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来中国学术界国家起源研究述评
本文关键词:近二十年来中国学术界国家起源研究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国家起源 文明起源 理论 概念 研究方法 整合研究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考古学为中心,不同学科的学者对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考古新发现的数量与性质令人欣喜,相应的研究也开拓出不少新的领域。综观这段研究史可以发现,考古学家从研究社会的角度,以历史学、政治学的语言去描述考古学学科的材料,体现了考古学学科的进步;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家则采用考古学材料去构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理论模型,完善与修订相关概念,说明考古学材料实际上已经成为早期国家研究的核心与导引。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 国家起源 文明起源 理论 概念 研究方法 整合研究
【分类号】:K878
【正文快照】: 国家起源与中国文明起源问题,实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很难截然分开。对中国来说,国家起源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等同于文明起源。对于传统文献史学,这个问题似乎可以是不证自明的;但对于现代史学,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一方面,传统文献记载支离破碎无法在现代史学方法论中得以自明;另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晁天义;;重新认识国家起源与血缘、地缘因素的关系[J];史学理论研究;2014年02期
2 王震中;;夏代“复合型”国家形态简论[J];文史哲;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袁建平;;中国早期国家时期的邦国与方国[J];历史研究;2013年01期
2 王震中;;文明与国家起源的“聚落三形态演进”说和“邦国—王国—帝国”说[J];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13年01期
3 徐俊祥;;早期秦人与巴蜀文明的关系[J];南都学坛;2015年03期
4 王震中;;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研究中的理论探索[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03期
5 王震中;;论商代复合制国家结构[J];中国史研究;2012年03期
6 王震中;;文明与国家起源的“聚落三形态演进”说和“邦国—王国—帝国”说[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年05期
7 王震中;;中国古代国家起源、发展与王权形成论纲[J];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06期
8 王震中;;从复合制国家结构看华夏民族的形成[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家寅;史前社会复杂化理论与陶寺文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林欢;试论太清宫长子口墓与商周“长”族[J];华夏考古;2003年02期
2 ;1980-1982年安阳苗圃北地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6年02期
3 王震中;甲骨文亳邑新探[J];历史研究;2004年05期
4 王震中;共工氏主要活动地区考辨[J];人文杂志;1985年02期
5 晁天义;;“亲亲”与“尊贤”:前国家时代的政治遗产[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6 王震中;先商社会形态的演进[J];中国史研究;2005年02期
7 王震中;;商代都鄙邑落结构与商王的统治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曦;史前城址与文明起源关系略论[J];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2 晁福林;;文明起源研究三题[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3 许永杰;关于探索黑龙江文明起源的几个问题[J];北方文物;2001年01期
4 孙进己,干志耿;文明起源和形成的理论研究(下)[J];学习与探索;2002年06期
5 王东;文明起源的三大阶段新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6 刘军;评《中华文明论》的文明起源思想[J];河北学刊;2003年03期
7 乌东峰;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有新拓展[J];求索;2003年02期
8 刘兴林;史前农业的发展与文明的起源[J];农业考古;2004年03期
9 刘军;“首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论坛”综述[J];哲学研究;2005年05期
10 谢崇安;揭开壮学研究的新篇章——评郑超雄《壮族文明起源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兆弘;;试论长江下游城市文明起源[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田广林;;中国东北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3 王巍;;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新动向与新进展[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4 田广林;;从祀到礼: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玉学观察[A];第五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吴春明;;闽中社会文明起源的考古学初探[A];探索福建文化重要源头的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吴春明;;闽中社会文明起源的考古学初探[A];闽越文化研究——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吴春明;;闽中社会文明起源的考古学初探[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二卷][C];2011年
8 徐日辉;;论赤峰与天水的文明时代[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王庆成;;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上的讲话[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严文明;;中华文明起源[A];第五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立新;对国内文明起源研究的几点思考[N];中国文物报;2002年
2 王巍;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几个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 刘基;华夏文明起源和繁荣发展的重要见证[N];光明日报;2013年
4 云南中华文明研究会会长 赵廷光;建立“抚仙学” 为探索人类文明起源做贡献[N];云南经济日报;2013年
5 南凯仁;中华文明起源认识在争论中不断深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申维辰;陶寺文化对我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意义[N];人民日报;2004年
7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在“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开幕式上的致辞[N];中国文物报;2009年
8 雪堂;抢救欧洲文明起源的物证[N];文汇报;2013年
9 记者 谷雨;铜闸:中华文明起源地 幸福美好新城镇[N];马鞍山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刘修兵 实习生 胡子轩;“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在京举办[N];中国文化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唐磊蕾;马克思晚年笔记中的文明起源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2 赵宗军;我国新石器时期祭坛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3 冯晓枫;文明起源时代古蜀文化的演进[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4 钟慧娟;闽江流域文明起源进程中的多元文化因素[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24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724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