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马克思主义城乡一体化理论视域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3 04:23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城乡一体化理论视域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乡村旅游 新农村建设 问题 发展 路径


【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人们旅游活动中的热点。农村旅游产业与新农村建设有着巨大的关联性。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对带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加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进行新农村建设研究的全新视角,加强以联系的观点看待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既有助于保持和推动乡村旅游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方案的全面优化。本研究从当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城乡一体化理论为指导思想,阐述了城乡一体化视域下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进行研究,探明了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联系。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加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综述。第二部分:进行了乡村旅游基本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的阐述,主要包括乡村旅游的相关概念、新农村建设的理论、马克思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等三个方面的重要理论内容。第三部分:研究了乡村旅游的功能和影响,分别包括乡村旅游对农业、农村以及农民的影响。第四部分:研究了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乡村旅游缺乏统一管理和协调、乡村旅游宣传程度不够高、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缺乏、乡村旅游的生态压力大、乡村旅游开发缺乏突破等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五部分: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的经验进行了分析研究,在这方面,主要选取了美国和河南省的栾川县为主要分析对象,对其经验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第六部分:根据当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实际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未来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乡村旅游 新农村建设 问题 发展 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F320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导论8-15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8-9
  • 1. 研究背景8
  • 2. 研究意义8-9
  • 3. 理论意义9
  • 4. 实践意义9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9-13
  • 1.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9-10
  • 2.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10-13
  • 3. 总结与评价13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13-14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14-15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15-20
  • (一)乡村旅游的相关概念15-16
  • 1. 乡村旅游与相关概念辨析15-16
  • 2. 乡村旅游资源16
  • (二)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理论概述16-17
  • 1. 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理论16-17
  • 2.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17
  • (三)马克思主义城乡一体化理论17-20
  • 1. 工农业协调发展17
  • 2. 文化生活方式统一17-18
  • 3.城乡融合18-19
  • 4.经济拉动发展,进一步整合城乡基础差距19-20
  • 第二章 我国乡村旅游的功能及影响分析20-23
  • (一)乡村旅游对农业的影响20
  • 1. 有利于推动农业转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20
  • 2. 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多元化20
  • (二)乡村旅游对农村的影响20-21
  • 1. 缓解农村就业压力20-21
  • 2. 拉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1
  • (三)乡村旅游对农民的影响21-23
  • 1. 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21-22
  • 2. 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观念更新22-23
  • 第三章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机遇及存在的问题23-28
  • (一)当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机遇23-24
  • 1. 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23
  • 2.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动力保障23
  • 3. 农民市场主体意识的强化23-24
  • 4. 人们休闲消费意识的觉醒,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24
  •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4-28
  • 1. 乡村旅游缺乏统一管理和协调24-25
  • 2.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25
  • 3. 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缺乏25
  • 4. 乡村旅游的生态压力大25-26
  • 5. 品牌意识不强,服务质量有待提升26-28
  • 第四章 国内外发展乡村旅游成功模式比较研究28-34
  • (一)国外乡村旅游的成功案例28-30
  • (二)国内乡村旅游的成功案例30-31
  • (三)国内外乡村旅游成功经验的启示31-34
  • 1.“栾川模式”成功的启示31
  • 2. 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31-34
  • 第五章 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选择34-39
  • (一)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及目标34
  • (二)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和营销34-36
  • (三)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36
  • (四)加强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36-37
  • (五)加强乡村旅游生态保护37-38
  • (六)发展差异化旅游定位38-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3
  • 致谢43-44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辉;旅游开发规划模型和程序[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5期

2 陈传康;城市(包括各级城镇和市域)旅游开发规划研究提纲[J];城市发展研究;1995年06期

3 吕俊芳;;旅游开发规划“链核式”课程改革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4 蒋颖;;乡村旅游大有可为——访云南省旅游业协会副会长田里[J];致富天地;2010年11期

5 冯维波;对我国旅游开发规划中若干问题的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01期

6 周彩屏;浙江银发旅游市场拓展的思考[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吴晓玉;匡洪兴;;生态旅游开发规划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8 曹洪珍;浅谈发展乡村旅游[J];辽宁经济;2004年01期

9 吴殿廷,武聪颖,王欣;旅游开发损益和风险评价的初步探讨——以白潭湖开发为例[J];旅游学刊;2004年04期

10 唐凡茗;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影响的预测与调控[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康;;临城白云洞旅游开发规划思想的建立和发展[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1年

2 陈传康;;城市(包括各级城镇和市域)旅游开发规划研究提纲[A];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C];1996年

3 冯维波;罗世伟;;对我国旅游开发规划中若干问题的研究[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4 李爱贞;;略论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5 牛亚菲;;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环境分析与规划设计[A];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元;;试论海南黎族地区的保护性旅游开发[A];海南地域建筑文化(博鳌)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洪福;;对城郊休闲旅游发展的探求[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永文;;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9 权佳;李洪远;;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初探[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庞规荃;;对旅游开发几个问题的探讨(之二)①(摘要)[A];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C];198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雷;壤塘县旅游发展提速[N];阿坝日报;2007年

2 中共金川县委书记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高晓蓉;抓住旅游二次创业 加快金川旅游发展[N];阿坝日报;2007年

3 记者 斯琴塔娜;我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总结表彰暨全市旅游工作会议召开[N];通辽日报;2008年

4 戚潇琦 大海;开化旅游“四维战略”初显成果[N];江南游报;2009年

5 ;甘肃旅游要做成大产业[N];兰州日报;2005年

6 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 廖世超;旅游开发规划的人本学思考[N];中国旅游报;2011年

7 记者张莹莹 康美思;整合资源走旅游、文化和生态 融合发展的特色化差异化新路[N];秦皇岛日报;2011年

8 记者 吴汉、通讯员 吴文康;充分肯定武汉旅游“创优”成绩[N];湖北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李成侠;我省旅游开发的热与冷[N];甘肃日报;2004年

10 马振涛;海岛旅游开发规划要先行[N];中国旅游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洁;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鲍小莉;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田东娜;基于空间视角的大连市乡村旅游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4 崔凤军;区域旅游开发中的环境分析方法与案例研究[D];北京大学;1999年

5 范业正;中国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赵小芸;旅游小城镇产业集群动态演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吴云超;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陈岩峰;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9 程胜龙;海岸带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刘甜甜;中国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淮江;越南北宁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耿云杉;山地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安保尔;潜江市旅游开发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洋;临汾市沿黄旅游开发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5 郑雅婷;基于社会距离测度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陈慧慧;青海湖旅游开发与环湖社区参与式发展研究[D];青海民族大学;2015年

7 江志强;第七师一三一团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8 刘书铭;海盐南北湖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年

9 唐惠娟;沂南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10 依再提古丽·热合曼;库尔勒市旅游集散地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63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963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d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