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角下山岳型旅游目的地的开发研究
本文关键词:文化视角下山岳型旅游目的地的开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的山地面积众多,地形地势复杂多样,山岳型旅游目的地在我国旅游目的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随着山岳型旅游目的的不断开发,山岳型旅游出现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文化是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文化缺失与文化资源价值开发不足,都会使旅游的价值得不到体现。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抓住文化这一关键因素,加强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文化的角度为山岳型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提出合理的对策。蒙山旅游区是山东省内重要的山岳型旅游目的地,近年来,蒙山旅游区的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文化方面的价值利用不合理,出现了过度开发与开发不足的矛盾。本文首先从景观文化、思想文化、文学文化、艺术文化和民间文化五个方面整合了蒙山旅游区的文化资源,使蒙山的文化资源全面地展现出来。并从整体文化资源中发掘出蒙山的特色文化,与崂山、泰山做对比分析,分析蒙山文化的优势与不足,得出蒙山文化的竞争力地位。最后对蒙山旅游区的蒙山文化进行了定位,确定了研究蒙山文化的战略地位,是梳理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快速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需要,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精神教育的需要。最后根据前面的对比分析和文化定位,从文化方面对蒙山旅游的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指出研究的创新之处,是研究的基础铺垫。第二章国内外研究综述。从山岳文化研究、山岳型旅游目的地研究、文化竞争力研究、蒙山旅游与蒙山文化研究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第三章蒙山文化梳理。梳理蒙山与旅游紧密相关的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并把蒙山文化分门别类进行梳理,从景观文化、思想文化、文学文化、艺术文化和民间文化五个大方面把离散的蒙山文化整合起来,还原蒙山文化全貌。第四章蒙山文化竞争力替代分析。对比相似文化名山,列出蒙山文化竞争力序列,分析蒙山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第五章蒙山文化旅游开发对策和建议。在蒙山文化梳理与竞争力序列分析的的基础上,分析蒙山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对蒙山文化旅游进行定位分析,从文化的视角发掘山岳型旅游目的地的开发路径,并从文化的视角对蒙山旅游开发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对文章的结论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关键词】:山岳文化 山岳型旅游 蒙山旅游区 文化旅游开发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9-10
- 1.1.1 选题背景9
- 1.1.2 选题意义9-10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0-12
- 1.2.1 研究方法10-11
- 1.2.2 技术路线11-12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重点与难点以及创新之处12-14
- 1.3.1 研究内容12
- 1.3.2 研究的难点12
- 1.3.3 研究主要的创新之处12-14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14-19
- 2.1 山岳文化研究14
- 2.2 山岳型旅游目的地研究14-16
- 2.2.1 国外山岳型旅游目的地研究14-15
- 2.2.2 国内对山岳型旅游目的地及其文化研究15-16
- 2.3 文化竞争力研究16-17
- 2.3.1 国外文化竞争力研究16
- 2.3.2 国内文化竞争力研究16-17
- 2.4 蒙山旅游与文化研究17-19
- 2.4.1 蒙山旅游研究17
- 2.4.2 蒙山文化研究17-19
- 第3章 蒙山文化梳理19-25
- 3.1 景观文化19-20
- 3.1.1 与儒家文化有关的景观文化19
- 3.1.2 与法家文化有关的景观文化19
- 3.1.3 与长寿有关的景观文化19-20
- 3.1.4 与红色文化有关的景观文化20
- 3.2 思想文化20-22
- 3.2.1 道教文化20-21
- 3.2.2 佛教文化21
- 3.2.3 儒家文化21-22
- 3.3 文学文化22-23
- 3.4 艺术文化23
- 3.4.1《蒙山沂水》23
- 3.4.2《沂蒙山小调》23
- 3.5 民间文化23-25
- 3.5.1 柳琴戏23
- 3.5.2 龙舞——龙灯扛阁23
- 3.5.3 郯马五大调23
- 3.5.4 印花布23-24
- 3.5.5 刺绣制品24
- 3.5.6 临沂柳编24
- 3.5.7 沂蒙剪纸24-25
- 第4章 蒙山文化竞争力比较分析25-33
- 4.1 蒙山特色文化25-26
- 4.1.1 蒙山儒家文化25
- 4.1.2 蒙山道教文化25
- 4.1.3 蒙山佛教文化25
- 4.1.4 蒙山红色文化25-26
- 4.2 蒙山文化与崂山、泰山文化比较分析26-31
- 4.2.1 儒家文化比较分析26-27
- 4.2.2 道教文化比较分析27-29
- 4.2.3 佛教文化比较分析29-30
- 4.2.4 红色文化比较分析30-31
- 4.2.5 蒙山与崂山、泰山文化资源综合比较分析31
- 4.3 蒙山文化竞争力比较分析31-33
- 第5章 文化视角下蒙山旅游未来开发策略33-37
- 5.1 文化视角下蒙山文化发展定位33-34
- 5.1.1 梳理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33
- 5.1.2 快速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需要33-34
- 5.1.3 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需要34
- 5.1.4 发展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需要34
- 5.2 文化视角下蒙山旅游发展路径选择34-37
- 5.2.1 保护蒙山生态环境,,还原蒙山青山绿水34-35
- 5.2.2 以文化为核心,发展文化旅游35
- 5.2.3 突出特色文化,形成文化品牌35
- 5.2.4 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35-36
- 5.2.5 大力发展文化节庆活动36
- 5.2.6 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36-37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37-38
- 6.1 结论37
- 6.2 展望37-38
- 附录A38-41
- 参考文献41-44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44-45
- 致谢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鸿雁,张建春;中国山岳型旅游地旅游环境研究进展综述[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年03期
2 陈兴中;;四川盆西山岳型世界遗产类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1期
3 林国烽;邱路;;山岳型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换乘空间初探[J];山西建筑;2010年22期
4 马远军,胡文海;山岳型旅游地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整治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1年02期
5 杨凯凯;曾伸;朱睿;;国内山岳型旅游地规划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06年S2期
6 卢晓;华东山岳型风景旅游地发展对策研究[J];旅游科学;1998年02期
7 王群;杨兴柱;黄征兵;章锦河;;山岳型旅游地水环境管理比较与模式构建[J];旅游学刊;2007年11期
8 潘海波;刘剑;董学军;赵芒;汪晓春;汪建设;程利萍;王莉;汪秀桃;方婷婷;张牧城;;黄山山岳型景区游客发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全科医学;2011年05期
9 潘华华;;城郊山岳型旅游项目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以江西省上饶市灵山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10 张薇;王九位;张浩;;中国山岳型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和谐环境构建探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谢锋;张光生;王业青;;山岳型旅游地水环境的保护与管理[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薇;钟晟;;山岳型遗产地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以黄山为例[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温莹蕾;游小文;;山岳型旅游区道路系统的规划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朝枝;;山岳型遗产地客流拥挤的特征、形成及其解决困境——武陵源案例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张奎 通讯员 张占峰;大王庄镇倾力打造山岳型旅游养生城镇[N];莱芜日报;2012年
2 记者 王兵 通讯员 魏文华;安徽将推进环巢湖及山岳型景区生态气象工程建设[N];中国气象报;2013年
3 记者 张格苗;中国气象局将开展山岳型景区旅游气象服务示范建设[N];中国气象报;2014年
4 程亚星 詹熙;黄山经验成为全省旅游业学习的榜样[N];黄山日报;2006年
5 谢汉斌;关于全国和谐稳定的山岳型旅游景区的思考[N];黄山日报;2012年
6 ;聚焦山岳型景区旅游气象服务[N];中国气象报;2014年
7 邓勇;客运索道与山岳型景区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宛霞 王兵;情融黄山筑晴空[N];中国气象报;2012年
9 记者 袁超群;让游客快乐逛西安让市民平安过节日[N];西安日报;2010年
10 吴娟 闫文强;陕西 旅游安全防范不放松[N];中国旅游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松;城市山岳型风景区规划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2 李丹;山岳型风景旅游区空间结构规划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程梦诗;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山岳型风景区的历史文脉传承[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曹林森;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游客心理容量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5 朱珊珊;山岳型景区供水决策系统中时间序列数据的研究与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林鹏;基于GIS技术的山岳型风景区亭的设计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7 张亮;山岳型景区门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8 尚珉;文化视角下山岳型旅游目的地的开发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9 张红雨;我国山岳型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王贺;山东省山岳型风景区详细规划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文化视角下山岳型旅游目的地的开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4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464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