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旅游体验下背包客分享行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9 23:05
本文关键词:后旅游体验下背包客分享行为的研究
【摘要】:随着Web2.0网络技术的兴起,互联网步入社区时代,信任与分享成为网民的互联网态度,同时也成为旅游产业发展中重要的媒介,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借助互联网搜寻信息、分享信息,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旅游信息传播方式。作为新生代的背包客,早在1998年,就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旅游信息并分享旅游体验,与其他背包客互动并结识,满足社交需求。如今,衍生出的以“兴趣”为依托的旅游网络论坛,已经逐渐成为背包客展示旅游体验的重要平台,但随着发展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包括用户流失、“搭便车”、分享内容质量低下等。因此,研究背包客为什么热衷于分享旅游体验以及如何分享是现在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这对于丰富背包客行为特征研究、提升背包客的分享度和满意度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在“后旅游体验”的新研究视角下,主要以游后背包客在旅游网络论坛上分享旅游体验的行为为研究对象,利用频数分析和描述性分析,总结其行为偏好,另外,结合前人的相关模型,分析总结背包客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模型。在对近320名分享者进行问卷调查后,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经过数据的基本统计分析发现,超过一半的背包客平均每周登录网站不到1次,每次的使用时间为1-2小时,整体的用户粘性不高。在分享渠道方面,网络是背包客分享旅游体验的主要渠道,尤其偏好专业的户外论坛;在分享方式方面,图文并茂型是背包客最偏好的方式,摒弃过去单纯依靠文字,用照片部分地取代了文字描述,并运用音乐增强感染力,提升观众的体验效果;在分享内容方面,较多背包客偏好分享线路攻略,心情感悟与目的地风土人情;就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而言,用户自身因素、社区关系因素、社区环境因素依次减弱,因此,在满足背包客分享旅游体验的原始需求的前提下,和谐的社区关系,安全便捷的社区环境可以提升背包客的分享旅游体验的意愿,进而促进分享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后旅游体验 背包客 旅游网络论坛 分享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13.55;F5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9-10
- 1.1.1 互联网步入社区时代,,信任和分享成为网民的互联网态度9
- 1.1.2 背包客成为旅游网络论坛分享旅游体验的主力军9-10
- 1.1.3 旅游网络论坛发展面临的挑战10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1.3 研究对象11-13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13-15
- 1.4.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3-14
- 1.4.2 研究方法14-15
- 1.5 研究创新点15-17
- 第2章 文献综述17-25
- 2.1 背包客的相关研究17-18
- 2.2 分享行为的相关研究18-21
- 2.2.1 分享行为的相关概念18-19
- 2.2.2 影响分享行为的相关因素19-21
- 2.3 理论基础相关研究21-24
- 2.4 相关研究评述24-25
- 第3章 研究设计25-33
- 3.1 研究视角25
- 3.2 研究方法25-26
- 3.3 抽样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26-33
- 3.3.1 问卷设计26
- 3.3.2 问卷发放对象与方式26-28
- 3.3.3 数据基本统计分析28-33
- 第4章 后旅游体验下背包客分享行为的偏好研究33-47
- 4.1 背包客分享行为的主要偏好33-39
- 4.1.1 分享渠道的偏好分析33-35
- 4.1.2 分享方式的偏好分析35-36
- 4.1.3 分享内容的偏好分析36-39
- 4.2 不同群体分享行为偏好的差异分析39-47
- 4.2.1 不同性别群体分享行为偏好的差异分析39-40
- 4.2.2 不同年龄群体分享行为偏好的差异分析40-43
- 4.2.3 不同学历群体分享行为偏好的差异分析43-47
- 第5章 后旅游体验下背包客分享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47-65
- 5.1 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47-54
- 5.1.1 分享旅游体验行为自变量47-53
- 5.1.2 分享旅游体验行为中介变量53-54
- 5.1.3 分享旅游体验行为控制变量54
- 5.2 模型预设与研究假设54-56
- 5.2.1 模型预设54
- 5.2.2 研究假设54-56
- 5.3 信度和效度分析56-58
- 5.3.1 信度检验56-57
- 5.3.2 效度检验57-58
- 5.4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58-62
- 5.4.1 整体模型拟合度评价58-59
- 5.4.2 假设检验59-61
- 5.4.3 变量间的效应分析61-62
- 5.5 主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62-64
- 5.6 本章小结64-65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65-71
- 6.1 研究结论65-67
- 6.2 管理建议67-68
- 6.3 不足与展望68-71
- 6.3.1 研究不足68-69
- 6.3.2 展望69-71
- 参考文献71-77
- 致谢77-79
- 附录79-85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85
本文编号:591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591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