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贵州省民族地区水利旅游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2 12:03

  本文关键词:贵州省民族地区水利旅游开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贵州省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水利旅游也逐渐盛行。随着一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成功申报,水利旅游已成为贵州省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新趋向,具有文化、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开发价值。以旅游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贵州省民族地区的水利旅游,是将人类学与旅游学结合的学术观点去剖析水利旅游活动中的民族文化,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田野调查相结合,以事实为基础,根据当地少数民族的现实情况,找到民族特色文化。综合运用市场学、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等理论进行研究,特别是运用SWOT分析民族地区水利旅游的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为水利旅游开发之路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性意见。对剑河仰阿莎湖、黄平?阳湖这两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旅游开发条件评估,可以看出两个景区的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区位条件优越、客源市场前景广阔,他们各自拥有不同的民族特色,需要发挥不同的优势,为水利旅游开发提供服务。当然,少数民族地区的水利旅游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文化产生影响。在对水利旅游进行开发的时候,民族地区很可能或已经遭遇多重的文化困境,如:民族文化的“任意”改造、文化赝品泛滥等,需要在旅游开发之初,对其进行分析,提出解决之路,为今后水利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水利旅游 水利风景区 SWOT理论 民族文化 民族地区 水利旅游开发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6
【目录】:
  • 摘要4-5
  • Summary5-8
  • 1 导论8-16
  • 1.1 研究背景8
  • 1.2 研究意义8-9
  • 1.2.1 理论意义8-9
  • 1.2.2 实践意义9
  •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9-12
  • 1.3.1 水利旅游与水利风景区9
  • 1.3.2 理论基础9-12
  • 1.4 研究现状12-14
  • 1.5 基本思路及方法14-15
  • 1.5.1 基本思路14
  • 1.5.2 研究方法14-15
  • 1.6 创新点15-16
  • 2 贵州省民族地区水利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16-24
  • 2.1 开发优势16-17
  • 2.1.1 水利资源极其丰富16
  • 2.1.2 民族文化保护较为完好16-17
  • 2.1.3 旅游开发的后发优势17
  • 2.2 开发劣势17-19
  • 2.2.1 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知名度17-18
  • 2.2.2 水利旅游景区管理主体不明确,利益分配存在不合理18
  • 2.2.3 旅游开发起步晚,水利旅游仅具雏形18-19
  • 2.3 开发机遇19-22
  • 2.3.1 贵州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19-20
  • 2.3.2 旅游客源市场的个性化趋势增强20
  • 2.3.3 以水为依托的乡村“慢旅游”逐渐盛行20-21
  • 2.3.4 全省交通网络的极大改善21-22
  • 2.4 面临的挑战22-24
  • 2.4.1 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2
  • 2.4.2 各个旅游景区产品趋同22-23
  • 2.4.3 旅游的过度开发加速民族文化变迁23
  • 2.4.4 旅游产业的不断扩张23-24
  • 3 贵州民族地区水利旅游的田野调查24-31
  • 3.1 两个田野点的基本概况24-25
  • 3.1.1 剑河仰阿莎湖风景区24-25
  • 3.1.2 黄平?阳湖风景区25
  • 3.2 旅游开发村落介绍25-27
  • 3.2.1 柳基村概况26-27
  • 3.2.2 旧州镇概况27
  • 3.3 水利旅游开发条件评估27-31
  • 3.3.1 民族文化资源丰富27-29
  • 3.3.1.1 与水相关的宗教信仰27-28
  • 3.3.1.2 依山伴水的居住环境选择28-29
  • 3.3.1.3 与水相关的文化艺术29
  • 3.3.2 交通便捷,,旅游客源市场广29-31
  • 4 民族地区水利旅游开发的文化困境与发展之路31-37
  • 4.1 民族文化的困境31-33
  • 4.1.1 旅游展演中的“舞台化”31
  • 4.1.2 民族文化的“任意”改造31-32
  • 4.1.3 民族地区“文化赝品”泛滥32-33
  • 4.1.4 客位文化(游客)对主位文化(东道主)的冲击33
  • 4.2 发展之路33-37
  • 4.2.1 尊重旅游地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33-34
  • 4.2.2 塑造真实的文化“前台”34
  • 4.2.3 建立“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博物馆34-35
  • 4.2.4 为民族旅游地做积极正面的旅游宣传35-36
  • 4.2.5 走文化之道,弘扬民族文化36-37
  • 5 民族地区水利旅游开发的价值、原则37-40
  • 5.1 开发价值37
  • 5.2 开发原则37-40
  • 5.2.1 尊重东道主的主体地位37
  • 5.2.2 民族文化保护优先37-38
  • 5.2.3 塑造品牌38-39
  • 5.2.4 可持续发展39-40
  • 6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3
  • 1、专著41
  • 2、期刊论文41-42
  • 3、硕士学位论文42
  • 4、论文集42
  • 5、其他42-43
  • 附录 调查问卷43-45
  • 在读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45-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辉,王秀梅;发展水利旅游的优势[J];吉林水利;2001年09期

2 李娟;发挥优势,做好水利旅游大文章[J];陕西水利;2002年06期

3 刘永强,李锋,张德进;水利旅游的文化视野[J];水利经济;2003年06期

4 孙艳敏;李晓雯;;落实科学发展观 合理开发河南水利旅游资源[J];河南水利;2005年04期

5 崔千祥;崔丽中;王福忠;任振军;;发展山东省水利旅游的探索[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6 陈子年;毛力;;加快发展水利旅游策略的探讨[J];湖南水利水电;2008年01期

7 杨莉;高乾鹄;;充分利用水库资源 大力发展水利旅游[J];河北水利;2008年08期

8 丁枢;黄江涛;;水利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及开发思路[J];中国水利;2009年02期

9 廖军华;;水利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控制对策[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年02期

10 张洁;李鹏;;水利旅游资源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J];价值工程;2012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邓夕祥;;解读水文化涵义 描绘水景观蓝图——浅谈楚州水利旅游资源的开发[A];中国水利学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岳宗寅;;发展水利旅游 促进人水和谐相处[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6[C];2006年

3 毛明海;范今朝;;“水利旅游区”开发规划的理论与实践[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辛石;陕西水利旅游火暴“黄金周”[N];中国水利报;2002年

2 刘纯银;“软硬”兼施打造水利旅游[N];人民长江报;2005年

3 记者 王玉泉;安徽水利旅游迎来新机遇[N];人民长江报;2009年

4 记者 王厚军 郭纯 苏冠群;包头依靠主业搞旅游[N];中国水利报;2001年

5 曲安刚;青岛市水利旅游特点突出[N];中国水利报;2002年

6 安徽记者站 李远峰;安徽六方面着手做水利游文章[N];中国旅游报;2008年

7 许歌辛 吉林省水利综合事业管理总站主任;强化水利旅游资源监督管理[N];中国水利报;2011年

8 浙江外国语学院 张跃西;论浙江水利旅游的特色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1年

9 林兴潮;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水利旅游[N];中国水利报;2002年

10 刘金海;山西宁武:建设水利旅游精品工程见成效[N];中国旅游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韩洁;区域竞争力视角下的水利旅游空间结构及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陈颖;贵州省民族地区水利旅游开发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6年

3 王美丽;江苏省水利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张晶晶;我国水利旅游产品改造与提升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何玉婷;四川省水利旅游开发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李小琼;山东省水利风景区水利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贵州省民族地区水利旅游开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3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443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9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