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翁丁佤寨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融合模式及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9 09:10
本文关键词:云南.翁丁佤寨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融合模式及路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产业融合发展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与潮流,并已深入渗透到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2009年底,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旅游业与文化、体育、农业等产业的融合力度,旅游产业融合被首次提上了国家战略层面。因此,大力推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我国增加旅游文化内涵、培育旅游消费热点的重要举措,而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作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内容与支撑,成为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发展载体。目前,产业融合在国内外都属于比较前沿性的问题,基于产业融合下的旅游产品开发研究则更是处于起步阶段,而专门从民族文化视角对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融合问题进行相关研究的就更为稀少。所以对民族村寨地区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融合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无论是对该领域相关理论研究进行补充,还是对民族村寨地区文化传承与旅游产品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翁丁佤寨作为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佤族原始村落,是佤族文化的天然博物馆,其文化的原始性、真实性、神秘性与乡土性,为翁丁佤寨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下的旅游产品开发带来了巨大发展潜力。但是与其资源禀赋不成正比的是,翁丁佤寨旅游业一直处于起步状态,其明显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并未在旅游业中得到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当地的民生改善以及文化传承作用也有待提高。所以本文在相关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支撑下,选取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翁丁佤寨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对翁丁佤寨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融合模式与路径进行研究,力求寻找一种实现村寨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村寨居民的利益保障以及村寨经济发展水平的多赢的旅游产品开发途径,这对翁丁佤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对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翁丁佤寨实地考察分析,以产业价值链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创新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实证研究、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等为研究方法,分析了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的一般式融合模式与路径,并以翁丁佤寨为研究对象,解读了翁丁佤寨的旅游发展条件、翁丁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资源优势,在对翁丁佤寨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现状、存在问题,改进意见、现实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翁丁实际,提出了翁丁佤寨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融合机制,最后对翁丁佤寨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融合的双模式进行构建,即“7CTG”模式(即文化Culture—保护Conservancy—旅游Tourism—融合Convergence—特色Characteristic—社区Community—公司Company—政府Government—协调Coordinate)与“前台,帷幕,后台+N产品”模式,其中“7CTG”模式是翁丁佤寨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融合的前提与保障,而“前台,帷幕,后台+N产品”模式则是翁丁佤寨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实施步骤,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两种模式的实现路径,完成了翁丁佤寨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构建。
【关键词】:翁丁佤寨 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文旅融合 7CTG融合模式 “前台 帷幕 后台+N产品”模式 融合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124;F592.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5
- 第一节 选题背景10-14
- 一、宏观层面10-12
- 二、中观层面12-13
- 三、微观层面13-14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14-22
- 一、民族村寨旅游研究15-19
- 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19-22
- 第三节 选题研究意义与目标22-23
- 一、研究意义22-23
- 二、研究目的23
- 第四节 选题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23-25
- 一、研究方法23-24
- 二、技术路线24-25
- 第二章 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融合的基础性研究25-38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25-27
- 一、民族村寨旅游25
- 二、产业融合、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25-26
- 三、模式、融合模式、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融合模式26-27
- 第二节 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的产品融合理论基础27-30
- 一、产业价值链理论27-28
- 二、产业融合理论28-29
- 三、创新理论29-30
- 第三节 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一般性融合模式分析30-38
- 一、文化与旅游产品的一般性融合模式分析30-32
- 二、相关模式引介与思考32-38
- 第三章 翁丁佤寨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融合的基础性研究38-58
- 第一节 翁丁佤寨旅游发展条件解读38-46
- 一、村寨概况38-40
- 二、自然环境条件40
- 三、社会经济条件40-41
- 四、人口卫生、医疗与教育41
- 五、旅游发展历程41-46
- 第二节 翁丁佤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及其产品融合的可能性分析46-52
- 一、翁丁佤寨旅游资源分类46-49
- 二、翁丁佤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及其产品融合的可能性分析49-52
- 第三节 翁丁佤寨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融合的现状、问题与改进52-56
- 一、融合现状52-53
- 二、存在问题53-55
- 三、改进意见55-56
- 第四节 促进翁丁佤寨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融合发展的意义56-58
- 一、促进翁丁佤寨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56
- 二、促进翁丁佤寨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56-57
- 三、缓解翁丁佤寨旅游淡旺季的差距57
- 四、促进翁丁佤寨旅游业提质升级57-58
- 第四章 翁丁佤寨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融合模式构建与实施路径58-91
- 第一节 融合机制分析58-62
- 一、融合的基础条件:高度的产业关联性59
- 二、融合的思想渊源:系统性思维的介入59
- 三、融合的内在动力:民族文化传承与村寨经济发展的需要59-60
- 四、融合的外在推力:技术进步、旅游需求提升与当地政府的支持引导60-62
- 第二节 融合目标与思路62-64
- 一、融合目标62-63
- 二、融合思路63-64
- 第三节 构建原则64-65
- 一、“产业融合+社区建设”原则64
- 二、“外部采借+本土适宜”原则64
- 三、“尊重居民+引导创新”原则64-65
- 四、“社区参与+利益共享”原则65
- 五、“理念先导+技术保障”原则65
- 第四节 翁丁佤寨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融合的双模式构建及其实现路径65-91
- 一、7CTG模式与其实现路径66-72
- 二、“前台,帷幕,后台+N产品”模式与其实现路径72-91
- 第五章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91-94
- 第一节 主要结论91-93
-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93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不足与展望93-94
- 参考文献94-98
- 附录A98-10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研究项目100-101
- 致谢101-10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卫英;开发宁波旅游产品的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4期
2 秦永福;日本旅游产品走马观花[J];上海工艺美术;1994年03期
3 唐开康;旅游产品的脆弱性及其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4 刘学锋;浅论武汉市旅游产品的开发[J];江汉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5 喻小航;旅游产品特点的新视角——论旅游产品的本质特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曲玉镜;旅游产品新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7 朱z
本文编号:462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462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