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桂林漓江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探讨

发布时间:2017-09-21 08:29

  本文关键词:桂林漓江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漓江 生态环境 水污染 旅游景观


【摘要】:指出了近年来随着桂林工农业发展、人口的增多以及旅游业兴起,漓江流域内也出现了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体污染、水质下降、水土流失、枯水期延长、水生物减少、河床损坏等现象,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桂林农业、工业、水运等相关产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为此,分析了漓江在桂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探讨了漓江流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漓江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作者单位】: 桂林旅游学院酒店管理学院;
【关键词】漓江 生态环境 水污染 旅游景观
【分类号】:X321;F592.7
【正文快照】: 1漓江在桂林这座国际旅游名城中的特殊地位1.1漓江是桂林的母亲河漓江是桂林的母亲河,是其水源所在。从3万年前宝积山上的先民把桂林带入人类文明以来,桂林人始终逐水而居,依赖着漓江的水源生活和发展。是漓江造就了美丽的桂林山水,形成了百里漓江“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志明,何青山,刘林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0年01期

2 沈者寿;生态环境保护要从宏观思想上实现三个转变[J];杭州科技;2000年01期

3 张自学;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方略[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0年01期

4 尹进恺;国务院印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J];重庆环境科学;2001年01期

5 陈万志;提高认识 坚定信心 努力开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J];重庆环境科学;2001年03期

6 佟利;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1年04期

7 刘英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整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1年06期

8 张双有,王锡明;甘肃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注意的四个问题[J];人大研究;2001年10期

9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1年01期

10 林树森;广州市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规划[J];城乡建设;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军;尚改珍;;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保障体系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2 李联平;;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有“以人为本,以社区为主”新理念[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附录20: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摘要)[A];内蒙古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内蒙古自治区2005年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文集[C];2005年

4 鲜金贤;;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5 张保平;;浅论企业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如何做[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6 郝春江;刘林贵;托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实现可持续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7 李军;;九江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对策思考[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8 甘并福;蒋然;卢世同;;小城镇建设: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9 黄信佳;;民主党派与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10 黄德林;王国飞;;论科学技术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国民;克州党委召开文化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N];克孜勒苏报(汉);2012年

2 本报记者 王治山 孝雅楠;生态环境保护是永恒主题[N];西部时报;2013年

3 ;黄泽元赴环保部汇报衔接生态环境保护项目[N];张掖日报;2013年

4 记者 谢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N];云南日报;2013年

5 林昆勇;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必须着力解决好三个问题[N];广西日报;2013年

6 徐世旺 范秀平;山阳建立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N];商洛日报;2013年

7 记者 陈静;省上检查我市秦岭开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N];商洛日报;2013年

8 吴殿峰 记者 王彦;兴凯湖良好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工程启动[N];黑龙江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卜令伟;用“舍得理念”对待生态环境保护[N];友报;2013年

10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 赵细康;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N];中国环境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6年

2 丁守遐;论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3 靳文旭;推进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思考[D];内蒙古大学;2010年

4 何立果;都江堰流域“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杨晓丽;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机制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郝利;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康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D];延安大学;2013年

8 史亚楠;黑龙江省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9 徐宝华;长江中上游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10 于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93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893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1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