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拉伸效应:标识形状对产品时间属性评估和品牌评价的影响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2164)资助
【分类号】:F2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立;;方位词“上”的空间维度感知在翻译中的投射[J];池州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2 董革非;;时空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3 方环海;;语言知识的认知特性与教材的编写策略[J];海外华文教育;2010年03期
4 张会平;刘永兵;;语言相对论之百年传承[J];外语研究;2014年02期
5 曹明;;Re-exploring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of English Learning for Chinese English-Learners[J];海外英语;2014年10期
6 杨梅;;英语冠词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概念迁移现象研究(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3年03期
7 杨文星;文秋芳;;汉语本族语者与英语本族语者思考时间的方式——对思维—语言关系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2014年06期
8 肖燕;;时间的空间识解理据[J];外国语文;2014年06期
9 阮昆良;黄希庭;;时序表征的空间特性[J];心理科学;2013年03期
10 宋宜琪;张积家;许峥烨;;汉语讲话者的时间隐喻的视觉-运动通道效应[J];心理学报;2013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会平;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概念迁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殷融;道德概念黑白隐喻表征的心理现实性[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泓;对命题性和表象性空间化时间表征的关系的检验[D];西南大学;2013年
2 栾子烟;道德温度:身体冷暖与青少年道德决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彦龙;本杰明·李·沃尔夫语言哲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4 张朋;中英文时间空间化表征的比较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5 施微;空间—时间联合编码效应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佳;对外汉语方位词教学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7 刘博;中国EFL学习者对英语权势词的心理表征[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8 郑娟;基于概念隐喻的英汉学习词典中搭配呈现优化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9 王丹枫;身体姿势对社会认知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韩超;汉语母语者的空间化时间表征偏好[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2003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揭晓[J];轻工标准与质量;2004年01期
2 ;全国商业品牌评价活动启动仪式[J];商品与质量;2012年20期
3 沈烽;彭凯;;国外品牌评价方法[J];认证技术;2013年03期
4 名文;;品牌评价与商标评估的不同[J];广告大观;1998年08期
5 李丽,俸芳;品牌评价方法的理论分析[J];中国资产评估;2005年05期
6 叶传华;;公司品牌评价分析[J];石油商技;2005年03期
7 王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强势品牌评价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年03期
8 李晓;祝培;王凯;;基于象征意义的品牌评价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刘红艳;王海忠;郑毓煌;;微小属性对品牌评价的放大效应[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2期
10 黄静;王新刚;童泽林;;空间和社交距离对犯错品牌评价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亚翔;高素英;;消费者的品牌评价因子结构研究——基于对京津冀消费者的调查数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殷建立;庚海庆;吴合林;张斌;卫星;;如何建立品牌评价、动态管理体系[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分析研究中心 博士 副教授 褚峻;企业品牌评价方法[N];企业家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高晨;中国将推动建立品牌评价国际标准体系[N];中国工业报;2014年
3 陈泥;近50种产品纳入今年优质品牌评价[N];厦门日报;2007年
4 记者 朱祝何;中国成为品牌评价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国[N];中国质量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詹夏;品牌评价社会化呼之欲出[N];中国特产报;2006年
6 陕西省烹饪协会会长 李有堂;建立陕菜品牌评价认定体系[N];陕西日报;2007年
7 林若飞;用最严格手段保证公平[N];深圳商报;2008年
8 小月;我国完善品牌工作机制建设和品牌评价[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9 记者 刘伟;今年企业参评不设限[N];深圳特区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杨 斌;品牌评价牵动商业列车[N];中国质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晓娟;消费者对企业家前台化行为动机感知及其品牌评价[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郭玉;企业社会责任对品牌评价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2年
2 张秋玲;顾客感知风险对绿色品牌评价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3 戴铭溪;绿色品牌形象对品牌评价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4 邬姗姗;影响消费者对联合品牌评价因素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5 郑玲铮;基于不同思维方式的自有品牌评价及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39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539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