的乡村旅游经[N];人民政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余斌;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住区系统演变与人居环境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柏峰;乡村混混与农村社会灰色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葛丹东;空间至机制[D];浙江大学;2008年

4 赵之枫;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及规划建设研究[D];清华大学;2001年

5 杨晓军;区域视野中的乡村、学校与社会[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天宇;北方集约化乡村开放住宅统建单元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2 段灵敏;美国在越战期间的乡村绥靖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田雯;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4 姜海;既有乡村住宅再生设计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曾萃林;县市域乡村绿道规划建设体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6 宁可;反哺乡村:快速城市化的应然抉择[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陈元元;二十世纪前半期土地占有条件下华北乡村领袖与乡村共同体治理[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8 张程;基于乡村旅游的村镇改造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戴翔;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灾后重建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10 马菁;乡村旅游及其规划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乡村转型发展产业驱动机制:以盘锦乡村旅游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2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402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5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