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口碑视域下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以广东万绿湖风景区为例
本文关键词:网络口碑视域下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以广东万绿湖风景区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网络时代背景下,游客在线消费评价成为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与传播的关键因素。通过对网络口碑数据收集、筛选、分析,从而得到游客感知信息,可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属性与特征进行研判。运用ROST文本分析软件,以广东万绿湖风景区为例,收集同程网、美团、携程、蚂蜂窝等8个旅游网站游客售后反馈评价、游记样本,挖掘、提取旅游形象的高频特征词,分析游客评价的积极、中性与消极情感因素。结果显示:万绿湖风景区的空气质量、风景环境及水质等是游客最认可的感知因素;门票价格、游船停留时间、景区设施、窗口服务等受到游客的消极评价,问题较为突出。因此,生态旅游目的地在坚持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需要转变单一门票经济的经营方式,增加多样性景区供给项目、改造旅游体验设施、开发地域文化类旅游商品,推动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网络口碑 ROST 生态旅游 形象感知 万绿湖
【基金】:国家旅游局2016年度“万名旅游英才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项目(WMYC20164-1144) 广东省河源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供给侧改革视域下河源市旅游新业态发展研究”(HYSK16Z02)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引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迅速发展,使网络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旅游业与互联网的联系也日益紧密[1]。以2015年为例,艾瑞咨询发布《2015中国景区旅游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在线景区门票市场规模达到90.4亿元,增速高达57.2%,在线渗透率为6.2%。在线门票预订成为自助旅行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德荣;贺画春;余和平;;万绿湖:天上瑶池 人间万绿[J];今日民航;2007年Z1期
2 姚德荣;;河源万绿湖 夏天让我如此美丽[J];旅游;2013年08期
3 杨红霞;;万绿湖风景区员工培训体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年02期
4 ;万绿谷,藏在深山人未识[J];广东经济;2014年04期
5 刘燕婷;陈忠暖;;万绿湖库区旅游资源整合思路[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徐洋;;万绿湖生态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07年03期
7 陈海明;陈芳;;谈文学作品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以广东万绿湖镜花缘景区的开发为例[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8 ;走进镜花缘——万绿湖[J];科学大观园;2004年07期
9 ;资讯[J];消费;2006年12期
10 徐智慧;;河源:山区的旅游业突围[J];南风窗;2009年2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维国 邝国辉 刘崇林;十年“绿湖”变“金湖”[N];中国旅游报;2005年
2 许佳;绿水绿湖绿浪 绿山绿树绿装[N];中国旅游报;2010年
3 记者 甘超强 陈清浩;万绿湖1万多群众受益生态旅游业[N];南方日报;2010年
4 郭光明;河源万绿湖:守护生态旅游“软黄金”[N];中国旅游报;2013年
5 敏文 璐璐;“我为万绿再添绿”环保植树六次现河源[N];亚太经济时报;2009年
6 记者 刘兵 通讯员 李家山;借鉴万绿湖经验打造水文化旅游项目[N];湛江日报;2013年
7 记者 郭劲桐 通讯员 黄少玲;旅行社投资景区为争新利润[N];信息时报;2003年
8 广东记者站 姚德荣 通讯员 汤剑冰;河源在创优中塑造城市品牌[N];中国旅游报;2003年
9 郭光明;广东河源建六路一桥直通景区[N];中国旅游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洋;万绿湖生态旅游市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口碑视域下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以广东万绿湖风景区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7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497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