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美食旅游开发策略
本文关键词:镇江美食旅游开发策略
【摘要】:"食"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美食旅游作为一种业态类型越来越得到行业的重视。镇江作为沪宁线旅游市场中竞争力偏弱的一个环节,发展美食旅游对改善镇江旅游产品维度,拓展旅游市场格局具有积极意义。通过调研发现,目前镇江美食旅游存在诸多问题,提出了通过提升菜肴品质,打造镇江美食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镇江菜区域影响力;糅合旅游要素,加大美食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加强区域合作,共建美食旅游合作区等发展策略。
【作者单位】: 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关键词】: 镇江 美食旅游 开发策略
【基金】:镇江市2016年社科应用课题(zjsk2016114)
【分类号】:TS971;F592.7
【正文快照】: “食”一直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美国汽车协会的统计,美国餐饮业50%的利润来源于旅行者,86%的美国出游海外的游客把品尝美食当作目的地的最重要活动,饮食已成为影响游客旅游体验感受的重要因素[1]。《2014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在我国,游客旅游支出中,餐饮费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同;;清华女孩:年薪百万的“旅游体验师”(上)[J];环境;2011年11期
2 王新同;;清华女孩:年薪百万的“旅游体验师”(下)[J];环境;2011年12期
3 黄琳;;浅谈体验营销在旅游中的应用[J];广西轻工业;2009年05期
4 郜捷;;民族旅游研究概况综述——兼论民族旅游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与作用[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5 韩国威;;论红色旅游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深度开发[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4期
6 徐波林;李东和;钱亚林;刘燕桃;;智慧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趋势——基于现有研究成果的综述[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年07期
7 张香菊;陈俊君;李竹娟;;国内徒步旅游研究进展概述[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5期
8 王峰;明庆忠;;旅游创意及其实现机理——基于云南省旅游品牌景区的案例聚焦[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年03期
9 骆伟琼;;红色旅游的绿色之路[J];环境与生活;2007年01期
10 ;中国游客旅游期间“机不离手”[J];食品与生活;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本涛;;旅游情感新论[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谢春山;;试论旅游的本质及特征[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耿庆汇;;旅游生态系统及其平衡与调控初探[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4 阚耀平;高鹏;;乡村旅游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5 黄超;李云鹏;;“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旅游”体系研究[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勾四清;;海南旅游商品组合开发的三维结构体系构建研究[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下)[C];2011年
7 李发永;;我省旅游购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下)[C];2011年
8 肖升;王悦;;论旅游体验营销[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吕少敏;;关于延安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A];华圣文化——延安红色旅游与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6年
10 黄璜;;“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鹰;生态文明与旅游价值观的重建(十)[N];江南游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李玲;酷讯:“旅游体验师”传递观察和感悟[N];中国旅游报;2011年
3 赵珊 邹雅筠;旅游体验师中国第一美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琼北旅游合作组织工作办公室 于济东;用文化提升琼北旅游软实力[N];海南日报;2012年
5 记者 冯涛;打造露营旅游新亮点[N];云南政协报;2013年
6 张凡;先旅游后付款,能行吗?[N];中国旅游报;2013年
7 白四座;唤起国民旅游意识是根本[N];中国旅游报;2013年
8 郑健阳;高端旅游:向强化体验发力[N];中国贸易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孙敏;加强旅游培训 提升旅游体验[N];桂林日报;2013年
10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魏小安 记录整理 本报记者 沈仲亮;旅游研究与实践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张宝;旅游出行决策支持系统的方法和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石美玉;中国旅游购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4 王凯;跨界旅游目的地整合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玉成;唐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朱璇;背包旅游:基于中国案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明媚;旅游与宗教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王红英;以野生动物为对象的休闲旅游影响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陈才;意象·凝视·认同[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张玲;基于知识旅游的知识转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洁;旅游体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蔚志红;山西省旅游购物体系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3 徐斌;旅游动机对旅游忠诚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徐凯睿;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5 王静;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品牌体系构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袁申梅;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内地游客赴港旅游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金程;游客情感的动态性及其变化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孙益印;黑龙江省林海雪原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9 霍丽娟;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西安市旅游公共服务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10 朱新杰;产业融合背景下辽宁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91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591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