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临汾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临汾市 资源型城市 经济转型 旅游产业 对策
【摘要】:资源型城市为全国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对资源长期粗放式的开发和利用,使较多资源型城市不断出现资源枯竭、经济发展受阻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临汾市是我国三大优质主焦煤基地之一,在经历煤炭资源长期粗放式开发与利用后,经济社会面临着“矿竭城衰”的发展困境,经济转型势在必行。被誉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产业,具有强劲的关联效应,能够带动多产业综合发展,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临汾市自然风光雄伟奇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且品位颇高,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全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力争将其打造成为新型支柱产业之一。因此,研究如何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对临汾市资源型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文献分析法以及定性分析法,在探讨旅游产业发展对临汾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带动作用、分析临汾在经济转型中发展旅游产业优势条件的基础上,阐述了临汾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重点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加快临汾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本文总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本文的完成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临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必要性,为临汾为何在转型中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提供现实性铺垫;第四部分详细探讨了旅游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生态环境等带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作用;第五部分从地理区位、交通运输、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临汾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第六部分在阐述临汾经济转型中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资源开发档次不高、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健全、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不足、旅游品牌优势不明显、旅游市场信息化建设滞后、旅游宣传促销力度较弱等问题;第七部分针对临汾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了大手笔开发旅游资源、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加强特色旅游品牌塑造、加快“互联网+旅游”模式发展、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等切实可行的对策,旨在为临汾市资源型城市的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进而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关键词】:临汾市 资源型城市 经济转型 旅游产业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7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第1章 绪论13-20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3-14
- 1.1.1 研究背景13-14
- 1.1.2 研究意义14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4-18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4-16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6-18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8-19
- 1.3.1 研究内容18-19
- 1.3.2 研究方法19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19-20
- 1.4.1 主要创新19
- 1.4.2 本文不足19-20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20-25
- 2.1 相关概念20-21
- 2.1.1 资源型经济20
- 2.1.2 资源型城市及经济转型发展20-21
- 2.1.3 旅游产业21
- 2.2 基础理论21-23
- 2.2.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21-22
- 2.2.2 区域合作理论22-23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23
- 2.3 小结23-25
- 第3章 临汾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必要性25-28
- 3.1 应对“矿竭城衰”威胁的必然选择25
- 3.2 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必然要求25-26
- 3.3 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26-27
- 3.4 小结27-28
- 第4章 旅游产业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带动作用28-32
- 4.1 优化产业结构28
- 4.2 带动产业升级28-29
- 4.3 增加就业机会29
- 4.4 提升城市形象29-30
- 4.5 改善生态环境30
- 4.6 小结30-32
- 第5章 临汾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分析32-37
- 5.1 区位优势明显32
- 5.2 旅游资源丰富32-34
- 5.3 历史文化悠久34-35
- 5.4 交通运输便捷35-36
- 5.5 小结36-37
- 第6章 临汾经济转型中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37-45
- 6.1 发展现状37-40
- 6.2 存在问题40-44
- 6.2.1 旅游资源开发档次不高40
- 6.2.2 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健全40-42
- 6.2.3 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不足42
- 6.2.4 旅游品牌优势不明显42-43
- 6.2.5 旅游市场信息化建设滞后43
- 6.2.6 旅游宣传促销力度较弱43-44
- 6.3 小结44-45
- 第7章 临汾经济转型中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45-54
- 7.1 大手笔开发旅游资源45-46
- 7.1.1 提高旅游资源开发设计及规划水平45
- 7.1.2 保证旅游资源开发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45-46
- 7.1.3 打造精品旅游产品46
- 7.2 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46-48
- 7.2.1 旅游接待设施建设46-47
- 7.2.2 市内旅游交通运输建设47
- 7.2.3 完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47-48
- 7.3 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48
- 7.3.1 树立旅游文化发展意识48
- 7.3.2 加强文化元素的挖掘48
- 7.3.3 丰富旅游文化载体48
- 7.4 加强特色旅游品牌塑造48-49
- 7.4.1 开发突出个性化的特色项目48-49
- 7.4.2 定期举行旅游节事节庆49
- 7.5 加快“互联网+旅游”模式发展49-51
- 7.5.1 加强互联网思维的运用49-50
- 7.5.2 大力发展在线旅游新业态50
- 7.5.3 完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50-51
- 7.6 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51-53
- 7.6.1 大力宣传旅游城市形象51
- 7.6.2 完善旅游信息平台建设51-52
- 7.6.3 整合多种宣传渠道52-53
- 7.7 小结53-54
- 结论与展望54-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60-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葳;魏永旺;刘博;;河北省滑雪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和特色品牌建设对策研究——以崇礼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01期
2 项宏建;李悦铮;江海旭;;基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旅游业发展研究——以抚顺市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年01期
3 柳思思;;“一带一路”:跨境次区域合作理论研究的新进路[J];南亚研究;2014年02期
4 江海旭;李悦铮;毕剑;马慧强;;资源型城市转型视角下的旅游业发展研究——以焦作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年01期
5 邵丽娜;兰井志;崔彬;贺战朋;赵国军;;长治市产业转型中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J];中国矿业;2013年S1期
6 吴俊茂;丁庆龙;;曾经的省城——辽宁省开原市[J];华人世界;2013年01期
7 李贵红;;阳泉市以旅游产业发展促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18期
8 李文彦;我国工业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学报;1986年04期
9 马清裕;煤矿城镇人口规划的几个问题[J];煤炭经济研究;1983年11期
10 魏心镇;矿产资源区域组合类型与地域工业综合体[J];地理学报;198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剑平;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沈镭;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与案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新莹;枣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王来;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3 解智涵;临汾市低碳旅游及其发展模式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任志霞;资源型城市转型机遇下的旅游业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28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728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