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的外来品牌名称及其译名的考察
本文关键词:跨文化视角下的外来品牌名称及其译名的考察
【摘要】:品牌名称的创造是对语言学的完美运用,大量国外品牌带来了丰富的外来文化,品牌译名作为跨语言文化交流的桥梁,在中外产品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跨文化交际中大量涌入的国外"洋名"即品牌名称为对象,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对品牌名称中的外来词语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外国品牌对应的中文译名的特征规律,及其带来的社会效应和影响价值,给中国本土品牌以启示。
【作者单位】: 泉州师范学院文传学院;
【关键词】: 品牌名称 外来词 语言学 社会效应
【基金】:2015年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跨文化交际中汉语‘洋名’考察”(项目编号:201510399148)
【分类号】:F273.2
【正文快照】: 1引言品牌名称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而外来品牌译名更是伴随文化交流、语言接触衍生的语言现象。许多国际品牌为了抢占中国市场份额,在推广过程中将品牌名称译成中文,使中国消费者产生认同感。本文将从跨文化视角来考察外来品牌名称及其译名的特征规律。2外来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卓英;;品牌名称的构词美探析[J];固原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2 付文涛;;浅析品牌名称策略[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王永强;;品牌名称的缘起[J];招商周刊;2007年14期
4 丁松丽;;对企业品牌名称命名的思考[J];企业研究;2008年05期
5 李小娟;;浅谈商品品牌名称英译策略[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10期
6 粟龙梅;;广告传播视野下的品牌名称[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年12期
7 师容;史小磊;;从品牌名称到产品名称,中国创造时代“从名做起”[J];中国包装;2013年01期
8 习更新;品牌名称的学问[J];市场观察;1996年Z1期
9 吴德强;;英语品牌名称词汇的跨文化研究[J];山西青年;2013年20期
10 刘娟;;如此命名为哪般?[J];商场现代化;2006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煜;朱凌;刘丹;;迷惑式品牌名称的原产地认知研究——以低介入度产品为例[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林升栋;邹起寿;;在多语言国际市场环境中创建本地品牌名称的研究——一个批判性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爱华;品牌名称 设计有“道”[N];金融时报;2000年
2 马朝丽;我省8家企业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N];河北日报;2006年
3 易家言;怎么设计品牌名称[N];农民日报;2014年
4 记者 李巍;我省8家企业有望成为“中华老字号”[N];河北日报;2006年
5 力纳;名号也是食品的生产力[N];消费日报;2007年
6 记者 吴新光;我省八家企业获评第一批“中华老字号”[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7 安徽省铜陵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吴永柱;服务品牌名称提炼“三原则”[N];东方烟草报;2010年
8 张冰;国货洋化岂能成时尚[N];市场报;2000年
9 干玉兰 李拯宇;韩国式汉字品牌在华“水土不服”,有的一改就灵[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胡立彪;“教奶奶吮鸡蛋”与班门弄斧[N];中国质量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朴宣泳(Park Sun Young);韩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品牌名称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米冬然;年轻消费者中汉语生僻字做品牌名的特点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59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859693.html