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民族旅游驱动下肇兴侗寨群落社会结构及其功能时空演变与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20:15

  本文关键词:民族旅游驱动下肇兴侗寨群落社会结构及其功能时空演变与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驱动 民族村寨 社会结构 社会功能 时空演变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很多地区借助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陆续开展民族旅游活动,并取得经济和社会的显著发展。当旅游业被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时,其也带来相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对旅游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都会带来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民族地区传统的社会结构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发生变迁。因而,思考在民族旅游驱动下,如何引导目的地社会结构及功能朝着正方向变迁,实现民族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仅可以丰富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对于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工作可以起到较好的借鉴作用。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肇兴侗寨作为典型研究案例,在空间上将肇兴侗寨划分了核心区、过渡区和边缘区。采用田野调查获得不同区域的一手数据,利用李克特量表进行标准化,之后构建民族村寨社会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等,分析旅游驱动下民族村寨社会结构及其功能在空间以及时间维度的变化规律,从而构建旅游驱动下肇兴侗寨社会结构及其功能时空演变模型。最后针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肇兴民族旅游驱动下社会结构调控政策并对本研究中出现的局限性进行相关论述。
【关键词】:旅游驱动 民族村寨 社会结构 社会功能 时空演变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7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1 绪论11-16
  • 1.1 问题的提出11-12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3
  • 1.2.1 研究目的12-13
  • 1.2.2 研究意义13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3-16
  • 1.3.1 研究方法13-15
  • 1.3.2 技术路线15-16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16-24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6-20
  • 2.1.1 国内外民族村寨旅游影响研究综述16-17
  • 2.1.2 国内外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研究进展17-19
  • 2.1.3 国内外社会变迁与乡村社会变迁研究19-20
  • 2.2 概念界定20-21
  • 2.2.1 民族旅游及民族村寨旅游20-21
  • 2.2.2 旅游影响21
  • 2.2.3 社会结构及其功能21
  • 2.2.4 社会变迁21
  • 2.3 理论基础21-24
  • 2.3.1 社会转型论21-22
  • 2.3.2 系统论22
  • 2.3.3 核心—边缘理论22
  • 2.3.4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22
  • 2.3.5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22-23
  • 2.3.6 冲突论23-24
  • 3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设计24-35
  • 3.1 研究区概况24-28
  • 3.1.1 样区典型性分析24-25
  • 3.1.2 样区基本概况25-26
  • 3.1.3 样区旅游发展概况26-28
  • 3.2 研究设计28-35
  • 3.2.1 样区分区设计28-29
  •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29-31
  • 3.2.3 问卷内容设计31-33
  • 3.2.4 样本特征描述33-35
  • 4 社会结构及其功能数据描述统计分析35-75
  • 4.1 调查数据信度分析35
  • 4.2 结构评价因子的提取与分析35-75
  • 4.2.1 经济结构分析36-42
  • 4.2.2 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结构分析42-60
  • 4.2.3 社区族群结构分析60-71
  • 4.2.4 社会结构决定下社会功能时空变迁71-75
  • 5 社会结构时空变迁及其功能演替的总体特征分析75-109
  • 5.1 经济结构及其功能特征75-81
  • 5.1.1 产业结构75-77
  • 5.1.2 生计模式77-79
  • 5.1.3 生产生活功能79-81
  • 5.2 民族文化结构及其功能特征81-93
  • 5.2.1 语言文化81
  • 5.2.2 建筑文化81-83
  • 5.2.3 饮食文化83-84
  • 5.2.4 歌舞节庆文化84-85
  • 5.2.5 民族服饰文化85-86
  • 5.2.6 风俗信仰86-87
  • 5.2.7 民族认同87-88
  • 5.2.8 思想观念88-90
  • 5.2.9 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功能90-93
  • 5.3 组织管理结构及其功能特征93-96
  • 5.3.1 组织管理结构特征93-94
  • 5.3.2 政治管理与服务功能94-96
  • 5.4 社区族群结构及其功能特征96-100
  • 5.4.1 家庭结构特征96
  • 5.4.2 人际关系结构特征96-97
  • 5.4.3 社会角色结构特征97-99
  • 5.4.4 社区服务功能99-100
  • 5.5 小结100-109
  • 6 民族村寨社会结构变迁及其功能时空演替机制分析109-122
  • 6.1 时空变迁机制模型构建分析过程109-110
  • 6.2 时空变迁机制模型构建及分析110-122
  • 6.2.1 基本没受旅游影响阶段119
  • 6.2.2 旅游发展期盼阶段119
  • 6.2.3 旅游发展增长阶段119-120
  • 6.2.4 旅游发展稳定阶段120
  • 6.2.5 旅游发展停滞阶段120
  • 6.2.6 旅游发展反省阶段120-122
  • 7 民族旅游驱动下肇兴社会发展调控政策122-125
  • 7.1 聘请行业专家合理规划、科学开发,力求兼顾均衡122
  • 7.2 用动态的、客观的眼光加强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122-123
  • 7.3 探索适合当地的组织管理体制123
  • 7.4 构建社区参与,改善社区关系123
  • 7.5 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123-125
  • 8 结论与展望125-127
  • 8.1 研究结论125-126
  • 8.2 研究局限126-127
  • 参考文献127-130
  • 附录一:社会结构及其社会功能调查问卷130-134
  • 附录二:调查图片134-137
  • 参加项目、科研情况137-138
  • 致谢138-1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慧;朱斌斌;;湖北省旅游服务业与增进就业探究[J];中国商贸;2009年17期

2 何金菊;杨定华;;自由化背景下我国旅游服务业的问题和对策浅析[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8期

3 李永宠;;论旅游服务业[J];经济问题;2013年12期

4 王新祝;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城”的设想──世界级旅游品牌[J];浦东开发;2000年07期

5 唐俊雅;从福州市民对旅游服务业的认知谈本地旅游市场的开发[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6 郭荣朝;我国旅游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李平;我国旅游投资存在的误区及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10期

8 周娜;;湖南旅游服务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J];金融经济;2005年14期

9 周永博,谢雨萍,李肇荣;乡村旅游标准化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10 宋柏松 ,刘荣增 ,张志杰;围绕增强“六个力”促进旅游大发展[J];河南科技;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德显;;关于河南“旅游立省”问题之思考[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2 周哲;洪国志;;对等开放,深化粤港旅游合作[A];粤港澳区域合作与发展报告(2010~2011)[C];2011年

3 申葆嘉;;“战略与学术”:旅游发展的共同使命[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4 杨志英;叶岱夫;;区域旅游中人地互感景观的理论与实践[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5 刘宇;刘敏;吴泰岳;谭家伦;刘建国;;通州区京郊旅游发展报告[A];2012年首都旅游产业研究报告[C];2012年

6 蒋洪南;;红色旅游市场的发展历程与标准化建设[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7 杨京华;;贵州省六盘水市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探索[A];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维;曾克峰;;旅游目的地系统及其核心竞争力研究[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9 李阳;;后十二运时代,加快发展我市旅游服务业的对策建议[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10 周旭霞;;旅游业的拓展方向: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陶小爱 通讯员 夏亮;长沙欲成国内首个现代旅游服务业城市[N];湖南日报;2011年

2 田文杰;我市召开国家旅游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领导组会议[N];晋中日报;2011年

3 记者 李佳宁;推进全市文化旅游服务业又快又好发展[N];承德日报;2012年

4 特派记者 王芬兰;狮城经验助力苏州滨湖旅游服务业[N];苏州日报;2013年

5 江苏记者站 周伟明;“形象贸易”,,演绎江苏旅游别样天空[N];中国旅游报;2006年

6 安阳市旅游局局长 张建国;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实现旅游工作新突破[N];安阳日报;2007年

7 ;借鉴外地经验 强力开发旅游三产服务业[N];洛阳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覃敏笑 李涵颖;做好旅游市场恢复重建工作 努力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N];贵州民族报;2008年

9 乔木邋河北记者站 李勇;河北红色旅游成为地方经济“助推器”[N];中国旅游报;2008年

10 江苏记者站 周伟明;苏州旅游从“园林清唱”到“城市合唱”[N];中国旅游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碧莎;我国旅游市场秩序的演变、评价及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程南洋;基于资源约束的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李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韩春鲜;干旱地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新疆大学;2005年

5 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6 张传时;城郊乡村旅游空间组织与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李锦宏;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王丽华;城市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万幼清;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李爽;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亚雄;明清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朱昌茂;旅游影响下和顺侨乡空间形态演变与重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素梅;产业融合背景下复合型旅游业态竞争力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4 吴金阳;明代中晚期文士旅游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马维超;台儿庄古城度假区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吴挺可;西南地区乡村旅游度假区旅游地产化倾向规划控制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7 王玉亭;试论铜仁市黄道

本文编号:9255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9255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d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