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甘肃省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1 21:02

  本文关键词:甘肃省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旅游业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旅游业是集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增势最强、前景最好的产业之一,被称为“朝阳产业”、“新兴产业”。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和核心,文化的开发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随着人们对文化需求的转变,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知识含量高的旅游形式,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业的潮流和趋势。由于文化旅游产业关联的宽广性、产业辐射的综合性等特点,已经成为一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改善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以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传承和保护了民族传统文化。甘肃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多民族、多地域文化汇聚的省份。历史的长河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留下和积淀了深厚凝重、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深厚的回族藏族文化传统、浓厚的裕固蒙古民族风情、独特的东乡保安风俗习惯,造就了甘肃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浓、品位高、数量丰等特点。改革开发以来,甘肃省民族地区逐步从一个长期封闭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文化旅游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但是甘肃省民族文化旅游业在取得发展和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利的因素和众多挑战。作为西北乃至西部重要的旅游省份,甘肃省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其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不相称,许多较高旅游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只是停留在文化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因此,加快甘肃省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对甘肃省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价值评价,与此同时,对开发的条件、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族文化 文化旅游 资源开发 甘肃省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7;G1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引言7-14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7-8
  • 第二节 文献综述8-11
  • 第三节 研究设计11-14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14-19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14-16
  • 第二节 理论基础16-18
  • 第三节 民族文化旅游的特征18-19
  • 第三章 甘肃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条件分析19-34
  • 第一节 文化旅游资源分类19-25
  • 第二节 文化旅游资源评价25-31
  • 第三节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31-34
  • 第四章 甘肃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34-39
  • 第一节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成效34-35
  • 第二节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35-39
  • 第五章 甘肃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措施39-43
  • 第一节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原则39-40
  • 第二节 文化旅游开发对策措施40-43
  • 结束语43-45
  • 参考文献45-47
  • 后记47-48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少和,张伟强;广东科技旅游与文化旅游的互动发展[J];广东科技;2004年04期

2 百灵;挖掘齐文化资源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4年09期

3 万玛才旦;;西部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6期

4 郭素婷;;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系统化运作[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6期

5 骆凯;;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系统管理[J];法制与社会;2008年17期

6 王晓丽;;潮州市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分析[J];中国商贸;2011年29期

7 刘林;;长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年27期

8 董琳;新疆文化旅游景点的开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9 金安江;布依族地区文化旅游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2期

10 吴芙蓉,丁敏;文化旅游——体现旅游业双重属性的一种旅游形态[J];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步长存;;发挥人文资源优势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洁;;浅论贵州省黔中地区的文化旅游[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3 张文建;金丽娇;;绍兴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研究[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谢寿球;;建设广西文化旅游的“特区”——西林县文化旅游的定位和开发思路[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5 李秀金;;文化旅游:城市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谭申;宋立中;周胜林;;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国外文化旅游地影响模式分析及其启示[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张维克;;深入发掘文化内涵 促进青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8 常莉;;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营销策略分析[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道路·创新·发展——“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交流论文选编[C];2009年

9 张生寅;;加快青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C];2011年

10 王学昭;宋伟;;马尾船政文化旅游市场拓展策略探寻[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晋;双赢:文化旅游的目标[N];中国文化报;2001年

2 溧阳旅游局副局长 许新平;文化、旅游与文化旅游可持续开发[N];华东旅游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王小萍 实习生 杜博;河南文化旅游如何破题?[N];河南日报;2005年

4 吴敏 陈雪钧;人文奥运与文化旅游[N];江南游报;2005年

5 玉华宫管理局局长 苏龙海;立足文化旅游资源 建设文化旅游名市[N];铜川日报;2005年

6 记者 李悦春;找准契合点做特做亮文化旅游产业[N];云南日报;2005年

7 记者 姚振发 实习生 翁嫣;积极发展文化旅游 推进建设文化大省[N];浙江日报;2000年

8 本报评论员 贾启龙;借鉴云南经验 做强文化旅游[N];阿坝日报;2006年

9 陈永正;成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战略选择[N];成都日报;2007年

10 熊秀兰;州政协建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N];楚雄日报(汉);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萌;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上海文化旅游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朱华武;湘绣文化旅游形成与适应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俞容龄;跨文化旅游情境中的多重话语[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会宾;洛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D];山东大学;2009年

2 王蕊;长春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尹颜迪;文化旅游的审美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向杰;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5 魏代俊;郑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2年

6 刘智慧;朝阳市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7 李鹏达;人类学视野下跨文化旅游与旅游目的地和谐社会的构建[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8 聂璐;文化旅游产业融资问题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9 杨乐;鄂尔多斯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府行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10 亚历山德拉(Bukharova Aleksandra);贝加尔湖地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甘肃省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2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442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e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