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全域旅游视角下忻州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探析

发布时间:2021-01-19 23:53
  民族传统体育是集武术、民俗民间体育等项目为一体的文化活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由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出现停滞现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保护刻不容缓。忻州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脉络衍生了众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的资源条件需要被合理保护,加之山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打造,“黄河、长城、太行”旅游新品牌的契机下,“旅游+体育”大有可为。借助国家对健康产业的支持以及山西省各级政府对旅游品牌的扶持,对忻州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有利于完善体育产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本研究以全域旅游为视角,采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及扎根理论等方法,走访忻府区、定襄县、代县、原平市、五台县、繁峙县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丰富的地区,了解当地特色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状况与景点现状,找出影响当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融合的因素并对二者的融合发展提出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忻州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挠羊赛、鞭杆、杨家武术、峨口挠阁、河边社火、二鬼摔跤、鬼扯攒、挑椅舞等8项,按类型可分为社火类、武术类、竞技类,分布散落忻州地区各县市;挠羊赛、鞭杆的发...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全域旅游视角下忻州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探析


扎根理论研究流程图

海图,忻州,杨家将,繁峙


结果与分析17图3-1忻州原平市举办的三省一市跤王争霸赛(2)鞭杆鞭杆出现离不开山西特有时代背景,从晋南到晋北,各地有着不同的鞭杆套路。明清时期,晋商规模发展空前,镖局兴起,平遥的晋商和镖局名扬天下,殊不知忻州地区对于晋商同样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雁门古道对于忻州以及平遥等地的晋商意义重大,是唯一通向内蒙等地的通道,所以忻州地区也有着丰富的商业题材,镖师团队必经此地,当地居民常年牧羊、赶牲畜,手里拿捏一根短棍,既可以用来作为赶牲畜的工具,又能用作防身武器,忻州地区的鞭杆独具特色,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五台县师傅张含之在13鞭的基础上创编驼螺鞭,繁峙县36鞭、八仙鞭由杨海保传授,代县流传12手鞭,定襄尺八鞭,这些山西晋北地区的鞭杆动作大开大合,迅猛有力,快出快收,攻击性强,是老百姓在生活经历中摸索出来的适用于生活的技术,易受群众喜爱。鞭杆在当代的健身价值也倍受推崇,动作简单易学,对于人体机能的康养有着积极作用。(3)杨家武术杨家将的故事民间耳熟能详,在历史的长流中,很多故事都是在原型的基础上加上统治阶级的利益需求而进行加工。忻州地区留下了众多杨家将的文化与遗迹,雁门关、杨家祠堂、繁峙代堡以及五台山都有杨家将身影。通过对繁峙县代堡的走访调查,得知村里仅剩一位杨海保老人会习练杨家枪招式,年轻后辈对于传统武术失去了兴趣,杨家枪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山西省第5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杨家枪列入其中。杨氏后人代县杨双才和繁峙县杨贵录分别申报代县杨家将武术与杨家枪法,杨家后人纷纷申报忻州市非物质遗产传承人,表明以本姓传承的杨家武术逐步呈现在世人面前。《筹海图编》写道:“天下武功首推少林,其次为伏牛,再次

民俗,内容,忻州,武术


全域旅游视角下忻州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探析20二鬼摔跤忻州市民俗节庆日、两博会表演、活动开幕式表演杨家武术代县、繁峙县杨家祭祖日表演、雁门关活动表演鬼扯攒定襄县(资料来源:网络信息整理与实地探访)忻州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开展最好为挠羊赛,其次是鞭杆;河边社火、挑椅舞、峨口挠阁、二鬼摔跤次之;最后是杨家武术和鬼扯攒。挠羊赛适用于现代社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释放压力来疏解心情,充满竞技性的挠羊赛倍受群众喜爱;鞭杆自从张含之改编后,传授给山西大学陈盛甫,再到毛明春等,忻州师范学院和山西大学等高校院校体育专业学生都有开设鞭杆课,在街头广场有时也可以看到习练鞭杆的中老年人,鞭杆开展良好;社火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则一般都是在民俗节庆日才有出现,随着人们思想转变,开业、喜宴等活动会举办一些社火类项目;杨家武术因为其传承方式只在杨家内部流传,所以为杨家武术的传播带来了局限性,鬼扯攒因为招式狠辣,不符合现在社会的发展形式而逐渐没落。图3-2为雁门关举行的部分民俗内容表演


本文编号:2987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987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d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