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旅游示范基地相关理论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国家旅游示范基地相关理论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家旅游示范基地 基地建设 准入标准 理论问题
【摘要】:国家旅游示范基地是新阶段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推动国家精品旅游目的地体系建立,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结合新阶段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的发展定位、发展要素、市场依托、空间布局、产业构成和管理运营六方面的趋势,系统分析了国家旅游示范基地的基本概念、内涵特征、要素构成,探讨了国家旅游示范基地选建涉及到的空间导向与科学基础、基地"依托区"与"核心区"的关系处理、基地的准入标准与监测评估体系联动、基地的推广建设与国家全域旅游区推进协同、基地创建中利益主体政府与市场关系定位等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对指导国家旅游示范基地的规划建设和具体创建,推进国家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国家旅游示范基地 基地建设 准入标准 理论问题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51) 国家旅游局“国家旅游示范基地标准”项目
【分类号】:F592
【正文快照】: 1引言 自1978年旅游业起步以来至今,中国旅游业基本实现了向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中国旅游目的地体系也开始由点状景区为核心逐步向全域旅游发展。随着旅游市场的日益扩展,一些问题也更加突出,包括:中国旅游目的地总体数量不足,特别是高质量旅游目的地短缺[1,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席建超;葛全胜;;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对区域旅游创新发展的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11期
2 刘昌雪;汪德根;;外国游客对中国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满意度评价——以苏州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07期
3 葛全胜;席建超;;新常态下中国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若干思考[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7期
4 刘力;;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游客旅游意向——基于影视旅游视角的综合研究[J];旅游学刊;2013年09期
5 Alastair Morrison;李菲菲;;中国旅游目的地定位与品牌化仍很滞后[J];旅游学刊;2013年02期
6 金卫东;;智慧旅游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J];旅游学刊;2012年02期
7 李军鹏;;加快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J];旅游学刊;2012年01期
8 董雪;;基于波特竞争模型的青岛旅游业行业环境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年31期
9 耿莉萍;孙小婷;;基于行业角度的旅游业服务质量研究——以焦作旅游业为例[J];现代商业;2009年3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席建超;;新阶段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新趋势[N];中国旅游报;201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建超;;国家旅游示范基地相关理论问题研究[J];资源科学;2016年12期
2 刘晓燕;曾嘉;胡最;;基于Arc GIS Server的智慧旅游星级饭店公共管理平台的设计——以湖南长沙为例[J];电子世界;2016年23期
3 于鹏;张宏梅;;韩国国家形象感知与旅游意向研究——以中国潜在旅游者为例[J];旅游学刊;2016年12期
4 王静;;智慧旅游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当代经济;2016年33期
5 廉同辉;余菜花;;智慧旅游研究评述[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6 潘澜;林璧属;方敏;陈梅;;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APP的持续性使用意愿研究[J];旅游学刊;2016年11期
7 李健仪;谢礼珊;关新华;;旅游公共服务质量量表的设计与检验[J];旅游学刊;2016年11期
8 高妍方;王继伟;;基于大数据的旅游业人力资源信息服务研究[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9 万绪才;赵梦娟;;外国人来华旅游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客源国居民旅游感知的视角[J];地理研究;2016年10期
10 李亚卓;;智慧旅游背景下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研究——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J];文化学刊;2016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全胜;席建超;;新常态下中国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若干思考[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7期
2 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5期
3 樊杰;;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J];地理学报;2015年02期
4 汪德根;陈田;陆林;王莉;ALAN August Lew;;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及机理——以中国京沪高铁为例[J];地理学报;2015年02期
5 樊杰;郭锐;;面向“十三五”创新区域治理体系的若干重点问题[J];经济地理;2015年01期
6 黄静波;肖海平;李纯;蒋二萍;;湘粤赣边界禁止开发区域生态旅游协调发展机制——以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为例[J];地理学报;2013年06期
7 陆林;;都市圈旅游发展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13年04期
8 樊杰;刘毅;陈田;张文忠;金凤君;徐勇;;优化我国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战略重点与创新思路[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年01期
9 苏勤;钱树伟;;世界遗产地旅游者地方感影响关系及机理分析——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J];地理学报;2012年08期
10 高凌江;夏杰长;;中国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路径及政策选择[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秀娟;;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赵建强;翁钢民;;我国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问题分析与培育方案[J];商业研究;2008年12期
3 李凤霞;曹艳英;王栋;;旅游产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范式及提升机制研究[J];山东经济;2010年05期
4 刘名俭;唐静;;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动力机制研究[J];经济管理;2010年12期
5 刘晓琳;;从培育产业素质谈山东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中国商贸;2011年08期
6 韩丽群;;以历史文化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J];中国商贸;2011年31期
7 赵蕾;;提升黑龙江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J];学理论;2012年16期
8 张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产业的竞争力研究[J];特区经济;2012年08期
9 王晓东;李珊;;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基于贵州实证[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10 王慧玲;温艳玲;;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经济纵横;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弘;王惠莹;刘正伟;赵轩维;;沈阳市旅游聚集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对策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锋梅;曹明明;邢兰芹;;资源转型期山西省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陈文君;;对广州科技旅游发展一些问题的探讨[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张祖群;王子杰;崔旭;;京津冀区域旅游竞合模式初步研究——兼论“十二五”京津冀旅游政策调整[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胡宇娜;曹艳英;李凤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6 王乾亮;;威海旅游品牌化发展的对策研究[A];山东省首届服务业发展论坛优秀论文选[C];2007年
7 崔晶;徐淑梅;;提高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徐虹;;实现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一体化的几点思考[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熊琼;崔黎波;;旅游贸易对上海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10 高蓉;李长青;;首都经济圈旅游休闲产业集群分析及可行性研究[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成刚 记者 邱环 何均洪;高县着力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N];宜宾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叶其军;全州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N];阿坝日报;2007年
3 白恩培;扎实推进旅游“二次创业” 努力开创云南旅游产业发展新局面[N];云南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尹瑶;今年5月底前我市建成“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N];乐山日报;2011年
5 四川省旅游局 李永清;以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省为契机 努力提升四川旅游发展品质[N];中国旅游报;2011年
6 ;青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扎实推进[N];青岛日报;2011年
7 记者 陈群;一季度旅游“揽金”同比增两成[N];安徽日报;2013年
8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 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基地博士后 李想;旅游产业期待又好又快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3年
9 记者 瞿玲;全面提升黄冈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N];黄冈日报;2013年
10 驻河南记者 张明灿;河南加快金融与旅游融合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建;河南省旅游产业安全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何池康;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宿倩;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易丽蓉;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模型及区域旅游产业“竞合”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5 张秀华;我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6 李莉叶;基于复杂性理论的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7 李勇;吉林省旅游产业区域影响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黄秀娟;旅游目的地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孟祥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10 沈莹;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旅游产业融合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奇勇;福建省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2 张建涛;辽宁省市域旅游产业发展差异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苗峻瑜;山东省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范艳霞;基于竞合理论的邛崃市旅游市场定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5 图尔荪古丽·米吉提;新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6 宋晓雨;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高雪峰;新疆阜康市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转变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尚莹;跨行政区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9 朱亚辉;常熟市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10 陈碧松;探索休闲生活新思维,搭建旅游产业新平台[D];复旦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46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946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