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品牌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
本文选题:“老字号”品牌 + 竞争力 ; 参考:《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年05期
【摘要】:本文首先构建了内在的"老字号"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创建了"老字号"品牌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北京的-餐饮"老字号"企业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了"老字号"品牌竞争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老字号"品牌竞争力的对策,为"老字号"品牌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constructs the inherent brand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en,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is assigned by AHP, and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brand competitiveness of "old brand" is established. In the end, taking the enterprise of "old brand" in Beijing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brand competitiveness of "old brand",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old brand". It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ld brand.
【作者单位】: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2YJC630255)
【分类号】:F27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小平;杨丽莎;;贵州省龙头企业竞争力分析[J];经济师;2007年02期
2 叶磊;杜子学;肖盛燮;;基于多级模糊评判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赵佩华;刘照德;梅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动态综合评价[J];特区经济;2009年05期
4 张文存;;民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才智;2010年06期
5 李佳洋;孙晔;;多级模糊综合方法在知识型企业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张宏云;柴华奇;;西部国有企业竞争力的评价[J];工业工程;2007年04期
7 刘娟;杨新法;姚建刚;邓汉钧;陈华林;;供电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0年03期
8 闻超群;熊高强;;基于价值链的电信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J];企业活力;2011年01期
9 李琳;韩宝龙;李祖辉;张双武;;创新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基于长沙与东部主要城市的比较分析[J];经济地理;2011年02期
10 朱琳;;基于AHP的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中外企业家;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彩庆;曾永新;;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A];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永志;朱卫东;;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财务风险分析模型[A];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热点与难点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郑风田;王立;;环境与企业竞争力—一种新的分析架构[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孙大淼;;设备形态与设备管理指标体系[A];第五届设备管理第八届设备润滑与液压学术会议论文集——《设备管理设备润滑与液压技术》[C];2004年
5 鞠颂东;徐杰;;基于集对分析的供应商评价方法探讨[A];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剑;;标准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侯淑霞;;从营销环境看西部企业营销竞争力的培育[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娜;许相敏;方志耕;;江苏、上海、广东、浙江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灰色关联度研究[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刘炜;;组织知识管理绩效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赵勇;;企业技术创新初探[A];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顾磊;我国企业公益指数尚不“及格”[N];人民政协报;2009年
2 水清;研发人员比例居指标体系首位[N];中国人事报;2007年
3 王妍;对接战略综合衡量[N];人民邮电;2007年
4 王军;首个企业创新竞争力评价体系发布[N];人民日报;2007年
5 尚春香;丰田如何积累深层竞争力[N];中国汽车报;2005年
6 楼永良;着力提升企业软竞争力[N];人民日报;2005年
7 张跃进 叶全发;宝钢:“减法”做强竞争力[N];中国企业报;2005年
8 曹杰 作者为东海县石榴镇党委书记;企业软竞争力亟待提升[N];连云港日报;2006年
9 普永;打造与战略一致的指标体系[N];中国财经报;2003年
10 浙江万事利集团总裁 李建华;“适度”加特色也是竞争力[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大虎;经济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2 荆德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3 袁界平;发展战略选择与竞争能力提升[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4 杨稣;基于集群的中小企业外部支持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5 张连业;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王会艳;新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7 李拓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宋安顺;我国保险企业执行力及其与竞争力的相关性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9 彭华岗;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于忠军;企业孵化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红珍;浙江企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王仙锦;开放条件下浙江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黄艳蓉;营销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宋锦;提升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和竞争力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李桂铭;上海市主导产业选择的主成分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6 朱婷;中小企业集群网络竞争力评价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7 金雪琴;中国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区域差异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宋超;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曾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江苏大学;2003年
10 杨可;江华发电公司竞争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82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082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