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消费者互动对虚拟品牌社群认同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02:22
【摘要】: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人们生活方式和企业营销方式的变革。当下人们每天花费很多的时间跟移动设备相处,越来越多的商家看重于品牌所带来的效应,围绕着品牌建立起来的虚拟品牌社群逐渐成为企业用来挖掘消费者想法并进行品牌宣传的地方。互动作为关系建立的核心方法,如何利用品牌社群中消费者不同的互动内容影响消费者的参与意愿以及他们对于虚拟品牌社群的认同呢?这引发了我的好奇。此外,产品具有享乐和实用两种属性,享乐性产品注重给予消费者新奇的体验,消费者的情感涉入较高,而实用性产品强调功能性,注重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前人研究知道不同的产品的类型会影响消费者的成本投入(DharWertenbroch,1999)~([1])、品牌社群融入意愿(朱翊敏和于洪彦,2017)~([2])、促销类型(Okada,2005)~([3])、产品失败采取的报复和回避措施(庞隽、卓昭、吕一林,2014)~([4]),因此围绕着享乐性和实用性产品形成的虚拟品牌社群是否会影响消费者在虚拟品牌社群中互动的差异性呢?并且影响消费者对于社群认同的差异性呢?这些方面仍然需要我们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1)通过梳理归纳虚拟品牌社群中消费者互动、社群认同以及社群类型的相关文献,确定消费者与社群的内容互动以及消费者之间人际互动的因素构成,结合享乐型和实用型产品定义享乐型虚拟品牌社群和实用型虚拟品牌社群。(2)结合相关的理论构建虚拟品牌社群消费者互动影响虚拟品牌社群认同的理论模型,初步确定测量维度和各个变量间的假设。(3)利用调查问卷探讨消费者互动的不同维度与虚拟品牌社群认同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享乐型和实用型两种虚拟品牌社群的理论模型和假设进行检验。(4)探讨享乐型和实用型虚拟品牌社群中消费者互动的差异性以及其对虚拟品牌社群认同的影响差异,从而为享乐型和实用型虚拟品牌社群的管理者提供建设性的意见。研究结果表明:(1)在享乐型虚拟品牌社群和实用型虚拟品牌社群两个组别中熟悉度均正向影响虚拟品牌社群认同,但享乐型和实用型虚拟品牌社群两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2)在享乐型虚拟品牌社群和实用型虚拟品牌社群中消费者在品牌社群所收获的娱乐感越强,他们对于虚拟品牌社群的认同度就会越高,多群组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存在显著的差异。(3)享乐型虚拟品牌社群中消费者对于社群的相互依赖性越强,他们对于享乐型虚拟品牌社群认同度越强;而在实用型虚拟品牌社群中消费者感知的相互依赖性并不能显著正向影响其对于虚拟品牌社群的认同,多群组分析结果显示两个组别间存在显著差异。(4)在享乐型和实用型虚拟品牌社群中两个组别中影响力均正向影响虚拟品牌社群认同,消费者在享乐型虚拟品牌社群中对于其他成员的影响力越强时,他们感知虚拟品牌社群认同度越强。多群组分析结果显示两个组别间不存在显著差异。(5)在享乐型虚拟品牌社群中消费者互动的连通性负向影响虚拟品牌社群认同,而实用型虚拟品牌社群中消费者互动的连通性正向影响虚拟品牌社群认同。多群组分析结果显示两个组别间不存在显著差异(6)无论是在享乐型虚拟品牌社群,还是在实用型虚拟品牌社群中消费者的品牌熟悉度对虚拟品牌社群认同的路径系数都是最大的,除消费者对于品牌的熟悉度以外,享乐型虚拟品牌社群中社群内容的娱乐性对于虚拟品牌社群认同影响强度要超过其他的影响路径,实用型虚拟品牌社群中消费者的连通性对于虚拟品牌社群认同的影响系数要强于其他因素对于虚拟品牌社群认同的影响性。根据享乐型和实用型虚拟品牌社群消费者互动影响虚拟品牌社群认同的研究结果并结合目前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千禧一代新的消费特征,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虚拟社群成员同品牌的接触强度,提高消费者的品牌熟悉度;(2)增强享乐型品牌社群的趣味性,促进消费者情感投入;(3)提高实用型品牌社群的连通性,提高信息传播速度。
【图文】:

示意图,逻辑,章节,示意图


图 1-2 研究内容的逻辑示意图2.研究框架本研究被分为了六个章节,每个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该章节主要探讨本研究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延伸出来的,本研究主

研究思路


研究思路图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2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玉芬;;音乐品牌社群中社群互动对社群认同的影响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年02期

2 罗立群;陈卓;;城市老建筑文化品牌社群驱动机理研究——以福州市仓山区老建筑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6期

3 王菲;张思;;基于身份认同理论的在线品牌社群聚合机制与商业价值实现路径分析[J];新闻春秋;2019年02期

4 王千;范文芳;;价值共创视角下虚拟品牌社群与用户创新[J];企业经济;2019年05期

5 王彦勇;苏奕婷;;基于品牌社群融入的企业品牌发展研究[J];东岳论丛;2017年11期

6 张玉荣;;在线品牌社群价值共创研究评述[J];河北企业;2018年03期

7 陈晓暾;李佳妮;;趁早:打造高用户忠诚度品牌社群[J];企业研究;2018年04期

8 杜玮;;简述品牌社群的形成机理及其实践意义[J];中国市场;2018年21期

9 柳冰芬;樊传果;;虚拟品牌社群的互动仪式链探究[J];青年记者;2018年18期

10 王东兴;;基于经验分享理论的在线品牌社群形成机理探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黄琳敏;;论汽车品牌社群的构建——以宝马汽车俱乐部为例[A];中国职协201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一二等奖)[C];2018年

2 任枫;;在线品牌社群对品牌关系的作用机理研究[A];科学发展·协同创新·共筑梦想——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4年

3 何远梅;;对体育营销中品牌社群的消费价值实证研究[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4 薛海波;王新新;;品牌社群体验对消费者品牌忠诚影响作用的经验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5 苏海林;;品牌社群之间体验差异研究——以新浪网车友俱乐部为例[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李永杰;做有趣、有用又有范的学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2 上海海关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系 吴烨;市场应是供给侧改革的立足点[N];解放日报;2015年

3 杰夫;左手信任,,右手赢利,两手都要硬[N];上海证券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辛璐琦;企业主导在线品牌社群调控要素对社群忠诚影响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2 王佳;认同与忠诚:在线品牌社群社会资本对品牌的作用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3 李智娜(LEE JINA);在线品牌社群中互动性对品牌忠诚度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刘勇;品牌社群融入的测量、影响因素及其对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刘新;虚拟品牌社群对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王彦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品牌治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7 苏奕婷;品牌社群感知与消费者卷入对品牌社群价值影响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赵建彬;品牌社群网络关系对社群绩效的影响心理反应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9 朱瑾;品牌社群特征对品牌关系质量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渊;虚拟品牌社群融入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2 刘源洁;语境理论下的字幕翻译[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年

3 陈容容;虚拟品牌社群特征对消费者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4 陈金洋;品牌社群体验对消费者品牌忠诚影响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8年

5 谭柳;品牌社群社会资本与品牌忠诚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6 卢安迪;微信公众号“别叫我学长”用户黏性分析[D];烟台大学;2018年

7 邓之祺;在线品牌社群互动对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8年

8 高庆;用户生成内容对在线品牌社群成员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年

9 陈燕霞;虚拟品牌社群社会资本对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10 唐振;虚拟品牌社群互动对顾客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82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682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6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