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产业集群条件下小微企业品牌建设的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04 07:09

  本文选题:产业集群 切入点:小微企业 出处:《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11期


【摘要】:与大企业品牌建设不同,小微企业通过产业集群进行品牌建设具有自身独特的路径,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区域品牌的形成。区域品牌具有一定公共产品的属性,其既具有极强的正外部性,对于集群内部小微企业品牌的建立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容易导致"公共地的悲剧",对小微企业品牌的建立具有负面甚至是毁灭性影响。如何从"强区域品牌、弱企业品牌"过渡到"强区域品牌、强企业品牌",不仅关系小微企业品牌建设的目标能否实现,更关系区域品牌是否会被滥用从而造成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可通过政府、行业协会和小微企业三方面的协同努力,来实现"强区域品牌、弱企业品牌"向"强区域品牌、强企业品牌"的跨越。
[Abstract]:Different from the brand building of large enterprises,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have their own unique path of brand building through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s the formation of regional brands.Regional brand has the attribute of public goods, which has strong positive externality and promot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rand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the cluster.At the same time, it is easy to lead to "tragedy of public land", which has a negative or even destructive impact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small and micro-enterprise brand.How to transition from "strong regional brand, weak enterprise brand" to "strong regional brand, strong enterprise brand" is not only related to whether the goal of brand building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can be realized,More related to whether regional brands will be abused, resulting in un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rough the concerted efforts of government, trade association and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we can realize the leapfrogging from "strong regional brand, weak enterprise brand" to "strong regional brand and strong enterprise brand".
【作者单位】: 湖南女子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农村微型企业发展模式研究”(2012NK3095) 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项目“提升湖南微型企业营销持续创新能力的研究”(2013BZZ87) 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企业管理”资助项目(湘教发[2011]78号)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市场营销”资助项目(湘女院通字[2013]10号)
【分类号】:F27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邱红彬;关于品牌定位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黄卫平;丁凯;;发展与转型:中国经济十年[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3 李继承;张璐;;区域品牌视角下的品牌扩展模式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4年03期

4 马向阳;刘肖;焦杰;;区域品牌建设新策略——区域品牌伞下的企业品牌联合[J];软科学;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亭;;政府作用与产业集群持续竞争力[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张宇薇;时朝霞;;对内蒙古“金三角”崛起的新思考[J];北方经济;2006年14期

3 蔡宝家;林珍瑜;唐文玲;陈志伟;郑桂凤;;我国中小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产业集群集聚研究——以福建晋江运动鞋产业集群为实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4 高炳华;品牌差异化营销策略探讨[J];商业研究;2005年04期

5 牛似虎;;辽宁制造业第三方物流服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商业研究;2008年07期

6 袁才荣;;从品牌理念角度,浅析“舍得”酒的困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张国亭;;政府介入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依据[J];科技和产业;2009年06期

8 王玲;;辽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11期

9 刘晓辉;张雷;;产业集群与吉林省汽车工业的发展[J];当代经理人;2006年12期

10 王玉霞;刘伟;;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培育途径[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娟;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宋敏;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海生;我国大学城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及其绩效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4 张洁;综合比较优势视角下的中国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姜宏;东北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及集聚区建设[D];吉林大学;2011年

6 彭志群;基于杨格定理的产业集群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宋昱;中国体育产业的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研究(1994-2010)[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郑海涛;基于企业集聚的网络结构、外部社会资本和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边莉;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李刚;中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艳妍;《男生女生》期刊品牌营销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那那;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王慧芳;产业集群背景下科技人才流动动因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娄玉东;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集群演化动力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元姝;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与区域城市化关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赵维;H公司品牌营销策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刘臣;农产品加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8 吕妙贞;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政策设计[D];五邑大学;2010年

9 谢亮;基于动态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健;新时期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转型[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艳爱;;农产品区域产业品牌伞策略探析[J];商业研究;2011年06期

2 丁凯;黄卫平;;世界经济变局下中国产业发展模式的再探讨[J];长白学刊;2012年04期

3 邱红彬;论品牌定位系统及其应用[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孙丽辉;;区域品牌形成中的地方政府作用研究——基于温州鞋业集群品牌的个案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5 夏曾玉,谢健;区域品牌建设探讨——温州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10期

6 牛永革;赵平;;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产业集群品牌效应研究[J];管理科学;2011年02期

7 胡大立;谌飞龙;吴群;;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的互动[J];经济管理;2006年05期

8 王世宇;;企业品牌生命周期探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野下[J];技术与市场;2010年10期

9 周晓斌;;品牌扩展的品牌核心价值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6年01期

10 熊爱华;汪波;;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形成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晓莉;区域品牌伞运用策略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

2 周赵强;区域品牌的形成机制与培育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玉杰;打造品牌企业家知名不如企业知名[J];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24期

2 朱军;陈年代;莫皓然;兰先德;;企业品牌建设的历程与展望[J];大市场.广告导报;2005年06期

3 赵占峰;郑鹏;周玮婧;;浅谈饲料企业品牌建设[J];饲料广角;2006年06期

4 ;中国企业品牌建设八大战略[J];企业标准化;2006年10期

5 何心展;俞丽敏;;我国企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吴亚松;;探讨品牌论战略 立足品牌求发展——2007民营企业品牌建设(芜湖)论坛召开[J];长三角;2007年Z2期

7 石志红;;对企业品牌建设战略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2008年11期

8 冯建强;;企业品牌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8年02期

9 翟久梅;;论企业品牌建设的相关问题[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8年02期

10 冯建强;;企业品牌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企业家天地;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苏勇;谢军;;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品牌建设[A];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5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何鹏;薛建明;;消费升级与福建服装企业品牌建设浅析[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克泉;吉昱华;;企业品牌建设与责任保险[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包贵银;企业品牌建设有新突破[N];中煤地质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路曼;企业品牌建设需从缓保质[N];国际商报;2013年

3 记者 孙文娟;我区工业企业品牌建设取得突破[N];西藏日报(汉);2014年

4 杨静 卜越邃;助力企业品牌建设[N];中国工商报;2014年

5 孙凯芬 权奇衡 刘革;外贸企业品牌建设逐步提速[N];河北日报;2014年

6 葛元;服装企业品牌建设亟待加强[N];经济日报;2005年

7 亚经;尚淑格入选广东省企业品牌建设十佳单位[N];中国纺织报;2006年

8 民建芜湖市委会;我市企业品牌建设的对策[N];芜湖日报;2010年

9 记者 丁玲娜;全力推进企业品牌建设[N];安徽日报;2010年

10 三界;卫浴企业品牌建设正当时[N];中国建设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鹏;房地产企业品牌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王建荣;中外企业品牌建设比较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

3 宋琼林;房地产企业品牌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糜嘉;服装企业品牌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王珏慧;企业品牌建设:理念、实践、政策[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6 张慧琴;新疆葡萄酒企业品牌建设的文化策略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7 徐春宇;中国国有企业品牌建设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何一;贵州农业企业品牌建设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2年

9 郭宏;房地产企业品牌建设路径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3年

10 杨晶;浅析中国保险企业品牌建设与传播[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08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708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5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