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企业社会责任体验营销下的品牌忠诚度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2 01:05
【摘要】: 品牌忠诚度是企业的一项战略资产,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是企业的营销任务。但是,现实中的一些企业一方面在花费巨资培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同时又进行着损害消费者、员工权益、污染环境等行为。这些缺乏社会责任的行为使企业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大打折扣。如何把企业的社会责任纳入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驱动因素当中,使企业既履行了社会责任,又提高了品牌的忠诚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论文尝试论证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体验设计附加到产品中,让消费者从被动的企业社会责任营销事件中转变成主动参与者,既增强了企业产品的差异性,又提高了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论文从一个新的角度论证了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体验可以提高品牌忠诚度,把承担社会责任与品牌的竞争优势相统一,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营销工具,丰富了品牌忠诚的理论。实际的意义上,企业社会责任体验营销能够为消费者、品牌、社会三方带来利益。企业实行社会责任体验营销,不仅为消费提供了更多的让渡价值,满足了消费者作为“社会人”的需要,而且使消费在消费中实现了对社会的贡献,还提高了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忠诚度。企业在获得更大收益的同时,一些社会问题也能够得到相应的减轻。本研究的企业社会责任体验营销研究框架,在一定意义上为企业、消费者和社会架起了一座和谐之桥。 论文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把企业社会责任、体验作为提高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变量,将顾客满意作为中间变量,进行系统考量和分析。通过企业社会责任、体验、满意、品牌忠诚问卷的编制,运用SPSS软件对企业社会责任、体验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接着根据因子分析的结论确认论文所用的正式问卷。运用LISREL软件和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企业社会责任、体验与品牌忠诚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得出富有建设性的研究结论。 论文由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国内外品牌忠诚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相关的概述,指出了论文的社会背景、理论意义及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所采用的理论基础,即有关品牌忠诚、企业社会责任、体验营销的相关理论研究现状。提出论文理论假设,即通过企业社会责任营销来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第三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简述了用于验证企业社会责任、体验、品牌忠诚之间结构方程模型,并对各个因素的指标进行了编制,对企业社会责任、体验的指标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本文的量表;第四部分,主要包括了对正式问卷的分析、因子分析和信度效度分析,运用LISREL软件对理论假设进行了检验和概念模型的修正。第五部分,根据实证研究的分析提出论文的结论,以及营销建议。 论文研究得出的结论:企业社会责任分为五个维度:消费者、资源环境、社区支持、员工、供应链利益相关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于提高品牌忠诚度的正向影响是明显的。而体验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对于品牌忠诚度的提高也具有正向影响。 论文在以下两方面有所尝试和突破:一是探索并初步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量表;二是论证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体验对品牌忠诚度的正向影响,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体验与品牌忠诚之间的理论,为企业提高品牌忠诚度提供了一个新的营销工具。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理光连续八年入选富时社会责任指数 心系社会 企业表率[J];办公自动化;2011年11期

2 ;第六届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暨“2010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发布[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7期

3 邵丽琼;;欧洲企业社会责任协会执行理事长Stefan Grets和欧洲企业社会责任协会创始人Jan Noterdaeme:“金蜜蜂2020”和“企业2020”将加速企业社会责任进程[J];WTO经济导刊;2011年07期

4 ;专家释义“企业社会责任”[J];金融博览;2011年09期

5 ;公司新闻[J];城市开发;2011年12期

6 ;商务部世贸司副司长鄂德峰:持续推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入发展[J];WTO经济导刊;2011年07期

7 郝丽娟;;社会责任:企业责任行为需求的增长[J];认证技术;2010年07期

8 张艳慧;王晓辉;高洋;;消费者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解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9 ;“金蜜蜂社会责任2020行动倡议”向世界展示中国可持续发展积极行动 “2010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发布典礼在京举办[J];财经界;2011年07期

10 黄德荫;;新时期公共关系中的企业社会责任[J];公关世界;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星;张雅军;;基于环境协调发展的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研究[A];2010内蒙古煤炭工业科学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关于颁发“2009中国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孺子牛奖”的决定[A];中国医药行业社会责任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甘培忠;吴元元;;转型中国语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探究[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4 早川胜;;我们已经放弃的企业社会责任?——对日本公司法的一点看法[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5 郭军;;企业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理念[A];2008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社会责任红皮书[C];2009年

6 ;弘扬企业社会责任,深化企业社会价值——仁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A];2008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社会责任红皮书[C];2009年

7 ;诺华企业社会责任概况[A];2008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社会责任红皮书[C];2009年

8 徐传谌;;国有经济功能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乔木;杜军;;国有经济角色定位视角下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何玉润;王茂林;陈倩;赵崇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构建——基于层次性内涵的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笑红;厂商尚需大力营造品牌忠诚度[N];中国汽车报;2004年

2 陈昌成;新加坡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指数”[N];中国企业报;2005年

3 张冰;维持品牌忠诚度[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4 ;全社会都来关注企业社会责任[N];人民政协报;2005年

5 王向华;中外专家纵论企业社会责任[N];四川日报;2003年

6 鲁永勤;山西亚宝药业荣获“企业社会责任优秀奖”荣誉称号[N];经理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方方;瑞典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建设[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8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沈幼伦;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是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关键[N];法制日报;2008年

9 记者 李刚殷;义乌:企业社会责任有了“标准”[N];工人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陶恩晋;企业社会责任:义利之后的法律缺失[N];江苏法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其品牌成长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林常荣;消费者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对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刘娜;企业战略管理中企业社会责任融入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张洪利;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高洋;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支持关系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刘德佳;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冯臻;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路径[D];复旦大学;2010年

8 卢东;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尹珏林;企业社会责任前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寒;中国保险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花;企业社会责任体验营销下的品牌忠诚度提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译文;基于经营绩效提升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3 段玉明;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维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张建红;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颖;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庞博;基于产品类别的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杨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张蓓;中小上市企业社会责任与成长性的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李清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官群凯;企业社会责任与营运绩效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00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800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5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