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国家生态农业公园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本文关键词:凤山国家生态农业公园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凤山 国家生态农业公园 政府行为 主体功能区 机制
【摘要】:本文对广西凤山县在创建国家生态农业公园过程中进行全面考察和研究,阐明国家生态农业公园的涵义及构成、主要目标、任务,对生态农业主体功能园区建设开展SWOT分析,深入探讨在主体功能区视野下的政府管理行为及存在问题。最后,在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凤山国家生态农业公园建设的对策建议,即强化宏观引导与管理监督保障,加强项目运营合作和强化标准化建设,完善投融资、土地流转与城乡统筹等管理机制,做好产业规划、突出分区功能建设和扩大园区社会效益等。凤山国家生态农业公园尚是一个新生事物,本质上它是现代核心农业示范区,目前对此类国家生态农业公园的研究还不多。一些研究也基本上是从农林园艺、旅游的专业角度对其进行阐述和分析,从社会管理等学科角度切入研究的比较少。本文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对国家生态农业公园进行系统研究,拓宽了此类研究的视野和领域。文章对国家生态农业公园设立的背景、内涵进行了基本的理论分析,提出国家生态农业公园的概念,也是一种创新的尝试。
【关键词】:凤山 国家生态农业公园 政府行为 主体功能区 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F592.7;F3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0
- 1.1.1 研究目的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研究对象10-11
- 1.3 研究方法11
- 1.3.1 定性分析法11
- 1.3.2 调查研究法11
- 1.4 国内外研究状况11-15
- 1.4.1 生态(现代)农业和国家公园建设与研究状况11-13
- 1.4.2 生态(现代)农业和国家公园相关理论研究13-15
-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15-17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17-21
- 2.1 凤山国家生态农业公园涵义17
- 2.1.1 国家公园17
- 2.1.2 原生态精品农业17
- 2.2 凤山国家生态农业公园建设总体思路17-18
- 2.3 国家生态农业公园与传统公园的比较18-19
- 2.4 相关理论支撑19-21
- 2.4.1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联系效应理论19
- 2.4.2 利益相关者理论19-20
- 2.4.3 新公共管理理论20-21
- 第3章 凤山国家生态农业公园建设基本情况21-33
- 3.1 凤山国家生态农业公园建设概况21-22
- 3.2 凤山国家生态农业公园建设SWOT分析22-29
- 3.2.1 凤山国家生态农业园区建设的优势(S)22-24
- 3.2.2 凤山园区建设的劣势(W)24-26
- 3.2.3 凤山园区建设的机会(O)26-28
- 3.2.4 凤山园区建设的威胁(T)28-29
- 3.3 凤山国家生态农业公园建设取得的成效29-33
- 3.3.1 初步实现农业生产产业化,形成农产品品牌29-31
- 3.3.2 有力推进了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交流与发展31
- 3.3.3 进一步夯实脱贫基础31-32
- 3.3.4 提升了凤山特色旅游品牌知名度32
- 3.3.5 不断强化农业核心示范区功能32-33
- 第4章 凤山国家生态农业公园建设中的政府行为33-50
- 4.1 明确园区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33
- 4.2 落实主体功能区建设责任主体33-34
- 4.3 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及项目体系建设34-44
- 4.3.1 凤山县城综合服务中心36-37
- 4.3.2 两条景观廊道37-38
- 4.3.3 寿源休闲农业度假区38-39
- 4.3.4 艺术彩画田园观光区39
- 4.3.5 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39-40
- 4.3.6 河谷循环农业展示区40-41
- 4.3.7 高山养生农业展示区41-42
- 4.3.8 珍稀植物生态科普区42-43
- 4.3.9 遗迹探险自驾体验区43
- 4.3.10 石山改造生态保育区43-44
- 4.4 建立完善园区建设的机制保障44-50
- 4.4.1 强化政府宏观引导与管理监督44-45
- 4.4.2 由政府建立项目运营合作机制并强化项目运作45-46
- 4.4.3 探索政府发展政策扶持机制46-48
- 4.4.4 强化标准化建设机制48
- 4.4.5 完善政府建设与发展投融资机制48-49
- 4.4.6 土地流转与城乡统筹机制49-50
- 第5章 凤山县建设国家生态农业公园的对策建议50-56
- 5.1 转变政府角色,明确政府职能50
- 5.2 细化举措,积极防范应对风险50-51
- 5.3 探索拓宽投融资渠道,扩大社会效益51-52
- 5.4 做好产业规划,强化环保责任意识52
- 5.5 整合部门资金,打包下放项目52-53
- 5.6 针对农田水利建设瓶颈,突出分区建设53-54
- 5.7 针对综合交通运输瓶颈,突出公路网布局规划和干线改造54-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60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万山;江西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思考[J];农村发展论丛;2000年22期
2 吴清学;“粮—猪—沼”工程——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甘昌村走发展生态农业的路子[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0年11期
3 刘钢;;德国青睐生态农业[J];农家之友;2001年04期
4 周衍庆;生态农业县建设初期应当解决的重点问题[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5 ;生态农业新模式[J];垦殖与稻作;2003年01期
6 文礼章;西班牙的生态农业[J];世界农业;2004年09期
7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J];中国供销商情;2005年10期
8 杨志民;;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世界农业;2006年06期
9 赵丽佳;冯中朝;;政府:我国生态农业制度创新“第一行动集团”[J];农村经济;2006年09期
10 姚剑亭;杨伟球;周英;;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佳;冯中朝;;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分析[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阮晶;;加快发展贵州生态农业步伐的思考[A];贵州发展生态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宗义湘;李先德;;发展生态农业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丽水市生态农业建设案例研究[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文华;;中国的生态农业与生态农业县(村)建设[A];第二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研讨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覃浩展;;加强环境保护 发展生态农业 实施可持续发展[A];广西环境科学学会2002—2003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6 董玉舒;张继德;景伟;闫海旺;;山西生态农业问题研究[A];山西省第七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树清;;促进生态农业战略升级,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A];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研究[C];2004年
8 王秀峰;伍国勇;;生态农业“三维”复合系统的运行机制与运作方式[A];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9 骆世明;;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循环效率[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艳;;合理施用肥料 促进生态农业市建设[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介乐;发展生态农业管窥[N];中国贸易报;2004年
2 李文华 闵庆文;发展生态农业的几大障碍[N];农民日报;2001年
3 本报驻法国记者 郑园园;呼唤生态农业[N];人民日报;2001年
4 ;生态农业:开启抗旱增产的秘密之门[N];中国特产报;2009年
5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宋洪远;发展生态农业势在必行[N];农民日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史颖;生态农业很缺钱[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7 本报驻法国记者 顾玉清;法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N];人民日报;2010年
8 钱晓英;前景广阔的生态农业[N];辽源日报;2005年
9 杨建军;生态农业保障机制的完善路径[N];农民日报;2012年
10 市政协农村委副主任 姚泽荣;引进发展可视生态农业前景广阔[N];长治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文玉;我国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2 张红丽;新疆节水生态农业系统理论与制度创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3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侯增周;胜利油田东营区域生态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翟勇;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郑军;生态农业集群理论与区域实践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7 杨红;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凌;TC公司在斜江河上游流域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董青;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邯郸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志芳;山东省济宁市香城镇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进程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戴晓茜;安徽省肥东县生态农业公司金融支持调研报告[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5 涂骏学;生态农业开发项目投资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6 蔡海玲;福建省乐活玖玖生态农业园发展模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7 张雅峰;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渡乡荒田村发展生态农业的规划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钟日初;虎门镇佰方新生态农业园建设探索[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5年
9 庞嫦嫦;崇明生态农业战略下的劳动力就业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10 余爱国;生态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探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76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876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