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深圳市龙华区小学创建体育特色品牌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1 21:21
【摘要】:自2011年深圳市龙华新区成立就提出了创建体育特色品牌的发展思路。龙华新区人口的急剧增长,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考验,大量的新办中小学急剧出现,对学校与学校之间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面临学校数量不断增加,家长对教育观念和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学校的选择性不断扩大,学校急需要通过创建学校品牌来与其他学校相区别,从而提升学校的竞争力,赢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可。体育特色品牌是深圳市龙华新区教育局从“一校一品”的基础上提出来,“一校一品”是一些地方发展中小学校的目标指向。“一校一品”的“品”通常被理解为“品牌”或“特色”,具体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突出学校“办学成就”;二是突出“学校特色”。在学校基本形成体育特色的背景下,指出学校不仅仅要形成体育特色,还要创建体育特色品牌。如何创建体育特色品牌是当下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深圳市龙华区创建小学体育特色品牌为研究对象,以深圳市龙华区小学体育特色品牌的创建为研究的切入点,对深圳市龙华区创建小学体育特色品牌的现状、具体措施、阶段性的开展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为深圳市龙华区其他小学以及其他地区小学的体育特色品牌创建工作提供借鉴。通过对深圳市龙华区小学体育特色品牌创建现状的分析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深圳市龙华区创建小学体育特色品牌的20所学校基本都形成了体育特色项目品牌;实施的评价考核机制与奖励制度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了小学的体育特色品牌的树立,加快了小学体育特色品牌创建的进程;学校的体育特色品牌项目晋升机制的制定,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特色品牌创建的积极性,通过外聘专业团队,提升了学校的师资力量,提高了学校品牌项目的竞赛水平;通过与新闻媒体合作和多渠道进行体育特色品牌推广,促进了学校体育特色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体育特色品牌的创建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形成了以赛促教的氛围,有利于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扩大了学校知名度,提高了生源的质量。但是同时也出现了政府考核流于形式,监督力度不够,注重体育特色打造,没有上升为精神文化和体育的德育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等问题。鉴于以上问题,提出建议如下: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校体育特色品牌创建工作的监督,小学体育特色品牌的创建不能仅仅停留在体育特色的打造,要注重将学校体育特色上升为体育精神文化,学校在创建体育特色品牌的过程中要将体育的德育、美育功能贯穿体育特色品牌的始终。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可雷;平杰;;回归原点的反思:学校体育科学发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陈玫婷;;“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的实践研究[J];才智;2014年36期

3 黄璐;;体育品牌市场营销路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年08期

4 陈松信;;学校品牌经营之道[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2年11期

5 李肖玲;;学校的品牌建设的实践探索[J];教育导刊;2012年10期

6 张晓玲;;体育特色学校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2年04期

7 张煜;;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和特色项目建设的现状及其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11年06期

8 张烨;;特洛伊大学的体育品牌营销[J];环球体育市场;2008年04期

9 柯海龙;姚红;;学校体育特色教育及管理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8年02期

10 王雪峰;;美国观赏性体育的演变[J];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那岚业;基础教育学校品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闫德明;学校品牌个性的组织识别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明;“南京市阳光体育学校”(小学)体育特色项目的形成与发展[D];南京体育学院;2015年

2 陈洁;南京市“阳光体育学校”跆拳道特色项目形成与发展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道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4 温观林;广州市小学体育特色学校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5 鲍lm;田径运动对武汉体育学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影响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3年

6 张宇;学校品牌建设策略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7 于彦;基础教育学校品牌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47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647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0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