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纳米比亚现代旅游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3 09:43

  本文关键词:纳米比亚现代旅游业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纳米比亚 旅游业 历史背景 发展历程 影响


【摘要】:近年来,旅游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其独特的产业特性和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其中,非洲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目前,史学界对于旅游业领域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本文就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国家纳米比亚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其旅游业在独立后的发展历史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析,文中以历史学的视角,通过时间上纵向的发展和产业上横向的对比研究的方式,对纳米比亚独立后旅游业的发展历程进行探索,分析出纳米比亚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归纳其发展经验,为其他非洲地区国家旅游业发展提供可鉴之处。本文以分析纳米比亚旅游业发展历程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影响为核心,前言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第一章中纳米比亚获得独立是其旅游业发展的政治基础,此外,通过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到来及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来探讨纳米比亚旅游业发展的背景。第二章是纳米比亚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概况,为本文的中心部分,其中第一节在旅游业发展历程中分析总结出不同发展阶段,通过大量数据概括分析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第二节中对纳米比亚的旅游资源类型和分布进行详细介绍,从其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分布展现纳米比亚旅游的特色之处,并阐述纳米比亚旅游业的优势之处。第三章通过旅游业经济效益的具体数据体现出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改善就业情况、增加外汇、弥补贸易逆差、调整经济结构的支柱产业。第四章分析总结纳米比亚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纳米比亚旅游业现状,针对其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发展对策。最后结论部分,分析前文的研究,对纳米比亚旅游业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归纳总结纳米比亚旅游业发展的成功之处,并得出当今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纳米比亚 旅游业 历史背景 发展历程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4.7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6
  • 第一章 20世纪末纳米比亚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历史背景16-27
  • 第一节 纳米比亚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政治背景16-18
  • 一 反殖民主义的崛起16-17
  • 二 殖民时代的结束17-18
  • 第二节 世界现代旅游业发展浪潮的到来18-27
  • 一 二战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18-24
  • 二 非洲地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24-27
  • 第二章 纳米比亚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及概况27-43
  • 第一节 纳米比亚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27-33
  • 一 纳米比亚旅游业初步发展阶段(1990—1998年)28-29
  • 二 纳米比亚旅游业调整提升阶段(1999—2008年)29-30
  • 三 纳米比亚旅游业快速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30-33
  • 第二节 纳米比亚旅游业概况33-43
  • 一 纳米比亚国家概况33-34
  • 二 纳米比亚旅游资源概况34-38
  • 三 纳米比亚旅游业的优势38-43
  • 第三章 纳米比亚旅游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43-53
  • 第一节 增加纳米比亚经济发展所需外汇43-47
  • 一 纳米比亚的发展需要外汇43-45
  • 二 纳米比亚旅游业带来大量外汇45-47
  • 第二节 促进就业以减少贫困47-53
  • 一 纳米比亚失业率较高47-49
  • 二 旅游业创造就业岗位作用明显49-53
  • 第四章 纳米比亚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3-60
  • 第一节 纳米比亚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53-57
  • 一 生态环境脆弱,旅游承载能力有限53-54
  • 二 国际旅游市场依赖度高,国内市场开发度低54-56
  • 三 长期受到周边国家安全问题影响56-57
  • 第二节 纳米比亚旅游业发展对策57-60
  • 一 确保旅游业的地位57
  • 二 改变旅游业营销策略57
  • 三 积极发展国内旅游57-58
  • 四 进一步开发提高纳米比亚旅游景点的多样性和游览性58
  • 五 加大旅游及国家形象宣传力度58-59
  • 六 完善安全保障体系59
  • 七 重视旅游业人力资源保障体系59-60
  • 结论60-62
  • 参考文献62-67
  • 致谢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2 宋子千,黄远水;旅游资源概念及其认识[J];旅游学刊;2000年03期

3 陶伟;宁夏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保护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4 姜志军;;论黑龙江省旅游资源的潜力与开发[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5 ;旅游资源[J];经济师;2001年06期

6 汪f ,孙云;四川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战略[J];软科学;2001年05期

7 邓琳;四川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J];高师理科学刊;2001年03期

8 王尊应;现代科技与古代遗产的完美结合——小议我国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J];杭州科技;2001年05期

9 刘坤,杨东;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价[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尹喜霖;黑龙江省旅游资源及其管理与开发[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但强;;关于名校校园旅游资源——以武汉大学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尹泽生;;旅游资源国家标准分类系统解析[A];生态·旅游·发展——第二届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李子渝;;关于丽水旅游资源和旅游形象的几点思考[A];徐霞客在浙江·续三——徐霞客与丽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谭洛明;张思发;沙莉;;旅游资源的调查与模型评价[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0年

5 施麦生;戎玉;;因地制宜开发国内旅游资源——正定旅游局近几年开发旅游体会[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0年

6 沈正平;程大中;;试论徐州市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其合理开发利用问题[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0年

7 殷红梅;陈永孝;;区域旅游开发中旅游资源供需关系探讨[A];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C];1994年

8 俞金国;王丽华;;关于旅游资源理论的再思考[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周玉翠;;湖南品牌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协调性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左爱萍;陈瑞保;王跃峰;;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旅游资源功能分区[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旅游管理系 李萌;对社会旅游资源的再认识[N];中国旅游报;2005年

2 张建设 通讯员 张毅兵;河南率先摸清旅游资源“家底”[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3 熊唤军;旅游资源要凸现文化价值[N];湖北日报;2006年

4 特约记者 孙斌;抢救和保护红色旅游资源[N];韶关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峰敏平邋富生;整合旅游资源 激发内生活力[N];扬州日报;2007年

6 李萌;世博游线路设计应考虑激活上海世界性旅游资源[N];中国旅游报;2010年

7 王继] 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整合旅游资源 做大做强我市旅游产业[N];本溪日报;2010年

8 记者 董永前;切实把青城旅游资源 开发好 利用好[N];兰州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翁灵娜;保护红色旅游资源[N];湘潭日报;2011年

10 实习记者 上冬冬;做活做强旅游产业 大力开发旅游资源[N];克孜勒苏报(汉);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金平斌;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叶浪;旅游资源经营权论[D];四川大学;2004年

3 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孙京海;旅游资源资本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彭京宜;三亚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冯昆思;试论云南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7 李经龙;中国品牌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战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肖梅;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9 王福鑫;宋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维江;吉林省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何丹;对花溪旅游资源的美学思考[D];贵州大学;2006年

3 时文杰;近代武汉旅游业兴起和繁荣原因探析(1861-1937)[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4 樊昊;我国石窟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叶峰;浅析旅游业发展中地方政府的职能[D];内蒙古大学;2015年

6 任希;基于CVM法的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与对比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7 刘竹韵;旅游资源与公路网络协同优化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林敏;地理过程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慧;第十三届全运会赛事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15年

10 王性豪;从市场营销角度探讨我国高校旅游资源的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64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964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f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